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文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医文化

9.15 2.3折 39.8 全新

库存104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严青,桑爱叶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ISBN9787513600682

出版时间2010-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9767148

上书时间2024-12-17

鸿运图书专营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过常宝,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香港教育学院、韩国高丽大学、台湾地区东吴大学客座教授。著有《中国古代文学接受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原史文化及文献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依然旧时明月(增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楚辞与原始宗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制礼作乐与西周文献的生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等多部著作,发表论文近百篇。

目录
序一 季羡林序(第一版“雅俗文化书系”序) 
序二 新版“雅俗文化书系”序 前言 何为中医 
第一章 中医文化溯源  
  第一节 远绍神农——中医历史  
  第二节 天人相应和阴阳平衡——中医哲学  
  第三节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辨证论治  
  第四节 御医、名医和郎中——行医方式  御医/大夫和郎中/医院和药铺/名医  
  第五节 绵绵不绝的岐黄学说——中医名著 
第二章 中医诊断  
  第一节 经为一贯用心机,指下回声诊妙记——“号脉”与“四诊”  
  第二节 虚邪贼风避有时,真气内守病安来——“体虚”和正邪之“气” 
第三章 中医治疗 
 第一节  草木之精——中药
 中药的配伍/中药“七情”/中药的四气和五味/中药的偏性/中药的副作用/中药的禁忌和忌口
 第二节  漫道经脉不可寻,还教针石起沉疴——针灸和推拿
 针灸的历史/针灸的分类和功效/针灸的特点和应用/推拿的由来和功效/推拿的手法/推拿的适应病症
 第三节  片木能教身清畅,小罐足益体温阳——刮痧、拔罐及其他
 刮痧的历史和疗效/刮痧的方法和适应病症/拔罐的历史和功效/拔罐的方法和适应病症/砭石的方法和功效/导引的方法和功效
第四章  中医故事
 第一节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文人与中医
 王羲之与鹅掌戏/杜甫的“病历”/柳宗元与《柳州救三死方》/“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范仲淹/苏轼与庞安常/苏辙疗疾用茯苓/陆放翁治病救人/唐伯虎田螺救人命/蒲松龄与医学科普/曹雪芹名中藏玄机
 第二节  登彼九嶷历玉门,寿如南山不忘愆——帝王与中医
 曹操的长寿之道/武则天的驻颜秘方/宋英宗诈病争权/宋孝宗食蟹致痢/朱元璋与药引子/康熙与地黄汤/孙中山与中医
 第三节  方外之人,济世之心——僧道与中医
 葛洪与传染病/于法开巧治疑难症/鉴真与天台乌药
 第四节  且将岐黄术,写入丹青中——绘画中的中医
 武氏墓画多岐黄/敦煌古医迹/《清明上河图》看汴医/《艾灸图》
第五章  古代名医
 第一节  脉学倡导者——扁鹊
 扁鹊的得名/扁鹊拜师/发明四诊法/医学思想/扁鹊之死
 第二节  外科鼻祖——华佗
 自学成才/医术精湛/发明麻沸散的外科圣手/刮骨疗伤/华佗之死
 第三节  医宗之圣——张仲景
 乱世立志/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旷世巨著《伤寒杂病论》的历史贡献
 第四节  传奇药王——孙思邈
 传奇人生/大医精诚/《千金方》/孙思邈的其他医学成就
 第五节  明代神农——李时珍
 弃文从医/以身试药/《本草纲目》
第六章  中医与生活
 第一节  药借食力,食助药威——节日饮食的药效
 饺子/年糕/元宵/粽子/月饼/腊八粥
 第二节  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四季养气
 四季和六气/春养生气/夏养长气/秋养收气/冬养藏气
第七章  中西医的碰撞和融合
 第一节  西学东渐——西医的引入
 建立医院/创办医校/编译医书/留学学医
 第二节  狭路相逢——中西医的碰撞和选择
 初期的和谐/摩擦与回应/中医的危机/救亡之路与融合的努力
 第三节  中西合璧,体用为一——中西医结合
 方针的确立/发展阶段
 第四节  改革创新,多元发展——中医的现状和前途
 理论创新/临床应用/成就与影响/问题与解决方案

