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30.38 6.1折 49.8 全新

库存7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钱文忠主讲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5482631

出版时间2014-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8535512

上书时间2024-12-16

鸿运图书专营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儒藏》精华编纂委员会委员。

 钱文忠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我国有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先生。大学一年级起,开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获“季羡林东方学奖学金”一等奖。20世纪80年代中期,留学德国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历史文化学系,师从有名印度学家A.Wezler教授、有名佛教学家L.Schmithausen教授、有名伊朗学家R.E.Emmerick教授,主修印度学,副修藏学和伊朗学。

 钱文忠的著作有:《瓦釜集》、《末那皈依》、《季门立雪》、《天竺与佛陀》、《国故新知》、《人文桃花源》、《玄奘西游记》、《巴利文讲稿》、《钱文忠内外学》、《医圣李时珍》、《汶川集》(合著),《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大陆版和台湾地区版,《我的老师季羡林之学生时代》、《钱文忠说即墨》、《戊子草》、《班墨传奇》、《传统的再生》、《乙丑草》。译作有:《绘画与表演》(合译)、《唐代密宗》、《道、学、政》。另有资料编集与古籍整理十余种,发表各类文章近三百篇。

目录

第一讲 人之初,性本善? 

第二讲 昔孟母,择邻处? 

第三讲 子不学,非所宜? 

第四讲 香九龄,能温席? 

第五讲 一而十,十而百? 

第六讲 曰春夏,曰秋冬? 

第七讲 曰仁义,礼智信? 

第八讲 父子恩,夫妇从? 

第九讲 论语者,二十篇?? 

第十讲 孟子者,七篇止?? 

第十一讲 孝经通,四书熟 

第十二讲 有典谟,有训诰 

第十三讲 大小戴,注礼记 

第十四讲 诗既亡,春秋作 

第十五讲 经既明,方读子 

第十六讲 五子者,有荀扬(上)

第十七讲 五子者,有荀扬 (下)

第十八讲 经子通,读诸史 

第十九讲 唐有虞,号二帝 

第二十讲 夏有禹,商有汤 (上)

第二十一讲 夏有禹,商有汤(下)? 

第二十二讲 周武王,始诛纣? 

第二十三讲 周辙东,王纲坠? 

第二十四讲 始春秋,终战国? 

第二十五讲 嬴秦氏,始兼并(上) 

第二十六讲 嬴秦氏,始兼并(下) 

第二十七讲 高祖兴,汉业建? 

第二十八讲 魏蜀吴,争汉鼎? 

第二十九讲 北元魏,分东西? 

第三十讲 迨至隋,一土宇? 

第三十一讲 唐高祖,起义师? 

第三十二讲 二十传,三百载? 

第三十三讲 梁唐晋,及汉周(上)? 

第三十四讲 梁唐晋,及汉周(下)? 

第三十五讲 炎宋兴,受周禅? 

第三十六讲 至元兴,金绪歇? 

第三十七讲 明太祖,久亲师? 

第三十八讲 传建文,方四祀? 

第三十九讲 迨崇祯,煤山逝? 

第四十讲 昔仲尼,师项橐?? 

第四十一讲 头悬梁,锥刺股? 

第四十二讲 苏老泉,二十七? 

第四十三讲 谢道韫,能咏吟?
?

主编推荐
传统文化的复兴,儒家文化新时代的崛起
   在国家全面振兴传统文化之际,国学经典,儒家文化的启蒙之作《三字经》和《弟子规》又重新走进了大众的视野。钱先生以其深厚的国学功底解读,借鉴古人、融会历史、贯通现代,将积淀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演绎成当今社会生活道德规范的宝贵镜鉴。
   中国文化的奠基之作,国学经典**现实意义的解读
   传统文化的浸染从国学启蒙开始,去除封建糟粕,着重其修身治学、为人处世应有的基本理念和规范为纲,充分融入对现实的深层次思考,充分揭示了新国学经典对现代人的巨大作用,对现代社会存在的诸多道德危机,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百万之作全新修订,打造传承百年的经典作品
   在百家讲坛版本数年之际,由钱文忠主审,多位专家联合修订。对《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三字经》这套经典作品精雕细琢,更附生手书真迹,打造出足以传承百年的文化精品。
 

