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写书法:观念心与技工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如何写书法:观念心与技工具

30.38 6.1折 49.8 全新

库存4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侯吉谅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10325

出版时间2012-1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9.8元

货号7820187

上书时间2024-12-16

鸿运图书专营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侯吉谅的《如何写书法(观念心法与技术工具)》作者打破了许多学习书法的陈旧观念,解答了初学者常遇到的问题,点破许多人学不好书法的原因,一针见血。在技术工具篇,则详细介绍了书法的工具、材料和技法,让有心学习书法的人,一看就懂,享受书法的乐趣。

作者简介
侯吉谅,台湾地区嘉义人;中兴大学食品科学系毕业,师承江兆申先生,曾获“时报文学奖”等多项奖项。兼擅现代文学、书画篆刻创作,并长期致力笔墨、纸张的材料研究,以及书法教学。已在*国台湾地区、日本、美国举行多次个展,出版诗集《交响诗》等七本,散文集《神来之笔》等十六本,画册《画品与纸品》等七本。
他为推广书法教育不遗余力,首创以几何、力学解析书法观念及技巧,并将多年书写秘技公开于《如何写书法》,期许让更多喜爱书法的人少走冤枉路。

目录

简  目

自序一 学习书法的正确方法

自序二 善其事者,必利其器

上篇 观念心法

第一章 学习书法的基本观念

第二章 书法与工具

第三章 写字的进阶概念

第四章 常见的错误观念与技法

第五章 我这样教、学书法
下篇 技术工具

第六章 书法史的基本认识

第七章 笔 法

第八章 书法的工具与材料

第九章 姿势与执笔

附 录 练习楷书顺序

出版后记

细  目

自序一 学习书法的正确方法

自序二 善其事者,必利其器
上篇 观念心法

第一章 学习书法的基本观念

牵一发而动全身

养成认真的习惯

初学书法学什么?

你选错书法老师了吗?

自己练字,行吗?

实证的学问

写给希望小孩子学书法的家长

写字的重要

你为什么不懂书法?

临 摹

临摹的极限

写字的两种方法

教学书法的师徒关系

美学赏析的误导

熟悉是的

不要做单笔画练习

第二章 书法与工具

工具、技巧、乐趣

说 笔

买 笔

纸 张

墨与墨汁

墨 条

砚 台

试 墨

纸张与字体风格

第三章 写字的进阶概念

书法入门秘诀

写书法从什么字体开始

书法线条的力道

眼力与手力

临摹与创作

书法与天才

书法秘要

第四章 常见的错误观念与技法

书法老师教错啦!

书法老师又错了!

第五章 我这样教、学书法

我是这样练书法的

我这样教书法

为什么要一直学
下篇 技术工具

第六章 书法史的基本认识

书法与几何──小篆字体的发明及其美感

书法与力学──隶书的书写技术及其美感来源

书法与个性──晋人书法的美学基础

书法与点画──唐楷的技术基础与限制

第七章 笔 法

篆 书

隶 书

楷 书

第八章 书法的工具与材料

基本的书法工具与材料









字 帖

书法与纸张的关系

第九章 姿势与执笔

写字姿势

桌椅高度的配合

执 笔

轻悬腕

用 笔

中 锋

附 录 练习楷书顺序

出版后记

内容摘要
第一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
   学习书法,极重要的是,基本观念和方法要正确。
   如果基本观念和方法不正确,常常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
   例如,有学生说,为什么他写字的时候总是力不从心,笔非常不听话。
  
于是我拿起学生的笔写字,立刻就发现,学生的笔写下去的时候,感觉是中空的。为什么感觉中空,是因为毛笔的墨没沾好,墨为什么没沾好?因为开始写字的时候,笔毛没有完全湿润就沾墨写字。再例如,有学生说他写字总是歪的,不知为什么。这时应该观察学生写字的方法对不对:下笔是怎么下的、有没有转笔、有没有注意整体结构的均匀,再注意他执笔的方式、沾墨的方法、顺笔的方式对不对,同时,还要看他的坐姿是不是正确、笔有没有拿得太远、纸有没有摆正等等,任何一个地方的错误,都可能造成字形歪斜。
  
