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戏入诗:当代汉语新诗的戏剧情境研究
  • 以戏入诗:当代汉语新诗的戏剧情境研究
  • 以戏入诗:当代汉语新诗的戏剧情境研究
  • 以戏入诗:当代汉语新诗的戏剧情境研究
  • 以戏入诗:当代汉语新诗的戏剧情境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以戏入诗:当代汉语新诗的戏剧情境研究

62.7 6.6折 95 全新

库存53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翟月琴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ISBN9787100206570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5元

货号11684692

上书时间2024-12-18

鸿运图书专营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翟月琴,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副教授,从事中国现当代诗歌、话剧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上海戏剧学院博士后研究员,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东亚系访问学者。曾出版评论集《独弦琴:诗人的抒情声音》,于台湾的《清华学报》、香港的《东方文化》和大陆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扬子江评论》《戏剧艺术》等期刊发表文章40佘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当代汉语新诗的戏剧情境问题

 第一节 创作实践趋向

 第二节 相关理论探索

 小结

 第二章 汉语新诗的戏剧动作

 第一节 形体动作

 第二节 语言动作

 第三节 静默的动作

 小结

 第三章 汉语新诗的戏剧场景

 第一节 场景的类型

 第二节 镜像、梦境的错序

 小结

 第四章 汉语新诗的戏剧声音

 第一节 独白诗:戏剧角色与人物的声音

 第二节 傀儡诗:提线木偶与面具的声音

 小结

 第五章 汉语新诗的舞台呈现

 第一节 同题异体的改编热潮

 第二节 以诗入戏的原创诗剧

 第三节 诗(歌)剧场的空间展演

 小结

 结语

 附录一 个案研究

 附录二 诗人访谈

内容摘要

提到诗歌与戏剧的关系,诗剧或者剧诗无疑最受关注。就文体特征来看,此二者更直观,属于显性的跨文体表现形式。不过,诗歌与戏剧作为有着明显边界线的两种文体,还存在着隐性的关系,有待研究者发现。从诗歌文体中感知戏剧情境,便是探索这一隐在关系的方式之一。什么是诗歌的戏剧情境?这一问题在20世纪汉语新诗史上经历了动态化的研究过程,同时又与渐趋立体而综合化的诗歌创作路向有关。所以,探讨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的戏剧情境,既需要拓展其理论内涵,又要考量特定历史时期汉语新诗的创作特点。

本书讨论诗歌的戏剧情境,主要以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境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为了避免感伤主义 创作倾向,诗人以间接、客观的表现手法,从情思的内聚转为外射,从而营造诗歌的戏剧情境。汉语新诗史上,诗歌的戏剧情境在徐志摩、闻一多的笔下已初露端倪,卞之琳进一步明确提出了与“戏剧情境”相关的表述“戏剧性处境”1。卞之琳在《雕虫纪历·自序》中总结过去的诗歌创作经验,其中特别强调:“我总喜欢表达我国旧说的‘意境’或者西方所说‘戏剧性处境’,也可以说是倾向于小说化,典型化,非个人化,甚至偶尔用出了戏拟(parody)。所以,这时期的绝大多数诗里的‘我’也可以和‘你’或‘他’(她)互换,当然要随整首诗的局面互换,互换得合乎逻辑。”2卞之琳试图透过创作实践而生发出的“戏剧性处境”观念,仍不失其理论和批评意义。生于新旧交替、古今对话、中西互渗的时代,卞之琳尤其关心外部社会环境与内部心理体验的结合,同时受到艾略特“非个人化”思想的影响,又接触叶芝、里尔克、瓦雷里、奥登和阿拉贡等诗人的诗歌,创作了包括《一个和尚》《叫卖》等在内的一系列代表作。同时,卞之琳也从感性经验出发,认为“这种抒情诗创作上小说化,‘非个人化’,也有利于我自己在倾向上比较能跳出小我,开拓视野,由内向到外向,由片面到全面”3。但这种借鉴戏剧技巧而以抒情为旨归的阐释,却更接近诗歌的“意境”,“卞诗通过戏剧手法的运用而取得的戏剧效果更像是中国古诗中的‘意境’”4,“卞之琳的戏剧效果都特别注重烘托那种浑融、完整的景象,……



主编推荐
打破诗歌与戏剧的壁垒,以新的视角品读汉语新诗

精彩内容
本书作者立足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的创作实践活动,从戏剧动作、戏剧场景和戏剧声音三者解读汉语新诗文本中的戏剧情境,同时讨论汉语新诗的舞台呈现,多维度展示汉语新诗内部立体而综合的结构性特点。作者格外注重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物境之间的关系构成,围绕剧中人物活动的特定时空环境,影响人物的具体事件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诗人在情思的内聚转为外射时,以间接、客观的表现手法营造的戏剧情境。结合现代诗歌理论和戏剧理论,细读文本和分析演出,拓宽汉语新诗的戏剧情境跨艺术研究空间。

媒体评论
读翟月琴的《以戏入诗》让人感动和惊喜。卞之琳和袁可嘉的“戏剧性”批评犹如现代诗论的闪烁星座,经由作者跨世纪照亮20世纪80年代之后汉语新诗的舞台,通过对动作、人物、事件、冲突、场景等要素的分析,恢弘构建了“戏剧情境”的理论体系。这是一本展示批评技艺和理论创意的力作,为抒情传统的自我救赎、诗歌与戏剧的先锋实践开拓了足以期许的空间和愿景。——陈建华(香港科技大学荣休教授、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无论是在理论议题方面,还是在批评实践领域,翟月琴的论著《以戏入诗》都对汉语新诗中戏剧性的研究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具有标杆性的价值。作为翟月琴对当代新诗戏剧性进行长期深入探索的丰硕成果,本书填补了对新诗与戏剧关系的系统化研究的空白。此外,对当代诗的戏剧性在两岸创作中的表现所予以的普遍关注,也体现出广阔的视野和产生启示意义的文学史指向。——杨小滨(台湾“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员、政治大学教授)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