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里不同乡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十里不同乡

31.5 4.5折 70 全新

库存28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董华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天津)有限公司

ISBN9787530679968

出版时间2020-1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70元

货号11026288

上书时间2024-12-18

鸿运图书专营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董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51年7月(农历辛卯年六月初六)出生,长大后一直生活和工作在京西这块土地。以家乡为经纬,致力散文写作,创作了多种地域鲜明、风味醇厚的作品,京城内外多有“京味散文”的评价。已出版《还是乡情》《乡里乡亲》《草木知己》《大地知道你的童年》等多部散文集。近年获冰心散文奖、孙犁散文奖、琦君散文奖、北京市政府奖等多种奖项。

目录
辑一 文缘岭

正大圣殿,我的文学之母  /  003
写两笔刘恒  /  043
小记章德宁  /  047
叫一声“阎哥”心里热  /  051
文友、吃友、酒友加烟友  /  055
葛一敏来过我的家  /  059
三言两语说苏艺、说小悦  /  063
文坛赤子说红孩  /  067
赶饭口  /  073
感念“泥土巢”  /  077
还是让苍生说话  /  080
老傅家的猫  /  082
梦回故园秋  /  086
忽闻噩音泪滂沱  /  091
锦书难托清音旧  /  096
笃情重义喜林公  /  104
想大连  /  106
远山  /  109
泠泠拒马河  /  112
赶春  /  115
千里走沂蒙  /  119
走上这高高的四马台  /  122

辑二 连根树

农宅插曲儿  /  129
大侄媳妇  /  135
彩云儿  /  141
老娘婆儿  /  145
瘢  /  148
杏园里的杏缘  /  154
卖腌菜的大爷哪儿去了?  /  157
为乡邻翟启父母写碑文  /  159

辑三 光阴河

爷爷在天堂上边看着我  /  163
奶奶,远去的慈爱  /  174
我的“榆木疙瘩”父亲  /  182
长在妈妈的谚话儿里  /  192
爹妈俩  /  202
姑家二三事  /  207
而今评说丈母娘  /  211
青岛大哥  /  217
亲哥热弟  /  223
四妯娌  /  230
恩妻  /  237
俺家“王师傅”  /  245
柴米夫妻  /  253
担儿挑  /  258
大为子  /  263
一块槌布石  /  267
温故香雪海  /  269
墓园四念  /  272
董宅重修记  /  275

辑四 童子说

天籁人初  /  279
且忧且痴的冻音  /  283
藏眉魂魄香  /  285
夏天和秋天滋味  /  290
冬天里的诱惑  /  294
逮蚂蚱  /  299

