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四大美学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日本四大美学家

34.2 4.5折 76 全新

库存18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心峰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ISBN9787519045166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6元

货号11029330

上书时间2024-12-12

鸿运图书专营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心峰,本名李新风,1958年生,北京大学文学博士。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国务院第七届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一般艺术学、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日本美学艺术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主要著作:《元艺术学》《现代艺术学导论》《开放的艺术》《为马克思主义艺术学正名》《艺术生产论的视野与射程》。主要译著:《鲁迅》(独译,[日]竹内好著)、《东西方哲学美学比较》(主译,[日]今道友信著)、《美学的方法》(主译,[日]今道友信主编)、《东方的美学》(参译,[日]今道友信著)、《艺术理论》(参译,[日]竹内敏雄著)、《美学的将来》(参译,[日]今道友信主编)。

目录
引言  研究日本近现代美学的意义

章  日本近现代美学历程与代表性美学家

节  日本近现代美学的四个时期

第二节  日本近现代美学研究概况

第三节  中心问题、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大西克礼:回归东方

节  日本大正及昭和前期成就优选的美学家

第二节  日本传统美的范畴的现代阐释

第三节  自然感情及其类型

第四节  东方艺术精神与神话意识

第五节  东方艺术精神与美的文化的展开

第六节  美学上的“文化的国家主义”

第三章  植田寿藏:东西方的对话

节  日本京都学派美学的代表人物

第二节  关于“艺术的理念”

第三节  关于“表象性”

第四节  尊重“差异”

第五节  东西方艺术理论的对话

第六节  “弱理论”的强度

第四章  日本战后(昭和后期)美学研究概况

节  战后日本美学的繁荣

第二节  昭和后期日本的哲学美学研究

第三节  昭和后期日本的科学美学研究

第四节  昭和后期日本的艺术学研究

第五节  昭和后期日本的东方美学研究

第五章  竹内敏雄:聚焦“技术”

节  竹内敏雄与战后日本美学的复兴

第二节  技术时代的美学思索

第三节  美学与技术哲学——为艺术哲学确立新的基础

第四节  作为美的技术的艺术——艺术本质的新探索

第五节  技术美的美学

第六节  关于美的存在论

第七节  美学的元理论思考

第六章  今道友信:“超越”的美学

节  日本当代具有国际影响的美学家

第二节  “技术关联”的现代及其影响

第三节  美学现代课题的思索

第四节  美学的现代课题与“美学的将来”

第五节  东方美学的意义

第六节  超存在论的形而上学美学构想

第七章  日本平成时代美学研究的新动向

节  世纪之交对“近代”的反思

第二节  作为“感性论”的美学研究

第三节  “病”的感性论——“精神病理学”的美学研究

第四节  “楼上”与“楼下”——“和”与“洋”两难之间

第五节  自我与他者惑 ——文化“认同”的困

第六节  “弱理论”与“强理论”——植田寿藏的再评价

结语  直面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矛盾

一、从“日本桥”到“日本镜”

二、两难选择与理论张力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引言

研究日本近现代美学的意义日本是中国的东亚近邻。作为东亚乃至整个东方世界最早向西方学习、最早走上现代化轨道的国家,日本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包括在美学、艺术理论领域,也较早出现了由传统的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日本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经过了一个由维新变革到军国主义化、疯狂对外侵略扩张直至战败无条件投降、在战后走上和平建设道路的曲折过程。日本的美学也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一样,不能不受到其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在日本近现代美学的发展过程中,美学研究者不能不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国家与个体等矛盾关系中左冲右突,不断做出迎合或拒绝、折中或对立等艰难的抉择。正是在这种复杂的现实面前,在各种观念的激烈冲突中,日本近现代美学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研究成果,出现了一些值得今天认真反思、深刻批判的理论倾向。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一批具有一定学术成就的美学研究者,其中,还产生了几位著作等身、有独特理论体系的美学大家。通过对日本近现代美学的研究,我认为,日本近现代美学,特别是一些有独特理论贡献的美学大家的理论探索及其走过的道路,对于中国美学界,具有难得的参照与借鉴价值。这是因为:首先,中、日两国都是东亚国家、东方国家,必然面临着相同或相近的文化课题,包括审美与艺术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其次,日本的现代化,它的包括美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现代转型早于中国等其他东方国家,它在面对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时所面临的两难处境及其做出的各种各样的选择态度,它在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美学艺术理论上所获得的经验与走过的弯路,是一面不可多得的镜子;第三,现代的日本是身处东方的“西方国家”,或者说是“西方国家”中的东方国家,“东方”与“西方”的冲突、碰撞必然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文化思考与建构的每一个层面,这种特殊的、充满矛盾的身份与语境,必然带来许许多多文化上、美学上的崭新的矛盾与课题,而他们对此的思索与所产生的困惑可以给我们以宝贵的启示;第四,至少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日本对西方各种美学理论的翻译介绍、研究批判比我们更及时、全面、深入,并且必然体现了他们立足于自身独特语境而做出的取舍、选择、阐释、评价,这对于我们是一个难得的参照;第五,日本在侵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其法西斯的国家主义意识形态一时甚嚣尘上,面对这种国家主义,包括美学家在内的人文学者,有积极的迎合,有不自觉的适应,也有消极的抵抗甚至是自觉的抵抗(尽管自始至终持有这种立场和态度的人少之又少,却真正体现了日本少数知识分子应有的真知与良心),而对美学家们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所选择的不同文化态度的反思、批判、分析、评价,也是中日两国学者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总之,对日本近现代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



精彩内容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的近现代美学艺术学,对于中国美学艺术学来说,最初是一座沟通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日本桥”,今天则是一面足资借鉴的“日本镜”。本书作为迄今为止国内第一部日本近现代美学艺术学研究的专著,是对日本近现代成就巨大、影响深巨的四大美学家大西克礼、植田寿藏、竹内敏雄、今道友信的美学与艺术理论成果的概括性研究,同时也对发足于明治时代、直至平成时代结束的日本近现代美学艺术学择其要者做了概观式描述,旨在为中国当代美学艺术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源与参考。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