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谢远雁,北京大学法学学士&硕士,曾是广告传媒及金融保险行业资深职业经理人,被誉为整合市场营销专家及品牌推手,善良有爱的持续公益践行者。曾陪同丈夫在哈佛大学留学及陪伴儿子在美国波士顿就读高中,切身感悟东西方教育观念,成功引领儿子找到内驱力和幸福力,开启全面开挂健康成长模式。希望将中西合璧育儿智慧分享给家长们,并为中小学生的生涯规划和素质教育提供指引。同时,与热心公益和教育事业的全球爱心人士发起“有斯公益”,为全球青少年搭建公益创新平台,提供公益行动和社会活动的规划指导和资源支持。
喻天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经济学学士。曾多年担任世界500强公司营销管理高管,拥有20年+消费品及互联网行业管理及咨询经验。 2018年参与编写《中国妈妈蓝皮书》,2019年创办创拓未来研学机构,为青少年提供研学项目、线上课程及相关服务,同时也在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企管营销相关课程,回报母校。
目录
序
上编
心若向阳花自开——东西方跨文化育儿心得
寻找内驱力,做最好的自己
孩子才是我的老师
顺其自然静待花开——姐弟俩比肩成长,圆梦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学
二十六年育儿马拉松
反虎妈之道而行之
文化差异之点滴
必要的舍得——九○后到一○后的养娃复盘
少年壮志当拿云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谈成长
下编
乔木峥嵘月明中
润物细无声
让孩子去追寻属于他们的梦想
痛——婴幼儿时期母爱的缺失让我后悔一辈子
哥俩好
普通孩子也快乐
梦想
火星人的小点滴
陪伴孩子成长,完备父母生命
我们的故事——北清组合家庭的姐弟俩
自我寻找之路
自然生长,按照自己的节奏准时到达
照片背后的育儿故事
国际人学中文
(代跋)致我的孩子
(编后记)做懂孩子、教方法、立榜样的好父母
内容摘要
不自信的胆小鬼
梓涵三岁时,就读于上海市刘诗昆音乐幼儿园。一天下午,我突然接到园长的电话。“梓涵妈妈,你好!我是幼儿园的园长,刚刚到梓涵班级巡视,和梓涵聊了几句,想和你交流一下我发现的情况。”“园长好,有什么情况呢?”“刚刚我和梓涵交流,发现他说话声音很小很轻,而且眼睛始终不敢看着我,胆子看上去很小。你们是不是平时对孩子管教太严?”“是呀!孩子爸爸从小就对他很严格,总是说三岁看老,希望孩子从小就听话,懂规矩,不能任性,更不能惯着孩子。”“原来是这样,孩子需要更多的鼓励,如果管教太严,容易胆小,不自信。希望你们能做些调整,适当改变教育方式,激发孩子的勇气和自信心。”“谢谢园长的提醒,我会和孩子爸爸反馈和交流的。”放下电话,我想起了在那之前带梓涵到妇幼保健院做的一次常规检查,记得当时医生先是让梓涵用铅笔来画画,梓涵下笔非常轻,每一笔都是很细很细的,在纸上轻描淡写。接下来是搭积木,积木搭了三四层之后就倒塌了,梓涵尝试了两次后,就眼巴巴地看着我,说什么也不肯再尝试了。医生据此判断,儿子胆小,不自信,不敢面对失败。园长和医生都有这样的判断和提醒,让我不由得重视起来,回想起儿子出生之后的几件事,才意识到我们确实对孩子太过严苛了。还记得儿子刚满月的时候,因为公公婆婆签证被拒,只有我和爱人两个人手忙脚乱照顾孩子。我们没有任何经验,完全照着一本育儿书来实践和操作。书上说,孩子满月之后可以尝试定时哺乳。孩子爸爸就一本正经地和我商量,必须严格控制哺乳时间,每两个小时母乳喂养一次,其间不能随意喂奶,这也是从小给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不能娇惯和溺爱孩子。但是,儿子生下来就块头很大,身高和体重都超过90%以上的孩子,而且几乎每次喝母乳时都要便便,所以经常是刚刚喝奶后不久又饿了,一次次哭闹着要喝奶。然而,每次孩子爸爸都先看手表,如果是两个小时以内,坚决拦阻着不许我喂奶,说孩子哭闹是正常的,还能锻炼肺活量,甚至还有一次把儿子单独关在厕所里,任由孩子哭个不停。实在没办法,他就抱着哭闹的儿子去外面转悠,或者带儿子开车兜风,直到儿子累得睡着了才抱回家。有一次儿子哭闹不停,怎么哄都无济于事,我们急得给医生打电话咨询,医生远程做了问诊和判断,排除了疾病的可能后,让我给孩子喂一下奶,果然立竿见影。从那以后,我们不再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回复到按需哺乳的状态,孩子就很少哭闹了。