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16 6.2折 ¥ 68 全新
库存16件
作者许莉莉编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5262296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2154874
上书时间2024-12-21
一 传记篇
陈中凡|自传
陈中凡|陈中凡自传
姚柯夫|陈中凡教授传略
关国煊|陈中凡传
孙洵|著名教育家陈中凡
龚放|一代鸿儒——中国古典文学家陈中凡
唐冰南(整理)|陈中凡:人品与学识交相辉映的国文大师
录自《建湖民族英雄传》|陈中凡传
赵子云|“六不教授”陈中凡
二 研究篇
于平|陈中凡与鲁迅
吴新雷|陈中凡先生学行记盛
吴新雷|陈中凡与陈独秀
王永健|先师陈中凡教授的戏曲情结
徐雁平|明月耀清晖——读《清晖山馆友声集》
申屠炉明|读陈著《诸子通谊·原始篇》札记
吴新雷|陈中凡先生的学术成就
查锡奎|经历三个不同历史时代的著名学者陈中凡
方继孝|陈中凡的“三不”与“三书”
姜丽静|陈中凡的到来
施淑成|敢标独见之开山巨作——中国第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述概
钱英才|国学大师陈中凡
吴新雷|陈中凡先生
……
三 轶事篇
四 音容篇
《南京大学戏剧学科百年传统研究丛书:陈中凡教授纪念集》:
陈中凡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学术思想自由”的影响较大。他在学术研究、办学方针、广交朋友方面,都实行“兼容并包”。同时,在治学方面不断创新,不断地学习研究和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勇于开辟学术新途径。早年他虽先跟叔父后又受业于刘师培专攻经史,从中得其精义,并撰写了《经学通论》,但没有从此就钻进故纸堆中固步自封,而是紧跟时代的发展。1919年,他在北京参与“五四”新文化运动,追随蔡元培、陈独秀宣传科学与民主;1933年,他在上海接受“左联”的影响,转向“普罗文学”;1937年抗日烽火燃遍祖国大地的岁月中,他不怕艰险长途跋涉到抗战后方重庆、成都,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并以实际行动创作诗歌声讨日本侵略者,为抗日救亡而奔走。同时还在他的诗作《清晖吟稿·待旦集》中以五言古体诗《金陵叟》来揭露和控诉日寇南京大屠杀的暴行,充分表现他的报国之志。
1949年6月,他接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委会主任郭沫若、副主任茅盾、周扬的联名邀请,赴北京出席第一次“文代大会”并当选为大会的主席团成员。回南京后,他积极贯彻全国文代会的新精神,遵循文艺为工农兵的方向,开始从事民间文学和通俗文学的研究,并担任南京市文联副主席。为此,他还在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育科研工作中,由过去研究先秦诸子哲学和汉魏六朝文学史转至主讲和研究宋元明清的民俗文学,这既是他学术道路上的一大转折,也是他治学道路上新的开拓和创新。他一边讲学,一边发表有关小说戏曲研究的论文。从1956年始,陈中凡受到《十五贯》救活昆剧的鼓舞,决定新开讲《中国戏剧史》的课程,同时招收戏曲史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接班人;还特请昆曲家俞振飞到南京大学开设昆曲课。陈中凡这一教学革新,不但把昆曲而且还把昆曲艺人引入高等学府的殿堂。他的做法引起了不同的看法。可年逾七旬的陈中凡认为:“在封建社会里,戏曲是被人瞧不起的,是不登大雅之堂的,直到辛亥革命以后,大学里仍旧只准讲正统文学的诗文。陈独秀到北京大学担任文科学长后,第一桩事就是改组文科,在国文系增设词、曲、小说三门新课,特聘吴梅(曲学大师)担任北京大学的词曲教习。这是我国大学里第一次有戏曲课,可以说是一次教育革命。当时也曾遇到正统派的反对。1922年秋,我把吴梅先生从北大聘请到南京,在本校终身主讲词曲,培养了一批词曲专家,彻底打破了过去的词曲为小道的旧观念。今天我们对青年一代的教育,绝不能倒退到‘五四’运动以前,用封建意识或虚无主义的态度来对待民族戏曲!”陈中凡的这一席话,显示出一位老教育家的胆识和真知灼见。由于他的坚持,南京大学中文系的昆曲课才一直坚持发展,还先后培养出一批曲学人才,成为研究中国戏剧史的生力军和接班人。如今,联合国国际教科文委员会已把中国的昆曲列为国际重点保护的古文化遗产,而一个地方戏剧曲种获得如此殊荣,在国际上还是第一次。在这一点上,陈中凡功不可没。
陈中凡的创新精神还突出表现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他指出,搞戏曲的人必须结合实际,面向社会,而绝对不能把自己关在象牙之塔里闭门造车。他经常带研究生去观摩各个剧种的演出,经常发表鼓励推陈出新的剧评。他曾撰写《从“杨家将”故事的改编谈处理戏曲遗产问题》、《看越剧“碧玉簪”的演出》、《谈越剧改编“桃花扇”的新成就》和《对传统戏曲推陈出新之我见》等论文,在戏剧界获得一致好评。陈中凡潜心研究发表的一批戏曲史的学术论文,如《南戏怎样改编关汉卿的<拜月亭>》、《关于<西厢记>的创作时代及其作者》、《从历史素材到<赵氏孤儿>杂剧》、《高明<琵琶记>评价的商榷》、《汤显祖<牡丹亭>简论》二十多篇论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