写字不是只有写字而已,写字反映的,是所有和写字这件事有关的元素的总和。许多人不注意这些东西,老师教书法的时候也不去理会学生的这些情形是否正确,只是示范写字的方式,甚至只用红笔修正有缺点的地方。这样教、学书法,很难有什么效果。
   写字的任何细节都牵一发而动全身,想要学好书法,首先要有这样的
   认知,要建立正确的观念、方法和习惯,否则很容易碰到困难,也很容易因此停滞不前,最后就很容易放弃。
   养成认真的习惯
   写字一定要认真,每一笔一画,一定都要专心写。
   一定要养成“凡写字必认真”的习惯。
   如果不认真、或不能认真、或无法认真,就不要写字,等到可以认真的时候才写。
   王羲之之所以写字写得很好,是因为他很认真,写字从来不马虎,所以他的字无随便的笔画,每一笔每一画都“真力饱满”。
   历史上的名家那么多,每个人多少都有缺点,王羲之的用笔完全没有缺点,证明他写字时习惯非常好。
   养成不好的习惯,要用十倍甚至百倍力气才能改正。
   初学书法学什么?
   现在许多书法班、才艺教室教书法,仍然用描红、填墨、垫字描写的方式,用这种方式教学书法,只能说学好玩而已。
   许多人学写字,目的都是希望可以写出漂亮的字。
   问题是,连写字的工具毛笔都不会用,能写出什么漂亮的字?
   许多人,不管教或学书法,不去思考、解决这个最基本的重要问题,却只是想要写漂亮的字,可能吗?
   不会用毛笔,不懂毛笔使用的原理,但却想要写出漂亮的字,这样写字的结果,就是画字和描字。
   画字和描字,再像法帖、名家字迹,也是枉然。
  
要检验一个人──包括所谓的书法家在内,会不会写书法,很简单,写几个行书看看,有没有笔法、有没有力道、有没有节奏,好坏高低一切都立刻清清楚楚。
   第二章
   工具、技巧、乐趣
  
写字要有许多讲究,首先,就是要讲究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为了追求某种风格而改变工具,古人很早就懂得这么做,清朝康熙雍正年间的金农以风格奇特的隶书闻名,他那种横画粗平、直画尖细的笔法,用一般的毛笔很难表现,用传统的练法,可能也不容易练出个所以然来。我在书上看到,说他写字总是把笔头剪掉,于是我用扁平头的水彩笔写金农的字体,哈,就是这个味,很容易就复制出来。
  
现在有一些有创意的书法家,常常拿毛笔以外的工具写字表演,宣称是创意。其实,用布、竹子、树枝写字,唐宋以前就有很多人试过。
  
杜甫《饮中八仙歌》中说“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张旭,便是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老师。颜真卿有《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一文传世,详细记载他和张旭学习书法的过程与心得,写得很像武侠小说拜师学艺大师传授秘籍:“余罢秩醴泉,特诣东洛,访金吾长史张公旭,请师笔法。长史于时在裴儆宅憩止,己一年矣。众有师张公求笔法,或有得者,皆曰神妙,仆顷在长安师事张公,竟不蒙传授,使知是道也。”
  
刚刚开始的时候,颜真卿虽然师事张旭,却不蒙传授笔法,在裴儆家里住了一个多月后,颜真卿有事必须离开,所以请求张旭:“倘得闻笔法要诀,则终为师学,以冀至于能妙,岂任感戴之诚也!”于是“长史良久不言,乃左右盼视,怫然而起。仆乃从行归于东竹林院小堂,张公乃当堂踞坐床,而命仆居乎小榻,乃曰:‘书法玄微,难妄传授。非志士高人,讵可言其要妙?书之求能,且攻真草,今以授予,可须思妙。’”
   于是师徒二人,一问一答,反复辩证讨论笔法的要诀。
  
就是这个张旭,酒酣耳热之际,甚至会以头发沾墨,狂草一番。他的《肚痛帖》等作品有很好的摹本存世,笔墨纠结,线条扭来扭去,果然是一幅肚子很痛的样子。
  
书法和小说中的武功一样,功夫练到最高的境界,柔软如花叶都可以随手变成厉害的暗器。一个有一定书法功力的人,用坏的毛笔写出精彩的字,并不太困难。
  
不过,话虽如此,我还是老实讲究工具的精良。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服膺是说。因此在工具材料的寻找上,也不遗余力。
  
