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
¥
29.89
6.1折
¥
49
全新
库存8件
作者刘玉栋,王诤著
出版社山西经济出版社
ISBN9787807675099
出版时间2011-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9元
货号7696376
上书时间2024-12-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刘玉栋编著的《晋文公》还原了春秋时期诸侯割据、群雄纷争的社会局面;描绘出春秋时期诡谲多变、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展现了晋文公少年时光栉风沐雨刻苦学艺、青年时代施展才华屡建奇功、中年时期历经磨难矢志不渝、暮年岁月雄心勃发治国称霸的坎坷人生历程和伟大历史功绩。
目录
第一回 姬称铁血护曲沃 虢仲伐晋付东流
第二回 季姬罹难生重耳 介原舍死救孤儿
第三回 罡谷子取义收徒 狐大夫只身觅亲
第四回 众兄弟同门学艺 姬重耳技压群雄
第五回 登岱岳祭天盟誓 助齐君兴国图强
第六回 众兄弟混沟探险 红灵子显灵解危
第七回 战翼城屡建奇功 赴洛邑天子垂青
第八回 献公绝情除异己 土□聚杀群公子
第九回 重耳使计破骊戎 献公贪色纳骊姬
第十回 骊姬纵情爱生恨 献公受惑封后宫
第十一回 借助砥柱越天险 假道伐虢建奇功
第十二回 后宫骊姬使毒计 世子申生惨丧生
第十三回 雪夜显智脱险境 寿宴识计避毒害
第十四回 重耳施德兴蒲地 子推取义离圣峰
第十五回 忠士蒍魂萦蒲乡 奸优施栽赃现形
第十六回 宠姬使奸害公子 重耳避难奔狄国
第十七回 荀息舍命扶奚齐 里克取义斩祸根
第十八回 重耳抱愧负众望 夷吾贿秦得君位
第十九回 伯姬拼死保惠公 阉楚斗胆刺重耳
第二十回 逃难路上栉风雨 辗转途中尝炎凉
第二十一回 桓公仗义赐宗女 众臣斗胆窃主公
第二十二回 僖大夫为君补过 秦君臣恃强挑衅
第二十三回 秦穆公嫁女于晋 晋文公回国即位
第二十四回 解旧冤幸免祸难 释前嫌天下归心
第二十五回 晋文公封赏功臣 介子推绵山丧生
第二十六回 僵姑舍命抚幼孥 怀赢取义让尊位
第二十七回 微服私访惩豪恶 励精图治开新局
第二十八回 简师父长跪求援 晋文公出师勤王
第二十九回 楚国恃强侵宋地 文公拜帅伐卫国
第三十回 忠阉楚舍命代君狂 颠颉犯规遭诛
第三十一回 巧施计谋联齐秦 退避三舍灭楚师
第三十二回 成子玉连谷绝命 晋文公践土获封
第三十三回 贤夫人整治后宫 明国君起用新秀
第三十四回 聚诸侯朝觐天子 施霸威宽宥姬郑
第三十五回 烛武缒城退秦师 文公赦郑立世子
第三十六回 痛失二狐生悲情 喜得贤士添新机
第三十七回 世子欢月夜禳星 晋文公驾薨遗命
第三十八回 秦军乘危犯郑土 晋师扬威击崤山
第三十九回 赢氏求君救三帅 先轸赎罪死疆场
第四十回 九州同悲祭英灵 霸业长存世流芳
后记
内容摘要
不知不觉间,日头已落人西面山岭下,沟里渐渐变得昏暗下来。已在深山里奔波了一个整日的重耳、赵衰、介子推饥肠辘辘,便分头在周围拣了一些枯枝柴草,钻木取火,在岩舍里燃起一堆篝火,将白日里用石块击中的山鸡烤熟充饥后,三人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互相依偎着,在篝火旁熬过了进山后的第一夜。
