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学的陷阱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心理学的陷阱

8.28 2.3折 36 全新

库存53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泰先编著

出版社中国物资出版社

ISBN9787504734136

出版时间2009-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6元

货号6605944

上书时间2024-12-14

鸿运图书专营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婚恋中的心理学陷阱
  1.暗示效应:造成心理上的既成事实
  2.利用“思维定式”偷梁换柱
  3.陷入不健康的嫉妒心理
  4.审美错觉:情人眼里出西施
  5.控制心理:婚姻不快的源泉
  6.男人的眼泪对女人是一种陷阱吗
  7.“迷汤”能够灌死人
  8.择偶的心理误区
  9.错误的结婚心理
  10.再婚的不良心理
  11.巧女人8招识破花心男人
第二章  消费中的心理学陷阱
  1.旁观者效应:制造蛊惑人心的氛围
  2.鸟笼逻辑:巧用数字赢人心
  3.留面子效应:制造“不买很对不起人”的心理负担
  4.放大镜效应:一叶蔽目
  5.利用从众心理,故布疑阵
  6.用“移花接木”的手法给人提供想象空间
  7.猎奇心理:调动顾客的好奇心
  8.熟人效应:警惕购物陷阱
  9.身份意识:越贵越好卖
  10.登记效应:票价为何如此低
  11.印刻效应:要做就做市场第一
  12.心理账户:感性和理性的博弈
第三章  求职中的心理学陷阱
  1.薪酬里面藏猫腻
  2.低门槛高职位
  3.攀比心理:陷人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
  4.巧打“试用期”的幌子
  5.破窗效应:因小失大的合同陷阱
  6.自卑心理:找不到决胜职场的“杀手锏”
  7.提防被传销分子“拉下水”  
  8.防范心理弱,误人黑企
  9.网络招聘的陷阱
  10.迷信心理:选择工作凭“算命”
第四章  办公室的心理学陷阱
  1.“为老板打工”的负面心理
  2.利用道德效应,逼君就范
  3.取悦他人的马屁精
  4.信任效应:为他人做嫁衣
  5.豪猪效应:保持和同事之间的距离
  6.“高帽”背后的阴谋
  7.当心别人藏在背后的刀子
  8.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9.热炉效应:千万不要触犯公司的制度
  10.容易断送你职业生涯的心理陷阱
  11.趋合心理:坚持愚蠢的坚持
  12.职场陷阱要警惕
第五章  交际中的心理学陷阱
  1.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效应
  2.安慰剂效应:不要一味祈求别人的认可
  3.晕轮效应:成全你的好胜心
  4.用激将法赶鸭子上架
  5.敬酒不吃,来点“罚酒”
  6.交友中的过敏陷阱和黑箱陷阱
  7.距离效应:以“巧拉家常”为幌子
  8.危言耸听,玩你于股掌之间
  9.不要让不良心理恶化你的人际关系
第六章  商战中的心理学陷阱
  1.暗示效应:“伪造”心理上的幻觉
  2.以小充大,让你迷失方向
  3.寻找兴趣点,过了这村没这个店
  4.绵里藏针,不答应会有损自尊心
  5.笑脸效应:以笑脸蛊惑人心
  6.制造“天上掉馅饼”的幻局
  7.热情效应:嘴上缺少把门的
  8.危难之中急不得
  9.定式思维:老眼光看新问题
  10.画饼充饥,远景利诱
  11.利用你“心急想吃热豆腐”的心理
第七章  投资中的心理学陷阱
  1.恐慌心理:失衡的博弈
  2.趋向性心理:心理会计与投资
  3.博傻心理与羊群效应
  4.跟风心理与投资泡沫
  5.禀赋效应对投资的影响
  6.彩票与投机心理
  7.代表性思维误区
  8.将“陷阱”伪装成“机会”
  9.投资与风险的心理博弈战
  10.“大钞博傻”的心理误区
  11.影响投资的几大心理学效应
第八章  谈判中的心理学陷阱
  1.利用疑心效应,顺势使其产生错误判断
  2.冷热水效应:谈判制胜的策略
  3.登门槛效应: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4.虚张声势,以利益相威胁
  5.先发制人,给人心理上的恐慌
  6.将对手陷入自相矛盾中
  7.挖好小小陷阱,杀人于无形之中
  8.请将不如激将,设个圈套让人钻
  9.谈判中的“认知错误”
  10.购房谈判中营销人员的“高招”  
  11.跨文化谈判中的陷阱
  12.谈判中常见的心理学陷阱
第九章  打好心理战,赢得心理较量
  1.防备突然的热情
  2.小心背后,竖起耳朵
  3.别有用心的闲话不要听
  4.送到嘴边的肥肉不能吃
  5.不轻易相信陌生人
  6.熟人也可能成为骗子
  7.小心“一见如故”,以防友情背后的圈套
  8.做人不能太单纯
  9.摈弃“逆反心理”
  10.改变浮躁心理
  11.不要寻求虚拟的“光环”  
  12.由表及里的透视内心,以防操之过急看错人
  13.看透骗子的心,以防被骗子所迷惑

