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图经典文库:川端康成·古都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紫图经典文库:川端康成·古都

31.85 4.9折 65 全新

库存92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川端康成著,陈德文译,紫图图书出品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1187105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5元

货号11961214

上书时间2024-12-22

鸿运图书专营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作者:川端康成(かわばた やすなり,1899—1972) 日本文学大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新感觉派”领军人物。 1959年获西德歌德奖章,1960年获法国艺术文化勋章,1961年被授予日本第21届文化勋章,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写作继承并发扬了日本以及东方“物哀”传统,以哀伤和怜惜体察自然万物的美好以及伤逝。反思现代文明,提供了“内向”的东方解脱之道。 译者:陈德文 南京大学教授,知名日本文学翻译家、研究学者。 翻译日本文学名家名著多种,涉及日本古今物语、小说、诗歌、俳谐、散文、随笔、戏剧等各领域。信守文学翻译三原则:以文学为使命,以精品为指归,以读者为鉴戒。著作有学术专论《日本现代文学史》《岛崎藤村研究》,散文随笔集《我在樱花之国》《花吹雪》《樱花雪月》《岛国走笔》《鸽雨雁霜》等。

目录
 彩插 正文 后记 《古都》译后记 

内容摘要
真美啊,美得想哭,读完好想去京都。
千重子和苗子是一对孪生姐妹。姐姐千重子被古都京都的一位织锦富商收养,妹妹则留在了出生的村庄,两人的命运因此变得截然不同。衹园节夜里,两姐妹意外重逢,得知真相。然而最后却因身份无法相认,各自回到了各自的生活中。暖心故事,情节始终不离京都景致、节庆、风俗。川端以唯美语言重建了文化的京都,堪称日本民族的“纸上故乡”。

主编推荐
   莫言、余华的文学老师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式东方美学标杆   学者型翻译名家陈德文9分“化境”译本   唯yi有“京都味儿”的《古都》中译本   唯美封面,插图,可比较的本   莫言、余华的文学老师,两次影响中国文学的复兴   川端康成是亚洲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本文学泰斗,世界经典巨匠。早在1930年,以他和横光利一为代表的日本“新感觉派”被引入中国,诞生了中国第yi个现代文学流派,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叶灵凤等人都是该流派作家。而“”之后的中国文学,川端康成再次发挥关键影响,莫言、余华、贾平凹等中国当代蕞重要作家,均声称川端康成是其文学老师。   日语文学标杆,东方美学标杆   川端康成是世界蕞具代表唯美主义作家,自然之美、传统之美、艺术之美、女之美是其美学源泉也是表现对象。看似不食人间烟火的唯美笔触,却深入前所未及的人心人幽暗处。既为文艺青年所珍视,也为普通读者所喜爱。仅在中国,川端康成的每一本代表作,均数百万。   《古都》——美得想哭,看完好想去京都。   《古都》是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评选提及的川端康成三部作品之一,故事情节始终不离京都景致、节庆、风俗。川端以唯美语言重建了文化和美学意义的京都,堪称日本民族的“纸上故乡”。   唯yi有“京都味儿”的译本   川端康成为了让《古都》更有“京都味儿”,专请当地人助他将京都方言应用于写作。长居日本的学者型翻译家陈德文老师为了体现川端康成良苦用心,请日本作家协助他处理译稿中的方言问题,令其《古都》译本成为唯yi有“京都味儿”的中译本。   轻盈开本,华美装帧   32开轻盈便携,单本创新护封“幽美”风格设计,GRAPE水果纸内封。套装函套结合烫金工艺,每一细节都讲述着川端对于美的追求。   精致装帧,经典设计   精美彩插 内外双封 硬壳精装 锁线装订 外封烫金 丝织飘带 特种纸装裱 柔软护目内文纸,精致典雅,收藏馈赠两相宜 

