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编 先秦儒学
弁言
第一章 孔子
第一节 “仁者爱人”
第二节 天命观
第三节 中庸之道
第四节 正名思想
第二章 孟子
第一节 良知说
第二节 性善论
第三节 “仁政”思想
第三章 《大学》《中庸》《易传》
第一节 《大学》的“内圣外王”之道
第二节 《中庸》的主要思想
第三节 《易传》的主要思想
第四章 荀子
第一节 天命观
第二节 性恶论
第三节 认识论
第四节 社会历史观
第二编 汉唐儒学
弁言
第五章 董仲舒
第一节 宇宙论
第二节 “性三品说”
第三节 “大一统”的政治哲学
第六章 王充
第一节 气一元论
第二节 命定论
第三节 认识论
第七章 韩愈、李翱
第一节 韩愈
第二节 李翱
第八章 刘禹锡、柳宗元
第一节 刘禹锡
第二节 柳宗元
……
第三编 宋代儒学
第四编 明代儒学
第五编 清代儒学
第六编 近代儒学
第七编 现代儒学(上)
第八编 现代儒学(下)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内容
《中国儒学史(套装上下册)》主要内容为汇总并疏解中国儒者之思想,以呈现中国儒学发生及发展的脉络。具体来讲,儒学之发生有其“文化土壤”之总体的原因,亦有其思想家个体的原因。就前者来讲,唐、虞及“三代”历史文化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为思想家提出了问题。就后者来讲,孔子与其他思想家不同,他以“仁”为核心,以“恢复周礼”为目标,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答案,从而成为儒学理论的原点。孔子之后,中国历史文化仍在发展,时代问题也在不断变化,当时的儒者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从而延续着儒家学说发展的脉络。该书之写作,即意在对古代儒家学说发展的脉络进行汇总并疏解。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