一觉醒来,天色微明,重耳等三人走出岩舍,开始由近及远对周围山势地貌进行勘察。一连数天,早出晚归。渴了到沟底的溪流间喝口水,饿了打点野味充饥。因白天吃不上正常饭食,夜间休息不好,几个人均感到很是疲惫,特别是肠胃非常不适。因为,在圣母峰上,每日里吃惯了由介母烹制的饭食,虽是粗茶淡饭,却是合心可口。而眼下在野外以烧烤为主食,偶食一二餐还能对付,但一直吃下去,肠胃便无法承受。重耳觉得这样下去非长远之计,便提出猎取些兽皮,到北面有人迹的前山沿兑换些鬲、盐巴、斧、刀、苇烛等生活必需品来,得到赵衰、介子推的赞同。
进山时,罡谷子要求徒弟们不得携带箭、剑等武器。三人只得仿效原始人砸碎石块,挑选出几块有刃的小石块,绑上木把,制成石斧。用石斧砍下一些树枝藤蔓,自制成石球、弓箭、木矛等狩猎工具,猎获了二十余只鹿、獐、狐、獾等兽类。用肉食充饥,将皮张剥开晒干。准备就绪后,重耳让介子推留在原处,自己与赵衰携带着兽皮,一连翻越了几座山岭后,进入一个幽暗的深谷。
此深谷内山石嶙峋,古木参天。重耳与赵衰刚转过一个突兀的崖头,就瞅见一只斑额猛虎迎面而来,那猛虎一见两个活物, “唔——”地低吼了一声,身形一缩,后腿猛地发力,前身凌空而起,张开血盆大口猛扑过来。毫无思想准备的重耳曾听师傅提到过周围山里有猛虎出没,但从未见到过。一看眼前的猛虎如此威猛,惊得浑身打了个激灵,下意识地将肩头上的兽皮一扔,侧身避过,抡起手里的木棍朝猛虎的脊背打去。负痛的猛虎前爪一按地,后身像一股闪电掉转了过来,又向重耳扑来。重耳刚想后退躲避,不料脚下被一棵横下地上的枯树干绊住,身体一下失去平衡,仰面倒在地上,眼睁睁地看着猛虎的前爪照准自己的头颅往下按来。
正在此危急关头,左面一棵大树后面飞出一支箭来,不偏不斜,正中猛虎的眼睛。痛得猛虎将头狠劲摇摆了几下,前爪跟着偏离了方向,丈余长的虎身也跟着摔倒于地,在地上来回翻滚。须臾间,一个身影挥舞着一柄长剑从左面的大树后面急奔到猛虎跟前,嘴里“孽种、孽种”地吼骂着,手中的长剑连刺猛虎的咽喉。猛虎脖颈间的鲜血滋滋地往外喷,喷了那人一身一脸,也顾不得擦。
回过神的重耳迅疾从地上爬起来,与赵衰各抡木棒,使出浑身气力猛击虎头。那猛虎垂死挣扎,拼命直蹬后腿,在地下刨出五尺余深的土坑。直到虎头被重耳、赵衰打成血肉模糊的肉浆,虎身才慢慢停止抖动。重耳这才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抬起头细细观看站在旁边的救命恩人。但见此人与自己年纪相仿,肤色黝黑,豹头环眼,身材粗壮,个头比自己还高出半头,穿一身破旧的皂衣,左肩斜挎一张硬弓,低着头用衣袖擦拭长剑上的虎血。重耳和赵衰对视了一下,一纵身从虎身的左面跳到那人的面前,合掌抱拳,揖礼道谢:“谢壮士搭救之恩。”
那人也不还礼,瞪着圆眼,冲着他俩训道:“汝等是从那里冒出来的愣小子,敢在大虎峪里瞎闯,就不怕老虎把汝等撕成碎片?”重耳赔着笑脸,侧身朝南面指了指回应:“汝俩从南面山里来,想来前山用兽皮换些吃用的东西。”
那人盯着重耳、赵衰摇摇头,撇撇嘴:“南面深山里还会有人,鬼才信!”
重耳往南面方向指了指答:“吾俩在圣母峰上学徒,奉师命到南面山里勘察的。”
“汝等是圣母峰的人?听说圣母峰上面有个得道高人叫罡谷子,能呼风唤雨,会腾云驾雾,真是这样?”那人浓眉往上一挑,上身一前倾,呼出的粗气直往重耳脸上喷:“俺就是想上圣母峰拜师的,汝等这就带俺一起去吧。”
重耳见那人体魄奇伟,正气凛然,一身好武艺,又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很想与之结识,同门学艺。转念一想,觉得不便贸然许诺,便自报家门解释道:“小弟贱名重耳,此位叫赵衰,吾俩均乃罡师傅的徒弟。恩人要上山拜师,须经师傅恩许,小弟定当向师傅引荐。”
那人一把拽住重耳的手,激动地双目放光:“俺叫颠颉,从小就在这山里长大。从今往后,俺跟着汝等就是了。”接着追问了一句:“汝俩在圣母峰上好好的,为甚冒险钻到这虎窝里来了?”