纸,当然是要找最好的纸;墨,也是要用最好的墨;还有最好的笔,以及,很多很多的砚台。不过,除了砚台比较贵以外,纸、笔、墨都不一定是价格高就好。
   学生来找我学书法,自备了一支一千五百块的毛笔,并不好用,我送给他一支一百五十元的,结果写起来更称手。
  
墨也是,很多墨贵得不得了,二两的墨条卖到三四千的都有,可是不见得好用。我收藏了不少古墨,也买了不少现代的墨,也有一些是制墨名家送的,黄山松烟、桐油烟、紫烟,各种厂牌、品相都有,实际使用后证明,贵的不一定好用。一个朋友说得好,墨嘛,能黑就是好。简单明白。
  
除了笔墨纸砚文房四宝,调色用的盘子也很重要。我常常去买各种盘子当调色盘,不好用的,或者品相不适合的,则“打入”厨房。造型简洁优雅的盘子,用起来会比较愉快。
   另一个朋友解释他买了很多砚台的原因是:砚台买了就会磨,墨磨了就只好写字画画。这是好方法。
  
当然,讲究文房用品,和书画作品的好坏并没有绝对关系,不过欧阳修《六一论书》说过:“苏子美尝言: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喜欢写字画画的人都应该懂得这样的乐趣。
   说笔
   写书法要用毛笔,毛笔是写书法最重要的工具。
   毛笔的种类很多,所有动物,鸡、羊、狼、兔、马、牛、人等的毛,都可以做成写字的毛笔。
   写字要慎选毛笔,因为毛笔的质量好坏,对写字的影响极大。
   很多流传广泛的观念,如写书法要用羊毫、要用不好的笔、用报纸练字等等,都是错误的观念。
  
写书法“最好要用羊毫”的说法,在台湾的书法界相当流行,这个观念不知从何而来。我在想,可能和台静农先生写字喜欢用日本温恭堂的“长锋快剑”、“横扫千军”这两种超长锋的羊毫笔有关,毕竟台静农先生的字名气太大,而林文月写类似《台先生写字》的好多文章,也都脍炙人口。影响所及,许多人以能使用长锋羊毫为能事,这是本末倒置了。
  
不但笔毛的种类会影响写字,各个时代做的笔,也都不大一样。我们现在非常习惯的毛笔长相是:笔锋长度、笔的直径两者的比例大概在三比一到四比一之间。在唐朝的时候,毛笔的形制却远远不是这个样子。
  
唐朝的毛笔形状比较像蒜头形短锥,笔锋长度、笔的直径两者的比例大概在二比一左右。笔毛种类也和后来常用的羊毫、狼毫不同。唐朝的毛笔,笔毛大都比较硬。白居易《紫毫笔乐府词》云:“紫毫笔尖如锥兮利如刀。”这个紫毫,就是兔毫。兔毫是所有动物毛中刚性最强的,兔毫不但硬,而且尖端利如刀,难怪以前的楷书看起来那么刚强。唐朝人写字,是用硬毫笔。
  
到了宋朝,毛笔的形式发生很大的改变,笔毛的材质也不一样了,那是因为宋朝以文官治国,整个社会对毛笔的需求量变大,为了节省成本,毛笔的工艺变得比较简单,性质当然也跟着发生变化,毛笔既然不同,写出来的字,也就不一样了。
   ……
   买笔
   没写过书法的人,大概很难想象“毛笔缺乏恐惧症”是什么心理状态。
   一般人买毛笔,大概是一支两支地买,但对写字的人来说,好笔是必要工具,十支百支地买,是常有的事。
   字的风格、大小,和毛笔息息相关。用对毛笔,进步会很快,没选对毛笔,常常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
   但好笔也不是买了就会用,还要仔细体会笔的特性,从开笔到笔锋磨损,其中的变化细致幽微,但对写字的影响很大。
   这几年我所有的笔几乎都是订做的了,那是在了解自己的写字需求与笔毛种类的关系之后,研究开发的结果。
  
当初之所以做笔,很大的原因,是有一阵子发现自己退步了,而退步的原因,是使用的笔不好,影响了我写字的习惯。这个结果太严重,所以下定决心做笔。之后,我花了八个月的时间,研究出一支可以写楷书、行书的笔,并让学生在学习四五个月后换笔使用。
  
换笔对学生来说,也许有一段时间需要适应,因为我做的笔很细致、弹性变化很大,可以表现的细节很微妙,不是那种初学者买的粗笔可以相提并论的。而如果掌握了用笔的诀窍,通常就会快速进步。
  
