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邰高娣,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民间美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工作。出版《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丛书——凤翔年画》《耕耘与守望——中国民间美术著名传承人现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夏吾才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邰立平》《中国最美——年画》《木偶》《唐卡》《漆器》,“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古版年画珍本——陕西卷》《中国古版年画珍本——山西卷》等著作。多次参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的非遗大展的展览策划、展品征集、布展、文稿撰写等工作。2019年10月,独立策划的“见即愿满——唐卡艺术精品展”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举办。
目录
1. 历史篇 在历史中探寻剪纸的由来
什么是剪纸 3
“桐叶封弟”的故事 5
金箔上的图案 8
剪彩 11
对镜贴花黄 13
西王母,头戴胜 16
阿斯塔那古墓里的发现 19
宋代剪纸花样多 22
2. 技艺篇 在技艺中了解剪纸匠艺
剪刀的来历 29
一幅剪纸的诞生 31
烟熏出来的艺术 36
3. 题材篇 丰富多彩的剪纸类型
过新年、贴窗花 43
烟格子 48
纸塑立体窗花 53
抓髻娃娃 56
生命之树 59
首饰龙与龙船花 63
门楣上的风景 67
4. 流布篇 剪纸的代表性产地
黄土高原上的陕北绞花 75
染出来的蔚县刻纸 78
长白山里的满族剪纸 81
别具一格的鄂城雕花 84
画中有戏纸刻成 88
凿出来的佛山剪纸 92
5. 人物篇 剪纸的传承与代表性人物
扬州的剪纸世家 99
李尧宝的刻纸花灯 106
“剪花娘子”库淑兰 111
“昂头婆姨”高凤莲 115
草原剪花人刘静兰 120
内容摘要
烟格子
在陕西关中平原农村,冬天总要烧炕取暖。每当天寒地冻之时,人们就停止了一切农活,妇女们坐在热乎乎的火炕上做针线活,男人们则坐在火炕上聊天喝茶。
在这里,冬天的每个傍晚,总能看到每家每户院子里烟雾缭绕,原来这是人们开始烧炕了。这里人们家里火炕的炕筒有两三米深,一般用玉米秆来烧炕。将玉米秆点着火以后,一定要用扇子不停地扇,火才不至于熄灭。等扇到火已经燃烧起来后,在烧着的玉米秆上再铺上厚厚的一层木屑,表面看上去火被盖住了,实际上它会一直慢慢燃烧,这样火炕就能一直
保持温度到第二天早上。
每当人们烧炕的时候,虽然门窗已经紧闭,但烟还是会顺着窗户缝、砖缝钻到屋子里面,屋内会弥漫着烟味。因为是冬天,为了不把屋内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热气放出去,人们也不会打开门窗透气。于是,聪明的人们发明了一种既能散出烟气,白天还能通风采光的窗花,这种窗花十分,在全国仅有关中平原的人们贴用,当地把它叫亮格窗花,也叫气孔花或者烟格子。
和其他窗花要先贴在一张衬纸上再贴到窗户上不同,烟格子是直接贴在窗户上的,要么贴在窗户的面一排,要么分散贴在四个角上。烟格子窗花主要以几何纹样和花卉纹样为主,一般采用“挖洞”的方式来剪,所以图案上多为各种形状的窟窿,一是为了美化窗户,二是为了利于烧炕的烟尘排出。白天有太阳时,温暖的阳光通过这些孔洞照进房间,能提升温度。
烟格子窗花的几何图案大多为折纸剪成,主要有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圆孔、方框、三角形、月牙形等,都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烟格子窗花和其他窗花一样,在过年前的年集上都有售卖。每当窗花摆出来,年集上会显得喜庆热闹很多。售卖窗花的人一般从腊月二十就开始在当地的集市上摆摊了,一直卖到腊月二十九。他们会将不同花色的窗花依次排成好几排,摆到地面上供人们挑选。可以说,这是占地面积、色彩富的年货摊。远远看去,好像一个窗花展览会。
主编推荐
适读人群 :7-14岁
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精心打造!传承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从知道开始!
一本书便是一部非遗传承史,全面立体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来龙去脉。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轻松开启孩子的传统文化启蒙之旅。
随讲随看的全彩历史图鉴。历史文献图片、调研采风照片、手绘插画作品,多种图片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名词详解加扩展知识点,建构传统文化知识网络。
互动问答设置,在提问中探寻非遗的痕迹。
精彩内容
《中国剪纸》:剪纸是我国人民利用纸所创作出的一种精美的民间艺术品类,精巧的技艺、丰富的花样、与时俱进的体裁、纸上方寸,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创造力和极具民间风情的审美趣味。
2009年,中国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媒体评论
★.一本书便是一部非遗项目历史:
介绍一个非遗项目,按照发展历史—传统技艺—流布传播—与时俱进—传承延续叙述,全面立体展示一项非遗传统的历史。
★历史文献图片、调研采风照片、手绘插画作品,多种图片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多年研究成果整理编述
★.希望每个孩子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小传承人。文化没有尽头,精神永远流传。
★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精心打造,传承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从知道开始
★精选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
★选择传承度广、影响力深、受众面大的五项经典项目,体现中华民族独树一帜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
《中国剪纸》
我国人民利用纸所创作出的一种精美的民间艺术品类,技艺精巧、花样丰富、内容主题与时俱进。
2009年,中国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皮影戏》
存在2000多年的光影舞台,中国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
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
从一根来之不易的蚕丝到华美艳丽的丝绸,复杂的手工织造过程和各式独居民族特色的制造方式,是中华民族生活、生产的智慧结晶和劳动经验的积累。
2009年,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西安鼓乐》
鼓韵铿锵、管弦悠扬。穿越千年的余音,至今萦绕在我们耳畔。
2009年,西安鼓乐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
遍布祖国各地的传统木结构建筑体现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也展现着各地不同的风俗,是我国古代工匠高超技艺的证明。
2009年,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本书便是一部历史:按照发展历史—传统技艺—流布传播—与时俱进—传承延续逻辑介绍一个非遗项目,得到立体的、鲜明的认知。
★历史文献图片、调研采风照片、手绘插画作品,多种图片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多年研究成果整理编述
邰高娣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民间美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工作。
赵红帆 戏剧策划人,戏剧教育专家,舞台美术设计师,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研究员。
刘先福,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民俗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口头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
崔宪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韩泽华 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主要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理论研究工作。
★希望每个孩子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小传承人。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