精彩内容
钱文忠以《三字经》《弟子规》原文内容包括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为人处世应有的基本理念和规范,短小精干的故事和文字,讲述了百则故事和案例,充分融入了儒家思想中关于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等思想的精髓。
   作为国学经典的启蒙读物,钱先生以其深厚的国学功底解读,借鉴古人、融会历史、贯通现代,将积淀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用生动的语言,针对目前社会中存在的诸多道德危机问题,提出建设性的解决之道,成为当今社会生活道德规范的宝贵镜鉴。

 

媒体评论

                                                                                    
                                            
                                              第一讲 人之初,性本善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成书于九百多年前的宋朝。《三字经》一经问世即广为流传,实际上成为中国传统通用的儿童启蒙教材。而在与《百家姓》《千字文》合称的“三百千”中,只有《三字经》被尊称为“经”。为什么这样一本小书被历代人奉为经典?钱文忠先生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解读这部传统的启蒙经典?在看似简单易懂的字句背后包含着什么样的深意?而对于今天的人们,《三字经》又有着什么样的启发意义呢?
  每到开学的时候,我们都会看见很多可爱的孩子,背着很大的沉甸甸的书包,里边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课本:语文课本、数学课本、外语课本……印制精美,由国家教育部门统一编纂,统一发放。这是现代的孩子。那么在古代,孩子们用什么东西来做教科书呢?用什么样的教科书来启蒙呢?当然毫无疑问是有教科书的,只不过,当时没有一种政府统一安排的启蒙教科书!
  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大量这样的教科书,比如说《仓颉篇》《凡将篇》《急就篇》等。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用非常整齐的语句,比如四个字成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比较容易记诵。这样教孩子们识字,传达一些最基本的道理。但是这些书都没能够留用到今天。在今天,有的人即使成了大学教授,花费一生时间都未必能读懂的书,当时却是小孩子的启蒙书。
  到了宋朝,出现了一部《三字经》,一直流传到今天。这部书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的特点。从形式上看,三字一句,朗朗上口,非常易于记诵,在古代是可以吟唱的。在今天很多地区,比如客家人——主要居住在广东梅州或者福建一带,还是可以像歌谣一样唱《三字经》的。从内容上来看,它用最简单的语句、最凝练的方式,把中国漫长的传统社会所集聚下来的最重要的道德、知识,汇聚在里边。也正因为如此,《三字经》一直流传不绝。在宋朝以后流行的传统启蒙书,主要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都是孩子的启蒙读物。但是,为什么只有《三字经》称“经”呢?为什么《百家姓》不叫《百家姓经》,《千字文》不叫《千字经》呢?这就彰显了《三字经》的重要性。
  在传统文化中,把一部书称为“经”,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荣誉。古往今来,无数儿童就是靠《三字经》启蒙,开始了他们的求学生涯,而更多的人,也许未必识字,也许没有机会接受教育,但是他们从小也听诵《三字经》,对《三字经》耳濡却不一定目染,也从中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三字经》就是这么重要的一部传统启蒙经典。
  也许大家会说,既然是给儿童看的书,那它一定很简单,有什么值得讲的呢?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三字经》的确非常简明扼要,但是正因为如此,它以最简洁明快的方式凝聚了最深厚的文化传统。所以,我们必须用心去阅读,用心去体会,才能真正理解《三字经》所要传达给我们的文化信息,才能理解《三字经》为什么能够流传到今天,才能够理解《三字经》对于中国人来讲,特别是对今天还处在学习过程中的孩子们来讲,有什么不可替代的意义。