因为学习时间、个人资质的不同,学生慢慢发展出各自的特色,需要用的笔种类也慢慢多了起来。偶尔学生有需要,我也会拿自己用的笔给学生用。但前提是,他们自己要先去找笔、试笔,在找笔的过程,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如果完全靠我,固然有好笔可用,但也失去许多自我学习的机会。
  
有了这种摸索与自我学习,才会了解,可以用到我做的笔,是多么幸运的事。我用自己做的笔,每次都有满满的感谢,感谢这个时代的进步,可以让我们用到这样的好笔。这种心情,或许不是一开始就用到我的笔的学生可以体会的。
  
因此我也常常提醒学生,有了笔以后就要更知道珍惜、更努力,任何一支好笔,都是心血的结晶,不是有钱就可以买到。不要以为一切都来得轻松、理所当然,我可没义务帮学生做笔。
   第六章
   书法与几何
   ──小篆字体的发明及其美感
  
关于书法的诸多观念和技法,千百年来,已经累积了历代无数最杰出的人才的智慧,到了现在,还有什么是前人没有提过的,可以深入讨论的?
   其实还有很多。因为以前的人研究书法,大多专注在风格与技巧的探究,而很少深入工具材料与风格技巧之间的关系。
  
而且限于语言的精确度不够,古人谈书法,大都辞藻华丽、意思不明,或者留有许多想象空间,于是一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容易有争端。
  
例如篆书。篆书远在两千年前的汉朝,就已经不是通用流行的字体。历代写篆书的人虽然此起彼落,但整体成就并未能够超越李斯。是因为李斯是不世出的书法天才吗?为什么千百年来,小篆没有人能够写得比他好?
   小篆的笔画单一、字体工整,并不是什么“技术含量”很高的字体,为什么后代的人有了更精良的毛笔和纸张,却还是写不过李斯?
   原因其实很简单──小篆是秦朝使用的文字,后代并不日常使用。再者,李斯当时的书写工具,也与后代有所不同。
  
一种字体的美感表现,和它是否被使用于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关系。书法的美,绝对不只是存在或发生于书法家勤奋的练习与创意的表现之中。在个人的功力与创意之前,影响更大的,是时代因素。
   相传李斯是小篆的发明人,小篆的发明,则是因为要统一文字。
   秦朝的统一文字、度量衡和道路宽度标准,是科技发达的现代都难以达到的成就。
  
以文字而言,在小篆发明之前,文字的书写没有什么标准,一个字可以有几十种写法。在交通不便、传播科技不发达的情形下,要完成统一文字,几乎不可能。
  
然而李斯却用三个条件规范了文字构成的基础,而达到统一文字的目的。这三个条件,我思考了一二十年,至今仍然觉得能够发现、归纳出这三个文字构成条件的人,实在是大大的天才。
   小篆之前的文字,充满各种笔画、造型,而小篆则以“水平、垂直、笔画等距”这三个条件,完成了文字统一的目标。
  
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水平、垂直、笔画等距”这三个条件,完全是“放诸四海皆准”的几何原理,所以可以推行天下。水平就是水平,垂直就是垂直、等距就是等距,没有任何参差的可能。
   水平、垂直的笔画,同时也决定了书写的方法。
  
虽然毛笔的发明早在秦朝之前就已完成,但以考古实物验证,秦人书写,恐怕多以竹木削尖后的“硬笔”,沾颜料书写在竹片木板上居多。各类度量衡铜器上的铭文,则以硬笔在泥土做成的“范”上刻画文字,因此容易达到笔画粗细统一、起笔收笔皆浑圆的效果。但同样的字体,用后代制作精良的毛笔,写在纤维细致的纸上,却需要极为精到的书写技术。
   现代人学篆书,光是笔画均一就要练很久,但如果改用签字笔,则立刻可以画出来粗细如一的线条,秦人写篆字,也是如此。
   时代的整体条件与工具材料的使用,影响书法风格的巨大,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书法与力学
   ──隶书的书写技术及其美感来源
  
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是在石鼓文和金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而小篆作为一种官方制定的标准字体,其造型,特别具有“展示”的功能,无论在铜器、碑石还是其他器物的铭文上,小篆给人的感觉,比隶书、楷书、行草都来得正式、肃穆、雍容。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一年),颁布《统一度量衡诏书》,文字很简单:“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这段文字被大量刻
  