重耳将来意和盘托出。颠颉用拳头“咚咚”地自擂了几下厚实的胸脯,往北面指了指道:“这还不容易?翻过三道山,就是俺的家,要啥有啥,汝俩跟俺走就是了。”说毕,一扭身子迈开大步朝前面走起来。重耳、赵衰一看,喜出望外,紧跟颠颉的后面在山林问穿行。颠颉虽然身躯粗壮,但身手却非常敏捷,无论下沟攀崖,穿林越涧,都如履平地。重耳、赵衰使出浑身解数才勉强跟上,于昏时跟着颠颉走进掩映在半山腰密林中的一座砦院。
……
精彩内容
春秋时期乱悠悠。
公元前一。六六年,殷纣王暴虐苛政,激起天下公愤,周武王姬发继承其父周文王姬昌的遗志,联合八百诸侯会师孟津,一举伐纣灭商,在镐京(今陕西省长安县境)建立周王朝,实行封邦建国制度,先后两次将天下疆土分封给七十一个同姓亲族和有功的辅臣,使天下形成诸侯林立、割据而治的局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和存亡,彼此间纷争迭起,兵戎相见,你争我夺,弱肉强食,使整个天下充满了血腥和战乱。据相关史料记载:自公元前七七。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至公元前四七六年的春秋时期,在将近三百年的血雨腥风中,相继有三十多个诸侯国国君被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吞并,诸侯国之间发生的战争达四百八十余起。
在众多的诸侯国里,有一个名叫晋的诸侯国。晋国的前身为唐国,是周朝第二代天子周成王分封给其弟叔虞的一个重要诸侯国。
当时,周成王姬诵年纪尚小,全凭他的王叔旦主持国政。一天,周成王与关系最亲密的弟弟叔虞在宫内一棵大桐树下玩耍,周成王随手在地下拣起一片桐叶,用手撕成圭的样子,对其弟叔虞道:“弟能追赶上朕,朕就将这个桐叶赠封给弟。”叔虞边应答边快步追赶上周成王,周成王笑着将手里的桐叶递给弟弟。守候在不远处的史官将“桐”错听为“唐”,连忙近前,让叔虞跪倒在地,向周成王拜谢。史官当即将周成王和叔虞带到主持国政的王叔旦禀报:“天子金口玉言,已将唐地(今山西省绛县、
侯马、翼
城、曲沃一带)封于叔虞。”王叔旦是周武王的弟弟,在伐纣灭商中立下汗马功劳,周武王驾崩后,竭力辅佐年少的侄儿周成王姬诵东征平息武庚、管叔叛乱,安邦治国,功勋齐天,被天下人尊称为周公。周公得到史官禀报,不觉一惊,沉吟片刻,觉得周成王刚世袭文王,当上周朝天子,需要在天下人面前树立至高无上的权威。这次封赏,虽为儿戏,但史官在场,并已记录在册,当以为真。再则,唐地虽然只是个方圆百里的疆域,但位置非常重要。这里原为商朝的一个方国,地处黄河、汾河以东,东倚太行,与冀、燕之地遥相呼应;西濒黄河,与秦、魏、荀诸国鸡犬相闻;南临中条山,与宋、曹、虢、卫等中原群雄隔河相望;北扼霍塞,与戎狄等夷族抗庭而居。域内山川形胜,物产富庶,民风淳朴。既是唐尧、虞舜、夏禹的龙兴之地,又是守卫镐京的重要屏障,将此地封于天子血缘关系最近的王弟叔虞,也不失为良策智举。于是择吉日举行了隆重的册封仪式,昭旨天下,将唐地封给叔虞,是为唐叔虞。唐叔虞死后,传位于其子燮,父子在当政的几十年间,勤勉政事,虽未有多大建树,却也守土有责,安居一方。
唐国都城翼(今山西省翼城)南面有一条河流叫晋水,由绛山山脉之中的紫家、续鲁、里册、安峪等九条山峪的河流溪水汇聚而成,名日“九水朝宗”,沿绛山之阴向西流淌百里而入黄河,像一条巨大的血脉流淌不息,浇灌良田万顷,滋润百业兴旺。盾侯燮经常到美景如画的晋水两岸游览怡情。
一个明媚的夏日,在晋水里洗濯的唐侯燮刚一上岸,看见一群大雁从不远的草丛里腾飞而起,直刺晴空,那激越的呜叫、齐整的队阵、雄健的矫姿使他豪情勃发,灵犀涌动,决定将国名“唐”改为“晋”,寓意国家像龙一样昂首飞腾,永远吉祥;像晋水一
样奔腾不息,源远流长;像太阳一样普照大地,蒸蒸日上。
然而,国名只是一个代号,仅是当权者美好的祈望而已,国家的兴衰和国名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晋侯燮虽把自己的封地改成了一个非常祥瑞的名字,但国运并没有像他祈望的那样节节攀升。自他之后,武侯曼期、成侯服人、厉侯辐、靖侯宜臼、厘侯司徒、献侯苏、穆侯甫生、殇侯叔、文侯仇、昭侯伯,一代又一代的国君,大都是些平庸之辈,由他们掌管的国家,如同一叶扁舟,在纷争不断的惊涛骇浪中飘摇,在险象环生
的暗岩深礁里行驶,艰难地度过了三百多个岁月,既没有被别国蚕食或吞并,也没有向周边攻城略地。像位奄息的老者,在群雄逐鹿的夹缝中艰难行进。
P1-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