梓涵一岁半的时候,有一天不好好吃饭,孩子爸爸非常生气,吼了他几句,把梓涵吓哭了,怎么劝也还是哭个不停,孩子爸爸就把梓涵关在一个房间里,由着他哭闹。过了几分钟,我进门查看,发现孩子已经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而且满脸红血丝,看着很吓人。我们赶紧带儿子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孩子哭闹的时候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等导致的皮肤变化,能够自然消退,但是建议我们以后避免让孩子长时间哭闹。记得接到园长电话的那天晚上,我和孩子爸爸回顾了这桩桩件件往事,确实对孩子太过严苛,不仅让孩子变得胆小和不自信,而且也影响了他和爸爸的亲子关系,那时儿子很怕爸爸,总是要逃避和爸爸在一起。园长的提醒给了孩子爸爸很大的触动,自那以后,他注意改变教导方式,不再一味严厉管教,而是更多地陪伴孩子一起游戏,一起玩耍,给孩子讲故事,孩子犯错了也不再简单粗暴地责骂,而是耐心讲道理,慢慢地,儿子不再胆小怕输,而是越来越阳光开朗,自信勇敢。前不久看到一篇文章,提到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胆小的问题与爸爸妈妈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往往是父母对待孩子的许多做法不够正确,在教育方式方法上过于简单,处理过急,造成孩子心理紧张,缺失了自信和勇气。生活中,我们的确经常看到有父母出现如下的错误行为:1)恐吓孩子,口口声声说孩子不听话就要报警,让警察来把孩子带走;2)控制孩子的一举一动,凡事包办,过度保护孩子;3)给孩子贴上胆小害羞等标签,让孩子很容易接受消极的心理暗示;4)不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容易在父母的争吵和对孩子的吼叫中埋下恐惧的阴影。而我们都知道,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气,对于他们将来的学习和生活非常重要。父母的爱才是孩子自信的源泉,父母要多陪伴孩子一起游戏和游玩,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有足够的安全感。父母要多多鼓励孩子,经常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表扬和肯定,哪怕孩子失败了,家长也要赞许他们的勇气和努力。同时也要学会适当放手,
……
主编推荐
1. 20位北大父母分享 30多个孩子成长个案 2. 北大前副校长吴志攀,北大教授、前总教务长吴宝科,新东方创始人、董事长俞敏洪,上海世界外国语中学创始人、终身名誉校长罗佩明、字节跳动副总裁张宇、科幻雨果奖得主、童行学院创始人及CEO郝景芳等联袂推荐 3. 望子成龙,不如望子成.人! 有了内驱力,成长不焦虑! 4.阳光 健康 独立 乐观 北大 哈佛 耶鲁 麻省理工
精彩内容
本书作者大多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北大学子,目前分别定居在中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多个国家,他们的孩子成长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或在基础教育阶段(从小学到高中)求学,或就读于北京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南加州大学、杜克大学、纽约大学等有名学府,或已毕业于世界名校开始人生新阶段。文化背景的差异,制度体系的差异,让不同国家在教育实践上形成了不同的特色。作者们结合孩子所在地的教育模式,分享各不相同的成长故事,呈现出或中国特色、或融会欧美理念的不同色彩,展现了东西方文化和育儿观念的差异和碰撞,打开一扇了解世界各地教育的窗口,可以让读者领略优选多个国家的不同教育思维,为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北大校友撰写的育儿心得,很认同本书渗透的观点:亲情和爱始终是家庭教育的主题,但是这种爱不是溺爱,而是要把这种无限的爱转化为对孩子的陪伴引导和启发,使子女沿着正确的道路茁壮成长。