内容摘要
暗示效应和“盲目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知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这种心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地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溜。学者阿希曾进行过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在测试人群中仅有1/4—1/3的被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可见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从众性是人们与独立性相对立的一种意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意见并付诸实施。
    生活中有不少从众的人,也有一些专门利用人们从众心理来达到某种目的的人,所以怀有这种消极心理的人在爱情上也很容易受别人操纵。人们都有“从众心理”,只要在人们观念上造成了既成事实,就是对方不同意也不行了。
    《围城》中的孙柔嘉并不是唯一追求方鸿渐的小姐,虽没有让方鸿渐动心,但却是唯一成功的小姐。
    与苏文纨“面如桃杏,冷若冰霜”相比较,孙小姐可是“满眼睛都是话”,她也不像天真无邪的唐小姐和爱卖弄“局部真理”的鲍小姐,孙小姐的工夫做在造舆论上,她知道如何先造成观念上的既成事实。
    书中有这么一节:赵辛楣因为汪太太一事离开三闾大学,委托方鸿渐照顾孙小姐,暑假回家,带了她回去交给她父亲。方鸿渐于是去传信,半路上正好碰上来找他的孙小姐。孙小姐便着意利用了这个机会。《围城》中这一段写得颇为有趣:
    孙小姐走了一段路,柔弱地说:“赵叔叔走了!只剩我们两个人了。”
    鸿渐口吃道:“他临走对我说,假如我回家,而你也要回家,咱们可以同走。不过我是饭桶,你知道的,照顾不了你。”
    孙小姐低头低声说:“谢谢方先生。我只怕带累了先生。”
    方鸿渐客气道:“哪里的话!”
    “人家更要说闲话了。”孙小姐依然低头低声。
    鸿渐不安,假装坦然道:“随他们去说,只要你不在乎,我是不怕的。”
    “不知道什么浑蛋——我疑心就是陆子潇——写匿名信给爸爸,造你跟我的谣言,爸爸写信来问。”
    鸿渐听了,像天塌下半边,同时听背后有人叫:“方先生,方先生!”转身看是李梅亭、陆子潇赶来。孙小姐俨然像医院救护汽车的汽笛声缩小了几千倍,伸手拉鸿渐的右臂,仿佛求保护。鸿渐知道李陆两人的眼光全射在自己的右臂上,想:“完了,完了。反正谣言造到孙家都知道了,随它去罢。”
    陆子潇目不转睛地看孙小姐,呼吸短促,李梅亭阴险地笑,说:“你们谈话真密切,我叫了声,你全没有听见。我要问你,辛楣什么时候走的……孙小姐,对不住,打断你们的情话。”
    鸿渐不顾一切道:“你知道是情话,就不应该打断。”
    李梅亭道:“哈,你们真是得风之先,白天走路还要勾了手,给学生好榜样。”
    鸿渐道:“训导长寻花问柳的榜样,我们学不来。”
    李梅亭脸色白了一白,看风便转道:“你最喜欢说笑话。别扯淡,讲正经话,你们什么时候请我们吃喜酒啦。”
    鸿渐道:“到时候不会漏掉你。”
    孙小姐迟疑地说:“那么咱们告诉李先生——”李梅亭大声叫,陆子潇尖声叫:“告诉什么?订婚了?是不是?”孙小姐把鸿渐勾得更紧,不回答。那两人直嚷:“恭喜,恭喜!孙小姐恭喜!是不是今天求婚的?请客!”强逼握手,还讲了许多打趣的话。
    鸿渐如在云里,失掉自主,尽他们拉手拍肩,随口答应了请客,两人才肯走。孙小姐等他们去远了,道歉说:“我看见他们两个人,心里就慌了,不知怎样才好。请方先生原谅刚才说的话,不当真的。”
    鸿渐忽觉身心疲倦,没有精神对付,挽着她手说:“我可句句当真。也许正是我所求的。”
    这里可以看出孙小姐同时亮出两手高招:第一,故意制造了匿名信事件,将原先子虚乌有的事描绘成满天风雨,这自然会在方鸿渐的良心上引起不安。第二,也是更重要的是,孙小姐不失时机“伸手拉鸿渐的右臂”,在李梅亭等人面前“暴露”了亲密恋爱的“真情”。从而,让方鸿渐彻底死了心,干脆将假戏唱成了真曲。
    在婚姻大事上一定要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P3-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