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世纪文学批评现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世纪文学批评现场

22.08 4.6折 48 全新

库存9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国亮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67143067

出版时间2020-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11286687

上书时间2024-12-17

鸿运图书专营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孙国亮,男,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海德堡大学、柏林文学研究会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批评、中德文学译介接受研究。出版专著2部,在《当代作家评论》《小说评论》《文艺争鸣》《当代文坛》《南方文坛》《民族文学研究》《上海大学学报》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科研创新重点项目等。

目录
第一章 文化研究敞开新时期文学的“实践诗学”
第一节 转型期的语词置换与话语场域
第二节 粗口叙事与财富道德话语建构
第三节 “操作主义语言”与意识形态过滤功能
第四节 方言写作与“飞地”抵抗的文化政治愿景

第二章 重返个人化小说的“症候式”阅读
第一节 “幼女情结”:永远无法长大的个人
第二节 性别错乱:无法实现自我的个人
第三节 灵与肉的挣扎:迷失自我的个人
第四节 拟物与滥情:时代症的人格病人
第五节 结语:时代快车道上的个人“症候群

第三章 乡土文学的主体病灶和发声困境
第一节 乡土文学的类型和精魂
第二节 乡土文学的断裂和歧途
第三节 乡土文学创作主体的悖论性两难
第四节 乡土文学的发声困境和病灶

第四章 “创伤记忆”的重构与伦理书写
第一节 “对抗记忆”:僭越“新历史主义”话语
第二节 “个人记忆”:重塑知青文学真实性
第三节 重述革命:修辞性隐喻与表达策略
第四节 人性悲歌:性/政治的转换与反讽

第五章 现代文学研究的拓展与深化
第一节 现代进步期刊研究:对《新青年》的发生学考查
第二节 鲁迅翻译研究:以《小彼得》的译介与接受为例
第三节 早期都市文学研究:“新感觉派”的现世情怀
第四节 现代文学资源的征用维度及其复杂性

第六章 文学的底层叙事与人文关怀
第一节 在疼痛中触摸流逝的温暖
第二节 愤怒的袴镰与伤感的残耱
第三节 乡村现代性不能承受生计之轻
第四节 跪拜乡土:生命与苦难的抗辩

第七章 新世纪初文坛热点与新质
第一节 文坛病相报告:名家的媚雅与媚俗
第二节 “十七年文学”:高调与低调间的叙述裂缝
第三节 2001文坛:教授作家、自由作家与自传体小说

第八章 中国文学“走出去”与德语译介研究
第一节 王安忆作品在德语国家的译介与接受
第二节 沈从文作品在德语世界的译介与研究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第一节转型期的语词置换与话语场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一系列政治和经济举措,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借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理想愿景为契机,通过政治舆论、文艺政策、出版机制、动员规训、互惠协商等策略对知识分子进行多维度的征用和改造,掌控了文化领导权。“政治领导权”和“文化领导权”的双重占有,表征着无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专政阶级将自有的“文化”以“知识”“道德”和“健康趣味”的名义秩序化,建构成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评判的“标准文化”“高级文化”,乃至“全民文化”,并逐渐演变为一种象征符号,一种阶级区隔和边界[];在文化宰制的实践过程中投射到文学艺术,形成了彼得·比格尔所谓的“文学体制”,指“在一个完整的社会系统中发展形成了一种审美的符号,起到反对其他文学实践的边界功能;它宣称某种无限的有效性……决定特定时期什么才被视为文学。……既决定文学生产者的创作,又规定接受者的行为模式”[3]。“个人性”笼罩于“真理”“革命”“人民”等社会“复数”之下,在反抗之前就已经被一种历史虚构的“知识原罪感”解构,即反抗者反抗本身的合法性遭遇了空前危机——外部危机和内部危机的双重困厄。

然而,1980年前后,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超稳定结构出现裂缝,“专政阶级”的政治威权和文化领导权一度陷入非同步不协调状态。知识分子把“自由”“解放”“发展”“进步”“富强”“人性”“平等”“公正”等话语建构成为撤出激进主义革命话语的概念通道,试图找回丧失已久的“文化领导权”。尽管这在当时暖还寒的文坛只能是一场渗透战、游击战,甚或有时不得不转入防御战;但是,“文化领导权是弱小阶级可以倚重和优先发展的反抗手段”,因为“统治”(政治领导权)和“智识与道德的领导权”(文化领导权)存在不同步的可能性,洞开了一种历史的途径,即“一个弱小的社会阶级完全可以依靠其文化优势,夺取统治阶级的文化领导权,来瘫痪统治阶级的集体意志”,从而为随后夺取政治霸权创造历史条件,并赋予革命道义性和合法性[

在清算“左”倾教条和反思抚慰“文革”劫难的过程中,“文学知识分子”扮演了尤其重要的角色,并得到了“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高度评价:“回顾三年来的工作,我认为,文艺界是很有成绩的部门之一。”与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的严谨和专业化不同,文学以切近的言词和动人的情节,催发出感人肺腑、振聋发聩的效果。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到“改革文学”,虽然不可规避地是在制度安排和话语规范中言说,充满着意识形态的规训和形塑[;但是,在客观上,“文学知识分子”还是利用主导阶级让渡的有限话语权,在“须听将令”的同时,利用意识形态批“左”的契机,一再强化自己“受难者”的身份,声讨“文革”对“人性”“自由”的践踏,逐渐把一种阶层的情绪演变成一种“大众话题”[2]并借助“人民”的名义,在与现代化诉求同构的基础上,“症候式”地传递出“人性解放”和“民主自由”的心声;在现实主义文学回归的同时,吸收了“现代主义”的表现形式,在激活文学话语的重新发声、乃至想象和重构现代性的历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精彩内容
《新世纪文学批评现场》围绕文坛研究热点、文学批评论争和文艺思潮演变,以亲历者的身份,遵循视域的整体性、方法的开放性、操作的探索性和学理的实践性原则,展开“现场直击式”研究。《新世纪文学批评现场》内容包括文学叙述的“声口”变异、个人化小说的“症候”、乡土文学的主体病灶和发声困境、“创伤记忆”的重构与伦理书写、现代文学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文学的底层叙事与人文关怀、新世纪初文坛热点与新质、中国文学“走出去”与德语译介研究等,将文学生产中的元素互相比较、衬映、抗衡、冲击,在多维度中往返、游移,在多重观念的影响下呈现文学发展的立体感和丰富性。

媒体评论
本书围绕21世纪前20年的文坛热点、文学批评论争,以及文艺思潮演变,以亲历者的身份展开“现场式”直击研究,主要包括文学语言的世俗化,如粗口、方言、大话等泛化,文学审美思潮的日常化,如底层写作、打工文学、新左翼文学、文化研究等新质,以及近年来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世界性建构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诉求等。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