父母不能把子女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更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强加于子女,而应该把子女当成朋友,共同探讨孩子健康发展的道路和未来。归根结底,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是一场马拉松,不要计较一两次考试的成功或失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坚韧的性格,笑到好看、笑到最后的一定是你的孩子! ——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北大总教务长) 吴宝科 这是一本很容易读出幸福感的书。与市面上大多数关于孩子成长的书籍不同,在这本书里,你可以匆匆掠过几十个性格迥异的孩子十几年、二十几年的成长之路,看他们如何从蹒跚学步的幼儿成长为积极阳光很好的年轻人,其中突如其来的细节会令你忍俊不禁。这本书由20位北大毕业的父母写成的,他们一边记录着孩子的成长,一边从孩子的成长中总结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反思自己曾经在不经意间犯过的错误。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没有哪个孩子是可以接近按照“教科书”培养出来的,但本书作者对于教育的理念与思考,或许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借鉴。 ——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及董事长 俞敏洪 有温度的教育,应该遵循规律,有温度的教育者,应该致力于生命自由成长的引导。对待孩子,应该像培育大树一样,去浇灌去施肥,给予适合生长的土壤,让他们慢慢长大,慢慢变化,而不是流水线上的操作,不是整齐划一的产品。让他们的个性发展,让他们的兴趣养成,让孩子在兴趣中找到自己的学习动机,我想把这本书推荐给所有正在为教育而焦虑的父母们,和正在为了教育事业而奋斗的后浪们,快发展需要慢思考,不妨一品书中的教育理念,或能解决你当下的养育难题。 ——精锐教育创始人兼CEO 张熙 一本记录一代人和他们的下一代的书,一本讲述北大学子和北大学子为人父母的故事的书,一本关于成长和成就的书,阅之有趣,读之受益,让人仿佛看到自己或者想成为的自己??不论你是已为人父母还是即将为人父母,都应该读读这些心路历程??感谢我的这些同窗校友们,这么不吝啬地分享了如此多育、养、教的经验,让我,一个从事教育事业的人,也颇受启发。人生如旅,有良师益友为伴,不亦乐乎。此书,力荐。 ——李敬,京学教育集团创始人CEO 提到孩子们对学习的“内驱力”,不由使我想到:眼下,不少孩子上课无精打采,课后,则忙于“赶场子”到处补课,学习成了沉重的负担,更谈不上对学习的专注度和积极性。家长为此纠结、焦虑,感到束手无策,苦不堪言。 如果,我们的教育理念、方式方法能有所改变,课内外的学习氛围能有所改善,孩子们能在老师的带领下把听课、写作业,当作游戏,从中感到愉悦,兴趣被调动,学习的内驱力和好奇心就会大大被激发,效果就会倍增。可见,拥有个人“内驱力”是一个人成长最快的方法,是推动人们满足欲求的重要动力! —— 上海世界外国语中学创始人、终身名誉校长 罗佩明 关于教育,2000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主张。如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让有教无类逐渐成为可能,而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则是更为深刻的主题,仍需要众多教育人不断探索。本书主编之一是我北大的师姐,不仅本人拥有成功的育儿经验,而且在教育公益的道路上执着前行。本书记载收录了30多位青少年不同的成长和教育经历,内容生动有趣,且丰富详实,对众多的家庭、学校、和从事教育培训的工作者而言,都具有良好的参考借鉴意义。 ——拼图资本创始人及董事长 王磊 本书所收录文章的作者都是我校友,大多数在校读书时就熟识,我们共同渡过了好看好的四年北大校园生活。近三十年后的今天翻看他们的育儿经,颇有些梦幻感,怎能不感慨万千。让我羡慕的是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就像他们当初的学习一样出色,我视之为北大的传承。