  《三字经》开始的六个字是什么,我想中国人都知道。“人之初,性本善。”就这六个字,从字面意思看,就是人出生的时候,天性本来就是善的。在这貌似简单的六个字背后,有着非常丰富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讲的是一个关于人性本质的哲学问题。人性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的本性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化传统都绕不开人性论的问题。因为无论如何,我们必须首先认识自己,认识人。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关于人性论的讨论丰富多彩。在先秦的时候,儒家传统当中就有三派的说法。
  一派,孔子的说法。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的说法是什么呢?就是接着的后六个字,“性相近,习相远”。孔子认为,人的本性并无太大差异,但由于后天的熏染,环境的影响,差别会变得越来越大。换句话说,孔子并没有告诉我们,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他置而不论,留个悬念。
  一派,荀子的说法。荀子也是儒家非常重要的一位思想家,他和法家有极深的关系。荀子的看法是“人之初,性本恶”。人的天性本来是恶的,这个看法比较容易理解。比如,一个小孩子呱呱落地,他饿了就要吃奶,他会管母亲很劳累吗?他会管母亲有没有乳汁吗?他会考虑母亲是不是在生病吗?不会的,他非要吃奶不可。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的本性谈不上善良。
  那么“人之初,性本善”究竟是谁的思想呢?是亚圣孟子一派的思想,但却不准确。孟子并没有说过“人之初,性本善”。他的确切意见是,人性向善。关于人性善恶,实际上,中西文化就在这里开始踏上了不同的发展轨道。我们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说明这个问题。
  在西方文化传统当中,认为每个人都是有罪的,人都有原罪,只有上帝是无罪的,也就是说“人之初,性本恶”。他们认为,正因为每个人都是有罪的,所以谁都不能相信。从社会管理运作上来讲,不能把所有的权力交给某几个人,因为谁都是有缺点的。所以必须把管理的权力、运作的权力予以分散,相互监督,彼此独立,创设一套严格的制度来限制彼此,西方的文化传统就这样发展下来。而中国文化传统的主流,就是《三字经》开始的六个字,也就是沿这个思想走了下来。“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相信每个人天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觉悟,所谓满街都是圣人,人人皆可为尧舜,那还需要制度吗?每个人都是自觉的。每个人都知道不在红灯的时候横穿马路,每个人都知道不随地吐痰,每个人都知道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应该教育他、引导他、培养他,而不是用制度去规范他。所以千万别小看这六个字,里面的精义非常深。
  要的就是“四心说”,那么,孟子究竟是如何说的呢?
  孟子何以说“人之初,性向善”呢?或者说,为什么大家都认为孟子有这样的意见呢?孟子这么说有什么理由呢?作为一个大思想家,孟子当然不会信口胡说,他认为“人之初,性向善”自然有他的道理。在《孟子·公孙丑上》当中,就有这样的话:“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认为,人必须有这四种心。恻隐之心,即一种同情心;羞恶之心,一种觉得不好意思,知道害羞的自省之心;辞让之心,应该知道彼此谦让,彼此谦退;还要有是非之心,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认为人必须有这四种心,没有这四种心那就称不上人了。我们可以举出好多的例子来说明孟子的这个观点。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原文是这样的:“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於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什么意思呢?古代的聚落都以井为中心,一般井上都有井栏,井栏是为了防止小孩子和一些小的牲畜掉进去。假如我们看见一个小孩子靠近井栏就要掉到井里,每个人都会起恻隐之心。孟子认为每个人都会担心、同情,小孩子如果掉下去会淹死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并不是因为你和这个小孩的父母是朋友,也许你根本不认识他们;并不是因为你觉得把这孩子救起来或拉他一把可以在乡党朋友中得到美誉;也不是因为小孩掉下去因害怕而大叫,你觉得孩子的声音实在刺耳不好听。孟子的意思是,正因为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所以看见一个小孩要掉到井里去的时候大家都很着急。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这个比较好理解,人都有羞恶之心。比如,美国著名影星玛莉莲·梦露有一张很经典的照片:她穿着白裙子在路上走,经过一个地下出风口,突然涌上来一股很大的气浪,把梦露的裙子给吹起来,梦露的下意识动作是赶紧捂住裙角,这是什么,羞恶之心!羞恶之心世人皆有。当然,不同的民族羞恶之心不一定一样。比如说有这么一个故事,三个女孩戴着非常漂亮的帽子,穿着非常漂亮的裙子站在一起。突然来了一阵狂风,其中一个女孩捂着帽子,不管裙子。另一个女孩捂着裙子,不管帽子。还有一个女孩一手捂着帽子,一手捂着裙子。这三个女孩是哪三个国家的人?答案是,只管捂着帽子的是美国人,因为帽子吹走了她得花钱去买。捂着裙子、不管帽子的是日本人。日本人认为,帽子吹掉可以再买一顶,但是裙子不能吹起来。另外一个是中国人。帽子不愿意丢,裙子也不能被吹起来。
