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论
¥
60.76
6.2折
¥
98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高宣扬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87761
出版时间2016-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8768851
上书时间2024-12-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高宣扬,华裔法籍哲学家、社会学家兼艺术评论家,祖籍浙江杭州,国务院外国专家局特聘“海外名师”,2010年8月至今为上海交通大学精裕讲席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2004-2010年7月为同济大学特聘华裔法籍专家,时任同济大学欧洲文化研究院院长兼法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195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并于1962年毕业,1962至1966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后工作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研究员,1978年赴法国巴黎大学攻读哲学博士,1983年获博士学位后,应时任巴黎靠前哲学研究院院长的德里达的聘请,任教与研究于法国巴黎靠前哲学研究院,1984-1988年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政治哲学研究所兼巴黎第十大学教授;1988至2002年,在继续留任法国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的同时,任台湾地区东吴大学社会学系教授;2002至2004年任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及中央民族大学访问教授。近30多年在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持续进行实际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的观察分析及学术调查研究,长期从事哲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目前的研究重点方向为:(1)当代法国哲学、(2)德国哲学史、(3)当代社会理论以及当代艺术评论。著有《后现代:思想与艺术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对话》(Le Dialogue),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德国哲学概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当代政治哲学》,两卷本,人民出版社,2010年;《德国哲学通史》,三卷本,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及《萨特的密码》,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等35部专著及中外文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目录
第2版前言(1)
初版前言(3)
第一章从后现代主义的不可界定性谈起
第一节后现代主义的模糊性
(一)超越传统文化的后现代主义
(二)后现代性的不可表达和非表达特质
(三)后现代主义的多元性
(四)跨学科和多流派构成的思潮
(五)后现代思想队伍的复杂性
(六)后现代主义的非同构性
(七)后现代主义同现代主义以及同传统文化的
交错性和对立性
(八)后现代自由创作的不确定性原则及其多种可能性
第二节作为一个历史范畴的“后现代”
(一)“后现代”的历史意义
(二)后现代历史观的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基础
(三)“后现代”对传统历史观的批判
(四)“后现代”与“现代”之间的三重结构关系
(五)对“后现代”的历史界限的不同论述
(六)“现代”历史界限的不确定性
(七)资本主义总危机与“后现代”
(八)“后现代”历史意义的象征性
第三节作为一个社会范畴的“后现代”
(一)“后现代”社会的特征
(二)“后现代”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特征
(三)“后现代”社会理论的多元性
(四)现代市民社会的基本观念
(五)哈贝马斯的“市民社会”观念
(六)后现代社会的市民社会特殊结构
(七)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个人自由
(八)后现代理论家对现代社会的主要挑战
(九)后现代主义对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
(十)后现代社会中的语言游戏
第四节作为一个文化范畴的“后现代”
(一)“后现代”的文化意义
(二)作为大众文化意识形态的后现代
(三)人类文化的自我批判及其内在动力
(四)“后现代”文化的创造性游戏活动
(五)“后现代”在“现代性”中的诞生
(六)波德莱尔“现代性”创作中的“后现代”因素
(七)“现代性”创作推动下的“后现代性”
(八)“现代性”在理论界的扩散
(九)“后现代”概念的系谱学
(十)“后现代”在建筑学的发轫
(十一)“后现代”文学艺术评论的争论浪潮
(十二)后现代的“反文化”原则
(十三)后现代文化的游戏性质
(十四)后现代文化对自由的无限追求
第五节作为一种心态和思维模式的“后现代”
(一)“不可捉摸”和“不可表达”的后现代心态
(二)思考和生活的共同心态模式
(三)“一看就信”和“一看就照做”的后现代心态
(四)不再关心真理的后现代思考方式
第六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后现代
(一)后现代生活的游戏化
(二)后现代游戏生活方式的社会基础
(三)后现代游戏生活的特征
第七节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和论述策略的“后现代”
(一)“不可表达性”的一种表达方式
(二)对传统语言表达方式的抗议和挑战
(三)话语和论述的现实力量
(四)作为一种存在的话语
(五)后现代主义所批判的传统论述
(六)后现代社会各种话语的增殖和散播特征
(七)后现代话语和论述的基本策略
第八节作为一种“去正当化”程序的后现代
(一)正当化问题的重要性
(二)正当化的基本含义
(三)正当化在西方社会和文化发展中的不同模式
(四)正当化模式及其双重程序:确认和排斥
(五)韦伯的正当化理论
(六)知识在资本主义正当化中的重要地位
(七)后现代“去正当化”的基本问题
(八)哈贝马斯关于当代社会正当化的论述
第九节简单的结论
第二章“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超越
第一节现代性自启蒙运动以来的发展及其特征
(一)作为后现代批判的出发点的“现代性”
(二)对“现代性”的批判
(三)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对“现代性”的批判
(四)米歇?福柯对现代性的批判
(五)现代性在启蒙运动中的历史特征
(六)作为现代性心态核心的个人自主性和自觉性
(七)启蒙运动对于知识的崇尚
(八)“现代性”高度成熟的晚期资本主义
(九)贝尔对现代性的批判
(十)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批判
第二节“后现代”对现代人文主义的批判和超越
内容摘要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很流行的社会文化思潮之一,也是各种新型社会理论和当代艺术创造的哲学基础。它以多样表达形式和不确定的概念游戏,一方面对启蒙以来的现代性进行尖刻的批判和反省,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内在危机的深厚思想根源,另一方面同时提出别出心裁的创造性思路,主张否定传统价值和道德,把“解构”当成创新本身的重要途径,从而为新社会埋下潜在的危机种子。对于后现代主义的悖论性,作者以深入浅出的流畅文字,一方面对后现代主义基本概念及其代表人物的基本思想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又结合当代社会和文化的特征,分析后现代主义的现实意义及其潜在矛盾性。
《后现代论》是作者根据自身亲历并在西方国家就地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写出的,它有利于高等院校师生、研究人员及一般读者从新的角度全面了解后现代主义的内容及其意义。
主编推荐
导语_点评_词
精彩内容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行的社会文化思潮之一,也是各种新型社会理论和当代艺术创造的哲学基础。它以多样表达形式和不确定的概念游戏,一方面对启蒙以来的现代性进行尖刻的批判和反省,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内在危机的深厚思想根源,另一方面同时提出别出心裁的创造性思路,主张否定传统价值和道德,把“解构”当成创新本身的重要途径,从而为新社会埋下潜在的危机种子。对于后现代主义的悖论性,作者以深入浅出的流畅文字,一方面对后现代主义基本概念及其代表人物的基本思想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又结合当代社会和文化的特征,分析后现代主义的现实意义及其潜在矛盾性。
《后现代论》是作者根据自身亲历并在西方国家就地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写出的,它有利于高等院校师生、研究人员及一般读者从新的角度全面了解后现代主义的内容及其意义。
媒体评论
评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