• 王维诗选【正版新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王维诗选【正版新书】

正版新书出版社直发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20.3 7.0折 29 全新

库存18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铁民 选注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17161

出版时间2017-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9元

货号1201643046

上书时间2024-06-0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编年诗
题友人云母障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洛阳女儿行
西施咏
李陵咏
桃源行
息夫人
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燕支行
少年行四首
被出济州
登河北城楼作
宿郑州
早人荥阳界
济上四贤咏三首
崔录事
成文学
郑霍二山人
寓言二首
和使君五郎西楼望远思归
渡河到清河作
鱼山神女祠歌二首
迎神曲
送神曲
赠祖三咏
喜祖三至留宿
齐州送祖三
寒食汜上作
观别者
偶然作(五首选三)
淇上即事田园
淇上送赵仙舟
不遇咏
送孟六归襄阳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蹬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
青溪
戏题盘石
晓行巴峡
归嵩山作
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
献始兴公
韦侍郎山居
寄荆州张丞相
使至塞上
……
未编年诗

内容摘要
王维是盛唐田园山水诗的代表,其诗“辞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字一句,皆出常境”,获得了历代的赞赏,在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维诗选》是王维研究专家陈铁民研究员在《王维集校注》的基础上凝炼而成,注释翔实明白,是很好的普及读本。