精彩内容
   后记   《古都》连载于 1961 年 10 月 8 日 1962 年 1 月 27 日《朝日新闻》,计 107 回。小矶良平氏插图。   由于我自始终都不能如期交稿,给报社造成很烦。小矶氏似乎在绘制插图的全过程中,都未看到过我的原稿。然而,将《古都》改编为话剧并且搬上舞台的川口松太郎氏告诉   我,他认为插图很好,还想拿到明治剧场里展出。鉴于有好多插图是对小说背景发生地的素描,所以我也很想将这些插图收入这本书中。   封面上东山魁夷氏的“冬之花”(北山杉),是 1961 年为祝贺我获得文化而画的。“冬之花”这一主题,是依照《古都》终章的标题绘制的,画的是文章里提到的北山杉。1962年 2 月,东山夫妇将这幅画带到了我所入住的东大病院冲中内科病房。我每天在病房里观赏这幅画,随着即将到来的春光渐渐明朗,画中北山杉的绿色也变得明丽起来了。——如今,东山氏正在北欧旅行,我未经他允许,请人将“冬之花”冠于卷头了。我本来有这样的打算,想将这幅画作为我的异常之作《古都》的一种救赎纳入书中……   《古都》完稿后十天光景,我便住进了冲中内科。多年来一直服用的安眠药,打从写作《古都》之前起吃得昏天黑地,本来很早前想摆脱的毒害,某日趁着《古都》完稿之机,突然将安眠药停止了。不料立即发生剧烈的戒断反应,被送进东大病院。住院后十多天人事不省。其间,又染上了肺炎和肾盂炎,我自己却浑然不晓。   而且,我在写作《古都》期间的各种记忆多半都失去了,真可怕!我不记得《古都》写了些什么,实在想不起来了。我每天都吃安眠药,不论是写作《古都》之前还是写作期间。我   沉迷于安眠药里,挥笔于蒙眬状态。莫非是安眠药叫我写作的吗?这是我把《古都》看作“我的异常之作”的缘由。   因而,我不想再读它,心里深感不安。我一直拖延看校样,甚要不要出版也犯起了犹豫。此时,川口松太郎氏计划着要将《古都》亲自改编为戏剧,借助他对这部作品寄予的同   情和慰藉,我着手开始校稿了。果然颇为奇异,很多地方都不合常理。校对时虽然大都改正,但行文混乱、笔调狂纵,这些反而可视为这部作品的之处,原样不动地保留下来。校对固然很费心力。但是,《古都》多少有异于我的其他作品,说不定是得益于安眠药的原故。   使得这部书面目一新的是京都方言,我请京都人士校改了一遍。我看到整体的会话都做了细致周到的订正,深感是一项非凡的艰辛的劳动,尤其是难点京都方言获得改善,我   放心多了。但有的地方并未按照我的喜好加以修正。   报上连载期间,日新闻》“PR 版” 版上拜读了京都新村出先生题为“古都爱赏”的文章,令我喜出望外。还有,给我写信的读者多半是老人,这对我来说也难得。   对小说而言,作者的“后记”之类,本属蛇足,但《古都》这本书对报载的内容做了充分改订,还是稍加说明为宜。    川端康成    1962 年 6 月 14 日    译 后 记   《古都》初连载于《朝日新闻》1961 年 10 月 1962 年 1月,1962 年 6 月由新潮社出版发行。   《古都》小说的舞台是京都,这是谁都知道的。   在我眼里,京都是日本历史的缩影、文化艺术的博物馆。   一如去伊豆,我也同样去过京都多次。去伊豆是为了缅怀川端康成,深入体察川端文学的悠远妙味;访京都则是为了走进历史,考察过去,亲身体验往昔日本的一呼一吸。   一次一次地来来回回,都使我流连忘返,一遍遍地阅读《古都》之作,则使我更加了解京都,了解日本文化艺术。   作者在本书的后记中,诉说了自己当时的身体与精神状态,由于服用安眠药致使引起戒断症状。因而,这部小说是在非正常状态中完成的,应该称为“我的异常之作”。这或许是作者写作心态的真实感触,并非罕见,但我不想也没有能力探究作家当时的精神境况和真实心理,抑或作家本人也是朦朦胧胧、无法说清楚吧。作为读者和译者,我且随着故事情节一步步进入这块“壶中天地”,领略一下作者笔下的古都风情罢了。   全书一共九节,没有序号,川端小说大都如此,字数在中长篇之间,有节无序,每节大约在八千一万汉字左右。   《古都》构思精巧,情节随着一对孪生姊妹出生、失散,到后来的相互约见与寻找,带动城里城外两个家庭、亲友之间的互动与联络,自然推衍发展下来,好似一幅绘卷,无数美景   随着文字在眼前逐渐展开;又如一条彩练,连缀着金银珠宝,璀璨闪光。其中,写到的“年中行事”(全年间的节日庆典)有赏樱、葵祭、鞍马伐竹会、祇园祭、大文字、时代祭、北野舞……涉及的场所与当地风物有平安神宫、嵯峨、锦街、西阵、御室仁和寺、青莲院、北山杉、圆山公园等。   情节是载体,风物是乘客,阅读《古都》如观看小河淌水,只有微波潺潺,没有浪涛汹涌。悠悠流动,安然平静。   作者在后记中说道:   使得这部书面目一新的是京都方言,我请京都人士校改了一遍。我看到整体的会话都作了细致周到的订正,深感是一项非凡的艰辛的劳动,尤其是难点京都语言获得改善,我放心多了。   作者“放心”的地方,正是译者感到困难和颇为“担心”之处,因为我对京都方言一窍不通,大凡经过“京都人士”改制的“普通话”,我必须再请“京都人士”一一改回来。所幸,家住宇治市的自由撰稿人柴田美纪女史给予了热情协助。说起来,那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如今,值此新书出版之际,特向柴田女史深表谢意。    译者    2021 年 6 月初稿    2022 年 6 月校改于    桅子花开时节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