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游击队员/流金儿童文学
¥
22
¥
22
全新
库存64件
作者王愿坚著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ISBN9787545561012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2元
货号10807413
上书时间2024-12-1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王愿坚(1929-1991),当代作家。1952年发表《党费》《粮食的故事》等短篇小说。1956年至1976年,陆续写出了《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队政委》《路标》《足迹》等二十多篇短篇小说。已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有:《粮食的故事》《后代》《普通劳动者》《王愿坚小说选》。他的优秀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向世界发行,传记被收入《中国名人词典》和英国《世界名人录》。
目录
党费
妈妈
小游击队员
七根火柴
三人行
亲人
早晨
足迹
标准
启示
路标
“同志……”
歌
内容摘要
党费 每逢我领到了津贴,拿出钱来缴党费的时候;每逢我看着党的小组长接过钱,在我的名字下面填上钱数的时候,我就不由得心里一热,想起了一九三四年的秋天。 一九三四年是我们闽粤赣边区斗争很艰苦的开始。我们那儿的主力红军一部分参加“抗日先遣队”北上了,一部分和中央红军合编,准备长征,四月天就走了。我们留下来坚持敌后斗争的一支小部队,在主力红军撤走以后,就遭到白匪疯狂的“围剿”。为了保存力量,坚持斗争,我们被逼迫得上了山。 队伍虽然上了山,可还是当地地下斗争的领导中心,我们支队的政治委员魏杰同志就是这个中心县委的书记。当时,我们一面瞅空子打击敌人,一面通过一条条看不见的交通线,和各地地下党组织保持着联系,领导着斗争。这种活动进行了没多久,敌人看整不了我们,竟使出了一个叫作“移民并村”的绝招:把山脚下、偏僻的小村子的群众统统强迫迁到靠平原的大村子去了。敌人这一招来得可真绝,切断了我们和群众的联系,各地的党组织也被搞乱了,要坚持斗争就得重新组织。 上山以前,我是干侦察员的。那时候整天在敌人窝里逛荡,走到哪里,吃、住都有群众照顾着,瞅准了机会,一下子给敌人个“连锅端”,歼灭个把小队的保安团,真干得痛快。可是自打上了山,特别是敌人来了这一手,日子不那么惬意了:生活艰苦倒不在话下,只是过去一切生活、斗争都和群众在一起,现在蓦地离开了群众,可真受不了,浑身有劲儿没处使,觉得憋得慌。 正憋得难受呢,魏杰同志把我叫去了,要我当“交通”,下山和地方党组织取得联系。 接受了这个任务,我可是打心眼里高兴。当然,这件工作跟过去当侦察员有些不一样,任务是秘密地把“并村”以后的地下党组织联络起来,沟通各村党支部和中心县委游击队的联系,以便进行有组织的斗争。去的落脚站八角坳,是个离山较近的大村子,有三四个村的群众新近被迫移到那里去。要接头的人名叫黄新,是个二十五六岁的媳妇,一九三一年入党的。一九三二年“扩红”的时候,她带头把自由结婚的丈夫送去参加了红军。以后,她丈夫跟着长征了,眼下家里就剩下她跟一个才五岁的小妞儿。敌人实行“并村”的时候,把她们那村子一把火烧光了,她就随着大伙儿来到了八角坳。听说她在“并村”以后还积极地组织党的活动,是个忠实、可靠的同志,所以这次就去找她接头,传达县委的指示,慢慢展开活动。 这些,都是魏政委交代的情况。其实我只知道八角坳的大概地势,至、于接头的这位黄新同志,我并不认识。魏政委怕我找错人,在交代任务时还特别嘱咐说:“你记着,她耳朵边上有个黑痣!” 就这样,我收拾了一下,换了身便衣,就趁天黑下山了。 八角坳离山有三十多里路,再加上要拐弯抹角地走小路,下半夜才赶到。这庄子以前我来过,那时候在根据地里像这样大的庄子,每到夜间,田里的活干完了,老百姓开会啦,上夜校啦,锣鼓喧天,山歌不断,闹得可热火。可是,现在呢,鸦雀无声,连个火亮儿也没有,黑沉沉的,活像个乱葬岗子。只有个把白鬼有气没力地喊两声,大概他们以为根据地的老百姓都被他们的“并村”制服了吧。可是我知道这看来阴森森的村庄里还埋着星星点点的火种,等这些火种越着越旺,连串起来,就会烧起漫天大火的。 P2-5
精彩内容
本书是作家王愿坚的经典作品集,收录了作者描写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游击战争的一系列作品,讲述了小游击队员与老百姓一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展现了一代少年儿童在艰苦岁月里乐观向上、不屈不挠和舍生忘死的民族精神,描绘了红孩子们艰难曲折、可歌可泣的成长历程。作品闪烁着光明、崇高和美好的爱国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光环,适合青少年阅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