主编推荐
  

精彩内容
王维诗选   前言一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治所在今山西永济市西)人,是盛唐时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父亲处廉,官至汾州司马。王维早慧,工诗善画,博学多艺。十五岁离乡赴两都谋求进取,不久即以自己的才能博得了上流社会的青睐。开元九年(721),进士擢第,解褐为太乐丞。同年秋,因太乐署中伶人舞黄狮子事受到牵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十四年春秩满,自济州离任,到淇上为官,不久弃官在淇上隐居。约在十七年,回到长安闲居,并从荐福寺道光禅师学佛。二十一年十二月,张九龄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次年五月又加中书令,此后不久,王维作《上张令公》诗献给九龄,请求汲引。二十三年春,九龄擢王维为右拾遗。二十五年,张九龄受到李林甫的排挤、打击,谪为荆州长史。王维对此很感沮丧,曾作《寄荆州张丞相》诗,抒发自己黯然思退的情绪。同年,王维奉命出使凉州,并在河西节度使幕中任职。二十六年,复返长安,官监察御史。二十八年,迁殿中侍御史。是年冬,知南选,赴岭南。二十九年春,自岭南北归,辞官隐于终南。从以上对王维前期生活经历的简要叙述中,可以看出,他二十一岁登第之后,在仕进的道路上多遇挫折,并不得意。这一时期有两件事对王维的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件事是谪官济州,在《被出济州》一诗中,诗人对自己的遭贬感到愤懑不平;居济州时,他结交了不少失志的下层知识分子,对社会的黑暗面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另一件事是张九龄的被贬和权奸李林甫的上台执政,这使诗人感受到政治环境的险恶,产生了退出官场的想法。但是,总的说来,王维青壮年时代所生活的开元年间,社会经济繁荣,政治也比较清明,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的熏染下,当时的士人大多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王维也是如此。在《献始兴公》一诗中,他对开元贤相张九龄任用贤能、反对朋比阿私的政治主张,由衷地赞美,表现了自己进步的政治理想。当他在仕途上遭遇挫折、弃官而隐的时候,济世的抱负也并没有消退,《不遇咏》说:“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正是由于这种积极的思想,使得这一时期王维的眼光始终注视着现实,对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不合理现象,敢于直截了当地给予抨击,从而写出了不少具有现实意义的诗作。王维于开元二十九年(741)隐于终南,然而,天宝元年(742)又出为左补阙。他的复出任职,或许是因为家贫(《偶然作》其四云:“家贫禄既薄,储蓄非有素。”),有老母需要奉养,也可能由于不能过清贫的生活。自天宝元年至安史之乱爆发,王维除一度因丁母忧离职外,一直在长安为官,职位也依唐代官员迁除常规,由从七品上的左补阙,逐渐升迁到了正五品上的给事中。天宝时代,李林甫、杨国忠相继专权,朝政日趋黑暗腐败,诗人的进取之心和用世之志也逐渐销减殆尽。《赠从弟司库员外》说:“即事岂徒言,累官非不试。既寡遂性欢,恐招负时累。……皓然出东林,发我遗世意。”天宝年间,李林甫为剪除异己、巩固自身的地位而大兴冤狱,这首诗即道出了诗人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为官的内心矛盾和隐忧。对于李林甫专权时期的政治,诗人没有任何幻想,从这点看来,他是清醒的;但是,对于黑暗政治他又不敢表示反抗,而企图逃避现实,高蹈遗世,这又是消极的。不过,诗人并不想同流合污。天宝五、六载,苑咸作诗嘲笑王维久未迁除,王维答云:“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扬子解嘲徒自遣,冯唐已老复何论!”(《重酬苑郎中》)苑咸是李林甫的亲信(《新唐书?李林甫传》称李“善苑咸、郭慎微,使主书记”),他既有意相怜,王维自可藉之自进,然而他却说:丞相(李林甫)无私,禁绝请托。表面上称赞丞相,实际表明自己不愿为了升官而走苑咸的门路。此时,他身在朝廷,心存山野,在蓝田辋川购置了别业,经常在公馀闲暇游息其中,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二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说:“诗家两题,不过‘写景、言情’四字。”在中国诗歌史上,王维是以擅长描写自然风景著称的。他的山水田园诗,多喜欢刻画一种宁静幽美的境界。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写秋日傍晚雨后的山村,显得多么恬静优美!《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动写静,渲染出了春天月夜溪山一角的幽境。同是描写幽静的景色,也呈现出缤纷多姿的面貌。如“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辋川别业》)、“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等,色彩鲜丽;《辋川集》中的不少篇章,则清淡素净。他还有些诗勾画出了雄伟壮丽的景象(如《汉江临眺》、《终南山》),读者于此可“看积健为雄之妙”(张谦宜《絸斋诗谈》卷五)。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见《东坡题跋》卷五)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所谓“诗中有画”,是说王维的诗,能通过无形的语言,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读者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幅幅有形的图画。这话确乎道出了王维诗歌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王维是一个山水画家,他对自然景物的感觉敏锐,观察细致,善于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给以突出的表现。如《木兰柴》:“秋山敛馀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淇上即事田园》:“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皆着墨无多,即勾勒出一幅鲜明生动的图画。绘画讲究构图,他的诗也很注意景物的安排、布置。《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辽阔无涯,长河纵贯其中,远方地平线有圆而红的落日,近处长河边有直而白的孤烟,四种景物安排得多么巧妙、得当,构成了一幅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图。另外,他的诗也像绘画一样,注意色彩相互映衬的美,如“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春园即事》),都以色彩的对照,组成一幅鲜艳明丽的图画。王维在他的诗中,还特别喜爱和擅长描写听觉里的事物,把这当作构成诗中画的一个重要艺术手段。《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半雨,树杪百重泉。”这是一个具有立体感的画面,那响彻千山的杜鹃啼鸣,声震层峦的崖巅飞瀑,使画面显得更加生动逼真。王维的诗中画都不是风景写生式的。王夫之《唐诗评选》卷三说:“右丞工于用意,尤工于达意,景亦意,事亦意,前无古人,后无嗣者,文外独绝,不许有两。”指出了王维诗中的景,都是服务于表达情意的。诗人往往结合自身的印象和感受来刻画山水,《汉江临眺》:“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写汉江的壮阔、浩淼,全从个人的印象和感觉着笔。这样写,更能唤起读者的想象,传达出山水的神韵。他还善于在写景中表达自己的心情。如《秋夜独坐》:“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以秋夜的静寂之景烘托出诗人的寂寞悲凉心情。《酬张少府》:“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写隐居田园的闲适生活,景、情水乳交融。总之,王维的写景诗,能做到使山水的形貌、神韵与诗人的情致完美地统一起来,给人以浑然一体的印象。由于王维笔下的景,不是与“我”无关的客体,而是为“我”之心所融会的物,所以读者便感到他诗中的景物形象,不仅做到形似,而且追求神似,达到了两者的统一。……王维是开元、天宝时代最有名望的诗人,当时李白、杜甫的名望都不如他。唐代宗曾称王维为“天下文宗”、“名高希代”,唐窦臮《述书赋》窦蒙(臮之兄)注也说:“二公(王维、王缙)名望,首冠一时。时议论诗,则曰王维、崔颢;论笔,则曰王缙、李邕。”天宝末年殷编《河岳英灵集》,其《序》云:“粤若王维、昌龄、储光羲等二十四人,皆河岳英灵也,此集便以‘河岳英灵’为号。”列王维为盛唐诗人之首而不提李白。直到贞元、元和时,李、杜在唐人心目中的地位才高于王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颇为复杂,这里姑置不论,而只想提出一点,即由于王维在诗坛的盛名,他对当时诗歌的影响应该是相当大的。另外,开元年间是唐代诗风转变的时期,这时,南朝遗留下来的绮艳柔靡之风得到了根本扭转,从王维的名望与影响看,他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应该也是相当大的。三王维今存诗三七六首,本书选入二○五首。入选的标准,主要看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同时也兼顾各种体裁、内容、风格以及各个时期的作品,希望能从各个方面来反映王维诗歌的成就。入选的作品,分为“编年诗”、“未编年诗”两个部分。“编年诗”按写作年代的先后排列。对作品的写作年代,均在各诗的条注释中分别说明。限于篇幅,未能一一详述编年的依据。读者如果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可自参阅拙作《王维集校注》和其中的附录《王维年谱》。“未编年诗”分体排列,其顺序为: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排、五绝、七绝。本书对入选的作品都作了较详细的注释,难解之句还加了串讲。又对入选的大部分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征等分别作了扼要的评析(见于条注释),这对读者理解作品或许会有一些帮助。拙作《王维集校注》对王维的诗文作了认真的校勘,它以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简称赵注本)为底本,校以多种赵氏未曾见到的重要古本,改正了赵注本的不少误字,故本书入选作品的文字,悉依《校注》。为省篇幅,《校注》对赵注本的校改及其依据,本书一般略去不述,但对各本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异文,则择要作校记加以反映。校记中涉及的版本,除赵注本外,尚有:宋蜀刻本《王摩诘文集》(简称宋蜀本)、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本《王右丞文集》(简称静嘉堂本)、元刊本《须溪先生校本唐王右丞集》(简称元本)、明刊十卷本《王摩诘集》(简称明十卷本)、明顾氏奇字斋刊本《类笺唐王右丞集》(简称奇字斋本)、《全唐诗》。此外,尚有《唐人选唐诗》、《文苑英华》、《唐文粹》、《唐诗纪事》、《万首唐人绝句》、《乐府诗集》等书。作校记时,有数本文字相同者,仅举出一、二本作代表,而不一一详列各本。校记不另列条目,并入注文之中。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室同志的不少帮助,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