内容摘要
     节 远绍神农 ——中医历史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因为神农氏的部落位于南方,“五行说”认为南方主火德,所以他又被称为炎帝。神农氏继伏羲、女娲之后为天下共主,传说他发明了农耕、礼乐,而且还是医学的创立者。有关神农氏的故事,流传很广的恐怕就是“神农尝百草”了。 神话中说神农氏是牛头人身,民间还传说神农氏生来就长了一副透明的“水晶肚”,吃下什么东西,从外面都看得清清楚楚。上古时期.人们还不懂得农耕.仅靠采集野果、草籽、蚌蛤,捕猎鸟兽维持生活,甚至还不会用火。生食瓜果鱼肉很容易生病,有时还会因为误食有毒的食物而中毒,人们生了病也不知道怎样治疗,很多人因此死亡。 神农氏因为这件事而很好担忧,于是下决心尝遍百草,把看到的植物都尝试一遍,看看这些植物在肚子里的变化,判断哪些无毒、哪些有毒,以定药性,来为人们解除病痛。 有名医书《神农本草经》里还记载道: 神农氏在尝百草的过程中,不止一次中毒。有一天,他中了七十二次毒,幸好这时候他看到一种开着白花的树,就一把将树叶摘下来塞到嘴里。结果他看见这种树叶在他肚子里上下来回,到处流动洗涤,像是在肚子里检查什么,于是他就把这种绿叶称为“查”。以后人们又把“查”写成“茶”,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茶。 神农氏长年累月地跋爬山涉水,尝试百草,每天都得中毒几次,全靠茶来解救。不幸的是很后一次,他见到一种开着黄色小花的小草,那花萼在一张一合地动着,他很好奇,就把叶子放在嘴里慢慢咀嚼。不一会儿,他就觉得肚子里很难受,赶忙去找茶叶。结果还没来得及吃下去,他的肚肠就一节一节地断开了,原来这次中的是断肠草的毒。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神农氏对农业和医学作出的贡献,把神农氏和太阳神伏羲、开天辟地造人的女娲一同尊称为上古“三皇”,“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就这样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直到今天。 其实,“神农尝百草”的故事未必是真实的。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先人在艰难的生存过程中,就已经逐渐掌握了一些缓解和救治病痛的办法:在采集狩猎过程中他们发现某些食物能够减轻和消除某种病证和伤痛,用烧热的砂石熨烫或用尖锐的石器戳刺身体某些部位也可以缓解病痛……日久天长,这些经验被积累下来,就是中医的萌芽。 后人在追溯中医历史的时候,惊诧于中医的神奇,认为是先代的圣贤发明了这种神奇的医术,于是就把中医的发明归到了农业和种植的先驱——神农氏的身上。其实,中医的发明和中药的定性,又岂是一人数年之力就能完成的,其中必然有不计其数的先人为此牺牲,中医的发明是建立在他们的生命和智慧的基础上的。 神农氏,就是这些前辈先人的化身。他不惜牺牲自己、救死扶伤的伟大精神,成为中医行业共同追求的很高职业道德。医生们常说“医者父母心”,意思是说医生对待病人,应当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就是对这种职业精神很生动的形容。 中国是医术很早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医学理论形成很早的国家之一,有文字可考的医学史达五千年之久。从很早的《黄帝内经》问世,中医理论初步成形说起,到“中医”作为一种与“西医”并行的医学体系被世人承认,再到如今中医在世界范围的流行,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医理论是建立在对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同时又受到它所处时代文化的影响,并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夏商西周时期,医学还没有成为独立的门类,在人们的心目中,医学和巫术是一样的。这种观念一直影响了后代很长时间。其实,在中国古代,医生并没有现在这么高的社会地位,他们的地位如同艺人、百工,甚至受到歧视。 尽管如此,当时的卜筮史料中也还是记载了大量的医药卫生的内容。这些材料说明,中医学在当时已经有了雏形。 春秋战国时期,是学术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期。宗教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么神圣,医学与巫术也开始分离。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医学比巫术更科学、更实用,也更有根据。后来,医学终于取代巫术,占据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也是中医理论萌芽成形的阶段。这时候出现了两部很有名的书,一部是上面提到的托名黄帝的《黄帝内经》,另一部是托名扁鹊的《难经》。这两部书是中医学很早的经典。 这个时候,临床医学的分科已经初见端倪,开始变得越来越专业化。这方面很有名的医生莫过于扁鹊。他精通内、外、妇、儿各科,会使用针灸、按摩等多种方法治病,被人们尊称为“医祖”。 传说扁鹊生了一双能透视人五脏的眼睛,人哪里有病,他一眼就能看到。这只是传说,说明扁鹊医术的高超。其实,中医有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手段,高明的医生能一眼看出人体的病患也不足为奇。 到了秦汉尤其是西汉时期,国家统一,版图少见扩大,交通便利,中原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国与外国的交流少见频繁。来自偏邦异域的稀有药材如龙眼、犀角、麝香等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原,甚至西域的珍