  “无辞让之心”“无是非之心”,就更容易理解了,以后还会涉及,这里暂时先不讲。
  孟子认为,要有这四种心才算得上一个人。但是,何以证明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这四种心呢?孟子自己来进行说明。在《孟子 ·告子》篇里他讲了一个例子:“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我们每个人对于味道好的东西,都同样爱好。而至于“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那就是说都喜欢听好听的。比如,我拿块铁片,在玻璃板上“嘎嘎嘎”地来回擦划,没人喜欢,而美妙的音乐大家都喜欢听。“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就是说都喜欢看好看的东西。恐怖的、肮脏的、龌龊的,我们都不愿意看。口、耳、目人皆相同,那么,难道在人心上人们就没有相同的吗?其实,这个论证有问题。你觉得好吃的我还真不觉得好吃,谁说人的口味是一样的?我们可以举出反例。谁说人欣赏音乐的感受是一样的?比如现在好多年轻人喜欢听摇滚,我就不喜欢听,我愿意听古典音乐。
  我们可以举出历史上的好多例子,来证明人性的问题很复杂。
  曹操有四个儿子比较出名。
  曹植才华横溢,文采斐然,为人忠厚,非常温良。曹植的才华高到什么地步呢?在曹植死后几百年,同样是大才子的谢灵运讲,如果天下诗人的才华有一石的话,曹植一个人占了八斗。剩下的两斗是谁的呢?谢灵运也不客气,他自己占一斗。那么还有一斗是谁的呢?全中国别的人来分。谢灵运那么高傲有才华的人都心甘情愿地认为曹植一个人占八斗。这就是成语“才高八斗”的来历。而曹植的天性令他觉得名位是天定的,自己接父亲曹操的班应该顺理成章。
  曹丕是曹植的哥哥,可这两个亲兄弟的本性,可就相差太远了。曹丕也有文才,有诗歌流传下来,但是跟曹植比差得太远。他只能跟别人去分那一斗,因为他的兄弟一个人占八斗。他好舞枪弄棒,非常擅长剑术,在中国武术史上,曹丕是有一席之地的。同时他的占有欲非常强,比如曹军攻下邺城的时候,曹丕不是指挥将领去安抚民众,也不是先去库房里看看有什么战利品,而是先冲到袁熙的家里去,把袁熙的太太甄氏抢过来做老婆,因为甄氏很漂亮。同时,他又非常尖刻,非常爱财。曹操有个同宗兄弟叫曹洪,也就是曹丕的叔叔。这个叔叔也极其爱财,而且非常吝啬。曹丕却能费尽心机从这个铁公鸡叔叔身上拔下毛来。怎么拔呢?上门去找叔叔借钱,人家不愿意借钱,你不借是吧?你不借我折腾你。他想尽办法把叔叔曹洪给折腾得够呛,最后乖乖把钱借给了他。至于他后来怎么继承了曹操的位置,大家都知道。他跟曹植不相往来,可两人是亲兄弟啊!
  曹操还有一个儿子叫曹彰,外号黄须儿,他的头发胡子可能都是黄的,非常彪悍。史籍上没有留下过他好写诗的记载,只讲他力大无穷,武艺精湛,射箭百步穿杨,他能够射中百米以外的一根头发丝。而他力气大到什么地步呢?有一次曹彰跟老虎打起来了,他把老虎的尾巴缠在自己的胳膊上,老虎就动不了了,他把老虎给拖住了。据说还有一次曹彰找一头象打架——估计他跟人打架实在不过瘾,别人都打不过他——他把象按在地上,那象也动不了。后来曹操在战争中见到马超纵横驰骋、所向披靡的时候就哀叹,假如儿子曹彰在此,有你马超什么事!可见,曹彰就是勇武彪悍,力大无穷,没什么心机。
  曹操还有个儿子叫曹冲,是历史上有名的神童。“曹冲称象”是个很有名的故事。史籍上记载,当时孙权为了讨好曹操,送了一头象给他。当时中原地带象很少,面对这个庞然大物,曹操就带着手下的群臣、将领琢磨,这象有多重?怎么称?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谁也没主意。曹冲那个时候还不到十岁,就在旁边说:“这有什么难的?开条船过来,把这头象搁到船上,这条船不就沉下去一些了吗?我在船边画一道线,再把这头象给牵出来,接下来我就有办法知道这象有多重。”他怎么做呢?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往船上搬石头,待水又漫到这道线时,称称此时船里的石头多重,不就知道这象有多重了吗?还有一种说法更好,曹冲叫人一桶桶往船上倒水,也倒到刻的线,倒进去几桶水,每桶水几斤是可以知道的,象的重量不就知道了吗?
  由此可以看出,同为曹操之子,他们的天性差距很大,完全不像兄弟。所以,我们对“人之初,性本善”这六个字可以打个小小的问号。但是我想,“人之初,性本善”这六个字,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美好信念和期望。这么去理解它,我想是比较稳妥的。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