铸在各式各样的度量衡上。量米的、量酒的各种容器上都刻有这段文字,自然不可能都是由朝廷大官亲自操笔操刀,但即使有一些《统一度量衡诏书》笔画比较随意,但依然法度严谨,这种文字写法,显然并不是日常生活的应用方式。
   但小篆结构严谨复杂,速写不易,因此在日常的实际运用上行笔速度必然加快、笔画变得随意。这是隶书兴起的原因。
  
隶书在秦代就已被普遍运用。秦篆、汉隶只是简略的分法,并不是说隶书到了汉代才出现。一九七五年于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竹简千余枚,为墨书秦隶。从考古发掘出来的材料来看,战国和秦代一些木牌
   和竹简上的文字,已有简化篆体,笔画减少,字形转为方扁,用笔有波势的倾向。这是隶书的萌芽。
   除了字体变得比较随意,隶书出现的最大意义,在书写速度的加快。
   因受到唐楷的影响,后人初学书法,都以缓慢为尚,并且以为只有缓慢,才能力透纸背。
  
但书写的力道除了垂直向纸面下压的方向外,尚有一个力道,那就是顺着笔画方向运行的力道。这个运笔的力道,从物理的原理来说,就是运笔的速度。
   ……
   第七章
   隶书
   隶书的结构和笔法,是在篆书的基础上向简易、便利、快速发展出来的。
  
所以隶书的基本笔法仍然是藏锋,笔画运行的方向仍然是水平与垂直,但因为比较自在、快速、随意一些,所以比起篆书的粗细统一、水平垂直,隶书的笔法多了一点波动和速度感。
   隶书最明显的特色是“蚕头雁尾”。向左下逆锋起笔,之后向右上回锋、右行,到笔画的终点前,向右下按笔,再向右上出锋。
  
“蚕头雁尾”存在于笔画的最长横画或最长的右捺,一个字中只能有一个“蚕头雁尾”,仔细分析数十个字的结构之后,就可以很容易掌握隶书中“蚕头雁尾”的位置,有了“蚕头雁尾”,再加上水平与垂直,隶书的感觉就出来了。
   隶书的横画、直画的交接处是用“叠”的,如两个交叠的木棒,但都不出边。
   隶书的横画一般都要保持水平,但可以约略地上下起伏。直画则不一定保持垂直。
   ……

主编推荐

  

     选对笔墨纸砚,迈出学习书法**步
   端正执笔坐姿,养成受益终身好习惯
   参照运笔图解,让你轻松下笔写好字
   临摹名家碑帖,走上书法进阶通衢路
   何传馨 台北故宫书画处处长
   张炳煌 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传席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徐卫新 华夏艺术品投资基金顾问
   梅墨生 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部副主任
   黄光男 台湾艺术大学校长
   陶晴山 书画家
   龚鹏程 中国文学评论家 教授
 

精彩内容

   本书从观念心法和技术工具两个方面教导初学者上手。在观念心法篇,作者打破了许多学习书法的陈旧观念,解答了初学者常遇到的问题,点破许多人学不好书法的原因,一针见血。在技术工具篇,则详细介绍了书法的工具、材料和技法,让有心学习书法的人,一看就懂,享受书法的乐趣。此外,书中配有多幅名家碑帖的精美彩图,以及精心制作的笔画运行分解示意图,方便书法爱好者参照学习。
 本书文字浅显,条理清晰,图文解说,囊括书法的观念、方法、工具和步骤,是一本学习书法的完整入门书。初学者遵照本书学习,可以从选择笔墨纸砚、端正执笔坐姿到运笔书写、临碑摹帖,一步步走上书法进阶之路。



媒体评论

  书法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此书无疑通幽门径。
   ——陈传席(美术理论家、书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习字入门,识书初阶。
   ——梅墨生(书画家,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部副主任,中国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

  书法者,一为道法,一为方法,是书直指法门。
   ——徐卫新(书画鉴定家、收藏家,中华博物网创始人,华夏艺术品投资基金顾问)

  此书分析清晰,点破了有心学习却不能学好的原因。深入了解后可有系统、有方向地体会学习书法的乐趣。
   ——书画家  陶晴山

   本书从作者的习书经验,以客观的立场,阐述书法学习的真谛和有效的进步方法,内容清晰易懂,在当今书法从式微转渐振兴的时候,确是好书。
   ——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炳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