精彩内容
中医不仅是一种医学技术,更是一种哲学、一种文化,是在中华文明这棵万年巨树上结出的硕果。
  本书从“神农尝百草”的故事谈起,由此展开中医文化的历史画卷。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医“天人相应”和“辨证论治”等主要理论,以及“四诊”、中药、针灸、推拿等诊疗方法,生动地再现了御医、坐堂大夫、游方郎中等行医场景。接着,一个个中医故事和一位位名医的事迹娓娓道来,令我们对中医文化有了更贴近、更真实的了解,对中医德行有了一份感动、一种敬意。此外,本书还特别关注了中医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功用,以及中西医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对中医文化进行梳理和品读,是我们理解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对中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做出的努力。

媒体评论
从“辨证论治”的中医哲学到“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从名医妙手故事到中医传世典籍,了解和学习中医、中医历史、中医文化,展望中医发展与未来的精选文化读物。赵朴初题字、季羡林作序。

《中医文化》        1.治疗新冠肺炎,中医药大显身手,让世界重新认识和重视中医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在此期间,湖北地区一半以上的确诊患者都选用了中医药进行治疗,并因此重获健康。可以说,中医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彰显出其本身的优势力量和文化价值。
        2.权威学者撰写,了解和学习中医文化的最佳之选    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中医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有所了解的一种医学技术。
    本书由北师大知名教授、权威学者、文学院院长过常宝领衔主编,他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收集资料、组织内容;以优美流畅的行文将文献、典故、诗词融会书中,为广大读者呈现出一部集科普和趣味于一身的经典中医文化读本。
        3.呈现了中医和中医文化的哲学原理、丰富内容、精彩故事、悠久历史    本书从“神农尝百草”的故事谈起,由此展开中医文化的历史画卷,深入浅出向读者讲述了中医中常见的理论及方法。望闻问切、中药、针灸、推拿等诊疗方法娓娓道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岐黄巨著在此重现,并汇集了多位古代名医的事迹和历史典故。
       4.图文并茂,引经据典,文字隽永,是一本文化精品图书。

新版“雅俗文化书系”    新旧同源,一脉相承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雅俗共赏,孜孜以求只为天下大众汲取知识的甘露。
    1995年,“雅俗文化书系”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赵朴初题字,季羡林作序;    2020年,新版“雅俗文化书系”重装推出,延续经典。
    本书系既包括山川风物、观念信仰、三教九流、风俗人情、行业传统,也包括人伦礼仪、衣食起居、琴棋书画、奇技赏玩等,在千百年历史文化的纵横交错中,书中呈现着新时代的思想激荡,“古”与“今”文化碰撞,“雅”与“俗”相得益彰。
    新版“雅俗文化书系”是奉献给广大读者的一套精品文化图书,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又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引领普通大众,沿着历史的轨迹,与文化对话,近距离探求文化的内涵。书系还是少年儿童了解传统文化,亲近华夏五千年文明的优秀读本,使他们在乐趣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此套“雅俗文化书系”,是一套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净化人们的心灵,健全人们的心理素质的高品质图书系列。
        ----     这本中医文化虽不是学术著作,但它有着系统的、可靠的知识,充分揭示出中医的精神和境界,并融贯在对中医文化的描述之中,可谓是一道能够颐养性情、雅俗共赏的精美文化大餐。
        ---- 过常宝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