如果你好奇北大人如何教育孩子,本书提供了很多真实而鲜活的个案,这些孩子也许还会上北大或者牛津剑桥哈佛耶鲁,但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父母首先是要把他们塑造为身心健康的公民。祝福我的同学!祝福孩子们!祝福北大! ——字节跳动副总裁(曾是中央电视台有名主持人)张羽 本书中的父母当年都是妥妥的学霸,今日亦多为社会的精英,于是他们不再焦虑于如何让孩子以考试成绩作为巩固或继续攀升社会阶梯的工具,而是更注重如何使孩子成为一个人格健康、心灵自由的人。本书的孩子有着丰富的文化基础和广阔的靠前视野,他们是我们也许不能接近看懂但是可以寄予希望的新一代。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胡晓江 这是一本北大校友记录子女成长经历和育儿智慧的图书,很好具有可读性和借鉴意义。就像书中一篇文章的标题一样,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孩子的学习、生命的成长,也是一场马拉松。每个人都是跑者,在时间洪流这条道路上向前奔跑,但是路不止一条,终点不止一个,偶尔落后或者绕点路,甚至跌倒了又怎样,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和终点!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一个具有独立和健全人格的人,只要方向明确,步履坚定,在探索和追寻生命成长的旅程中,人生可以各自精彩! ——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及总裁 秦力洪 成长的过程总是千差万别,即使是她们的父母都毕业于同一所大学;成长的感受却又如此相似,每一家都浸透着责任和爱,理性思考和感性光芒的孩子成长史,不愧是毕业于北大的很好父母的实践与思考。推荐这本书,更想告诉父母们,从他们的教育故事里去感觉那份平常的责任和爱,这永远是家庭教育的逻辑起点。教育也是一门技术,如何让孩子的成本道路更加符合他(她)的性格特怔,特长特点,是每对父母的必修课。本书案例和教育场境提供了大量全球性的知识和实践,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中美跨文化教育媒体人(著有多部教育类畅销书)清瑕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同时具有多重社会角色,而最难是如何为人父母。如果你有这方面的困惑,请读一读这本由我多年前的学生家长------睿智美丽的谢远雁女士邀约北大校友们一起用心书写的育儿感悟。在这本书里你会读到这些精英们为人父母的困惑和痛苦,更会读到他们为人父母的改变和成长。他们的心得告诉我们:孩子的潜能千差万别,成功的道路各种各样。成功的育儿方法就是能倾听孩子的内心,接受孩子的一切,发现孩子的优势,给予理解、鼓励、支持并帮助他们走上最适合的发展之路。 ——上海浦东福山外国语小学教师 李青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家长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孩子成长。如何保护孩子强烈好奇力,激发自我成长内驱力,培养适应能力,让孩子成为专享的自己,心身健康全面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相信本书20多个家庭的育儿故事会给广大的父母带来许多启示。书中的父母用自己的智慧与爱为孩子的成长奠定了基础,孩子以父母为榜样健康成长。 ——杭州保叔塔实验小学资深教师盛海英 北大人可能很难割舍“学霸”情结。但是,我很高兴从师兄师姐们的众多育儿故事中听到“自由生长”、“人格健康”、“内驱力”、“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寓教于乐”、“言传身教”等我高度认同的教育理念。放下“望子成龙”的投射,回归生命和成长的本质,在这个普遍焦虑的时代,是最稀缺、最有价值的。 ——心元儿童之家校长,张爱民 从本书中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家庭,每个家庭有不一样的养育方式,很多父母很好关心孩子、尊重孩子,也有很多很好孩子的成长经历,希望这本书能给全天下的父母提供好的参考建议。 ——第74届科幻雨果奖得主、童行学院创始人及CEO 郝景芳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