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近李宏塔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走近李宏塔

40.92 6.6折 62 全新

库存38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开建,叶庆著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148321

出版时间2023-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2元

货号14587387

上书时间2024-12-19

鸿运图书专营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胡开建,上海市闸北区政府退休公务员;叶庆,安徽省安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退休干部。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立志铁肩担道义,更思妙手著文章

一、祖父李大钊

二、革命家风代代传

三、记忆中的少年时代

第二章 昂昂不坠青云志,脚踏实地当自强

一、难忘的军旅生活

二、在化工厂的日子

三、大学校园岁月稠

第三章 “五四"火炬映青春,朝气蓬勃显风流

一、从工厂到机关

二、青少年的知心朋友

三、干实事的书记

第四章 丹心如故私为公,肝胆披沥为民忧

一、查出来的好干部

二、民政连着民心

三、路遥知马力

第五章 闳言崇议倾全力,参政议政谱新章

一、乐做基层的代言人

二、献计献策总关情

三、不变的是心系人民

第六章 泮池杨柳今又绿,红色学府百年缘

一、历史可以作证

二、走进上海大学

三、守常党支部的荣誉书记

第七章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一、老战友的情谊

二、倾力相助见真情

三、旧雨新知的不解之缘

第八章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一、乐亭再出发

二、义不容辞的传播者

三、小车不倒只管推

第九章 笙磬同音福瑞至,守常家风有人传

一、难忘母亲

二、相濡以沫度天年

三、自有后来人

附录:李宏塔年表

后记



内容摘要

第一章 立志铁肩担道义,更思妙手著文章

苟犹在儿童或青年之期,前途自足乐观,优游乐土,来日方长,人生趣味益以浓厚,神志益以飞舞;即在丁壮之年,亦属元神盛涌,血气畅发之期,奋志前行,亦当勿懈;独至地球之寿,已臻白发之颓龄,则栖息其上之吾人,夜夜仰见死气沉沉之月球,徒借曜灵之末光,以示伤心之颜色于人寰。若以警告地球之终有死期也者,言念及此,能勿愀然。

——李大钊《青春》

李宏塔,曾名李虹塔,河北乐亭人,1949年5月28日(农历己丑年五月初一)出生于和平解放不久的北平。

李宏塔16岁参军,退伍后当过工人,上过大学,此后又先后在安徽省共青团、民政、政协等部门担任过领导工作。而最为特殊的是,他是李大钊的孙子、李葆华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中共中央颁发的“七一勋章”获得者。

一、祖父李大钊

提起李大钊这个名字,恐怕没有人不知道的。

李大钊,原名李耆华,字守常,1889年10月29日出生在渤海之滨的河北乐亭县大黑坨村。由于他牺牲得早,加上种种历史的原因,多数人恐怕也仅仅知道他是北京大学教授,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而对他短暂却不平凡的一生,对他曾经作出的巨大历史贡献知之甚少。

要讲李大钊,就不能不提他的妻子赵纫兰。“纫兰”之名取自屈原《离骚》中“纫秋兰以为佩”句。她与李大钊是同村人,父亲赵文隆与李大钊的祖父李如珍是多年的挚友,在李大钊尚未出生时,两家就订下了娃娃亲。

李大钊幼年孤苦凄凉。出生前父亲就已病故,不满两岁时母亲又去世。他由年迈的祖父李如珍抚养。李大钊10岁时,李如珍已年过七旬,缠绵病榻多年的祖母更是自顾不暇,全家亟须有个女人来操持。思量再三,李如珍和赵文隆按照当地早婚的习俗,让16岁的赵纫兰与李大钊完了婚。

赵纫兰嫁到李家,使这个艰难的家庭焕发出生机。特别是在李大钊祖母病逝后,她更是扛起了全家的重担。

乐亭当地民风淳朴,老百姓历来有关心国事和时事的传统。不管再穷,只要有口饭吃,卖田卖地也要送子弟读书。祖父对李大钊管教甚严,4岁时便亲自教他识字,并经常给他讲做人的道理,念叨百姓的苦楚,意欲把他培养成一位知书达礼、关心民生疾苦之人。

1902年,李大钊第一次参加童试便名落孙山。对此,他十分沮丧。但在赵纫兰的鼓励和支持下,他夙兴夜寐,发愤苦读,三年后再次参加童试,被录取为永平府中学堂学生。

不久,李大钊的祖父去世,家中陷入困境。李大钊不忍赵纫兰一人辛苦,遂萌生退学之意。赵纫兰深知李大钊自幼爱读书,不忍其半途而废,于是逼着他回到学堂。只要她的“憨坨”(对李大钊的爱称)需要,她可以不计较一贫如洗的生活,不计较他对家庭照顾不周,亦做好了随时可能做出更大牺牲的心理准备。只是那时她并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后来走上的,不是光宗耀祖的通衢大道,而是一条充满了动荡和危险的中华民族救亡之路。

1907年,李大钊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其间一度加人中国社会党,主张民族、民主革命。1913年,李大钊得到天津绅士孙洪伊资助,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为表明自己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他依《方言》中“钊,远也,燕之北郊日钊”改名李大钊。1914年他组织神州学会,进行反袁活动。1915年以留日中国学生总会名义发出《警告全国父老书》通电,号召国人以“破釜沉舟之决心”反对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在此期间,赵纫兰一边艰难地维持着李大钊的学业,一边在家中抚养儿女,心甘情愿地去成全李大钊的理想,不让家庭变成他的拖累。当他们的第一个孩子、爱女钟华因误诊病殁,赵纫兰悲伤得几近发疯。但她没有责怪丈夫一句,只是深深自责没有守护好女儿。

李大钊在《狱中自述》中记录了自己求学期间妻子任劳任怨的支持:“钊在该校肄业六年,均系自费。我家贫,只有薄田数十亩,学费所需,皆赖内人辛苦经营,典当挪借,始得勉强卒业。”

“人生的最高理想,在于求达真理。”1916年5月,李大钊回到祖国。他先在北京创办《晨钟报》,热切期待着“振此‘晨钟’”,“发新中华青春中应发之曙光”,“索我理想之中华,青春之中华”。后转至《甲寅日刊》任编辑,积极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致力于推动新文化运动,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斗争。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备受鼓舞,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和演讲,热情讴歌十月革命。他以敏锐的眼光,深刻认识到俄国革命将对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的划时代影响,并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他曾断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在学习和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李大钊自己也实现了从爱国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根本转变,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者和传播者之一。



主编推荐
之孙、“七一勋章”获得者李宏塔生平传记, 投身民政、廉洁自律、踏实调研,展现优秀党员干部风采。

精彩内容

本书为李宏塔的传记。李宏塔,河北乐亭人,党员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典范,系李葆华之子、李大钊之孙,曾任安徽省民政厅厅长、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本书通过档案资料和对李宏塔的访谈,立体还原了李宏塔的成长过程、工作经历和家风建设,展现了一名优秀党员干部的风采。

书中叙述了他从毕业参军、进入共青团和民政厅工作,在民政厅厅长岗位上一干18年,深入基层、为民办事,自己在生活上甘于清贫,建设廉洁家风,退休后加入中华慈善总会,为改善中西部困难群众的生活继续奔走忙碌的方方面面。全书体现了他“革命传统代代传,坚持宗旨为人民”的人生座右铭。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