后记  /  303

内容摘要
     正大圣殿,我的文学之母 ——回忆四十多年前在《北京文艺》的时光 一封来自老编辑的信 董华仝志: 因为忙,未能及时回信,请谅。 听说你没上得了大学,很为你惋惜,接着又听说你在学校代课,又为你高兴。教课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相信你很快会有长进。 恕我直言,我觉得你不够奋发,按你的文学能力,你是可以写出东西来的,你之所以没有写出新东西来,是因为练笔少。希望你更努力些。 一直想去你家里看看,却抽不出时间,以后趁有机会时再去吧。 握手 周雁如 五月三日 写这封信的周雁如,是享誉国内的大编辑家,这个名字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北京市文学作者无人不知,尤其在中晚年,更为文学界景仰。信写在编辑部公用信笺上,大张素纸上端正中是红得鲜艳的郭沫若先生手书的“北京文艺”四个字。周老师的信文,用钢笔竖写,占两页,字行通透,字迹清朗,觉出有鲁迅先生实善笔意。“同志”的“同”,她一贯用异体字“仝”书写。 这封信透露了多个信息:一、她真诚关心我,了解我的近况;二、她对我写作能力的认可;三、她担负起长辈和师长的责任,教导于我,话同她温婉性格,但批评是切恳的,有深度的。 按信尾不挂年份的日期,我推断为一九七八年五月三日。根据是:我参加了一九七七年秋季恢复高考的第一次高考,没考上北京大学,第二年春节过后,我去一所乡属中学代课去了,代课不足半年,又去了文化馆,所以后个变化未及时通禀,先生不知。 回想我刚收到信时的情景,读到那直戳心肺的批评,肯定郁闷良久,现在推测我当初在编辑部学艺两年,时限超过任何一个“工农兵业余编辑”,是否因为这一印象,老人家最终把我逐出山门的呢?今日捧读这封收藏四十余年的来信,重温謦款,不禁而生“伤弓之鸟惊曲木”之感,扪心自问:老人家的希望,我做到了吗?她那双聪慧的大眼睛穿透我的肺腑,我躲闪不了…… 编辑部环境 《北京文艺》编辑部设在北京西长安街7号,在路的北侧,电报大楼后边,距中南海西围墙不过二三百米。 由电报大楼东边一大门口进,先遇见教育局楼,顺楼边儿向北为一条窄道,窄道高高的东墙砌的是旧城砖,沿高墙行短短一段路,小道东见一窄小朱漆双扇门,为北京市政府参事馆,据说有多位国民党将军在此。再短行,为二道门传达室,前行几步,传达室北侧拐角为二层古楼阁,底层为文化局、文联食堂,人说上层原是公主绣楼,现时安排人员住宿。由此向西,过二三十米,又拐弯向北,走窄道三五十米,就进了文化局、文联大院儿。 入院西边为编辑部,一座单体、单层旧建筑,五级红色大理石台阶,台阶两侧有护级矮墙。门前左边有一棵茂盛的绒花树(合欢),夏天开满了粉色的花。由于和电报大楼挨得近,每到整点时,电报大楼就会响起报时的《东方红》乐曲声,听着格外悠扬、清亮。据说,这原是日军占据时期的电台驻所。整座建筑大体为方形,瓦是红的,砖是红的,砖缝细腻。屋内木地板,虽旧,但质量好,不鼓不裂,刷的紫红色油漆也没多掉颜色,踏上去,温软,无哐哐响声。 室的南面是巨大的玻璃窗,每个窗口有几扇玻璃。房间腾出一块空地,两边靠墙处摆放着编辑的办公桌。小说散文组在南侧阳面,诗歌组和评论组在北侧阴面。小说散文组加了隔扇,屏风与室内隔开。靠里有三四个单间,中间的一间为公共洗手间,靠阳的两间为主编所用,靠阴的两间由周老师、孙迅韬各为使用。办公桌不同,一般编辑用新式写字台,周老师用的是笨重的原木的,两头沉,抽屉榫松了,关也关不严。只有她和主编多放了一台老式旧台灯。靠门口的一间,用作收发室。 整个办公环境,大约二百多平方米。对外联系的电话,号码为665577,呼叫外地作者由市电信局转接,长途电话常常要等候一天。 那个洗手间我印象很深,我初次知道上厕所不必出屋。开始我很不好意思,总觉得不如用家里的茅房放纵大胆,使用时尽量不弄出声响,后来习惯了,也就不以为然了,瞥一眼众编辑,都是挺自信地踏进去。 P3-5

主编推荐
本书是琦君散文奖得主董华的近期新力作,是一部倾注真情、追忆过往,书写其几十年间工作、生活、交游诸方面的经历与时代的发展变迁的散文集。作为冰心散文奖、孙犁散文奖、琦君散文奖、北京市政府奖等多种奖项获得者,董华的文字清新自然,不假修饰,字里行间透着温暖、恬淡。笔蘸热血、心含真情的董华,以真实细腻的笔触书写了一段段与知名作家、文化名人的交往,以别样的视角审视文坛的故人旧事,为一个时代的往昔旧景留下独特的注脚。这在散文创作中很好难得,令人读来兴味盎然。

精彩内容
本书收录作者董华近年来描写同事、朋友、家人、乡邻的散文作品五十余篇,分“文缘岭”“连根树”“光阴河”“童子说”四辑。到文学编辑部历练学习的经历被作者着力刻画,生动再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学期刊编辑部第一线文艺工作者们的品格性情与生活场景;对与朋友、作家的交往忠实记录,那些有趣的灵魂、丰富的个性跃然纸上,流露出他们除却文字之外的另一面;对父母亲人的记录与怀念,对亲切质朴的乡人的描写,热忱的赤子之心表露无疑;对自己疼爱的孙子的尽心照护,充满爱意的文字又透着天真童趣,趣味盎然。三十余幅珍贵的黑白照片与彩色照片,也展示了作者几十年间工作、生活、交游诸方面的经历与时代的发展变迁,很有价值。

媒体评论
本书是琦君散文奖得主董华的最新力作,是一部倾注真情、追忆过往,书写其几十年间工作、生活、交游诸方面的经历与时代的发展变迁的散文集。作为冰心散文奖、孙犁散文奖、琦君散文奖、北京市政府奖等多种奖项获得者,董华的文字清新自然,不假修饰,字里行间透着温暖、恬淡。笔蘸热血、心含真情的董华,以真实细腻的笔触书写了一段段与知名作家、文化名人的交往,以别样的视角审视文坛的故人旧事,为一个时代的往昔旧景留下独特的注脚。这在散文创作中非常难得,令人读来兴味盎然。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