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5.0折 ¥ 42 全新
库存22件
作者仝文宁主编
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0671826
出版时间2024-0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2元
货号15997577
上书时间2024-12-10
第一章翻译概述
第一节科技翻译与功能翻译理论第二节翻译目的论
第三节科技翻译的译者素养和普遍方法第二章科技翻译伦理
第一节中国翻译伦理观
第二节国外翻译伦理观
第三节科技译者职业道德准则
第三章科技译者素养
第一节语言素养
第二节科技素养
第三节翻译理论与实践素养
第四节信息素养
第四章科技翻译标准
第一节忠实准确
第二节通顺流畅
第三节规范专业
第四节简洁明晰
第五章科技翻译过程
第一节理解原文
第二节查阅平行文本
第三节词汇翻译
第四节句子翻译
第五节修改译文
第六节译后编辑
第六章科技翻译方法
第一节逐词翻译法
第二节直译翻译法
第三节意译翻译法
第七章科技翻译工具
第一节翻译工具概述
第二节语料库工具
第三节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
第四节机器翻译引擎
第八章科技翻译词汇处理
第一节专有名词
第二节准确性
第三节灵活性
第四节多样性
第五节学术性
第九章科技翻译句法处理
第一节语言简洁
第二节表达清晰准确
第三节统一性原则
第四节长短适中
第十章科技翻译篇章处理
第一节篇章翻译的宏观意识
第二节篇章翻译的审美意识
第三节篇章翻译的程式化
第十一章翻译腔应对策略
第一节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第二节形合与意合相结合
第三节动词与名词化结构相结合
第四节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相结合
第十二章常见问题分析
第一节科技知识欠缺
第二节英语能力不足
第三节母语负迁移
第四节职业精神不够
附录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第一章翻译概述
一般情况下,翻译是指将一种语言文字所传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从这个定义出发,翻译常常被视为不同语言文字之间的转换。这虽然说出了翻译的本质,但翻译所蕴含的更为丰富的内涵却未被提及。实际上,从语言文字转换的角度认识翻译,只道出了翻译的过程,并未涉及翻译的结果、功能等内容。单从翻译的功能来看,翻译往往肩负着文化变革与革新的功能。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伴随每次翻译浪潮而来的,是大量外来思想的涌入以及对本国文化的革新。鉴于翻译对不同文明的重要贡献,鲁迅先生曾称翻译为“人类文明之火”,称译者为“盗火的普罗米修斯”。
单就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而言,国内的相关认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长期以来,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一直被国内视为翻译的圭臬。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文化交流互通,翻译活动也日益频繁,人们对翻译活动的认识亦在不断深入。尤其是近30年来,西方翻译理论大规模涌入,国内对翻译标准和方法的探讨也不再仅仅停留于“信、达、雅”直译、意译等方面,对动态对等、功能对等、语义翻译、交际翻译、翻译目的论等一系列西方翻译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不断丰富。这些研究在推动国内翻译研究蓬勃发展的同时,也让不少初学者对这些外来的翻译理论和方法“一头雾水”,对翻译望而却步。要充分理解这些外来概念,就需要对其产生的背景和拟解决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简单来说,翻译活动至少涉及“原文”“译者”“译文”“读者”四个方面。译者将源语中所表达的内容经过文字转换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直接或经出版送到目标读者手中,读者通过阅读详文来了解原文所要表达的内容。而对译者、文本、读者的不同侧重,引发对翻译活动关注点的不同,导致各翻译流派和流派研究的重心不同。长期以来,国内对翻详活动的关注以文本为中心,即关注原文向译文转换。不管是早期针对佛经翻译道安和玄奘所提出的“五失本”“三不易”和“五不翻”,还是严复提出的“信、达、雅”,傅雷提出的“神似”和钱钟书的“化境”,我国传统译论的很多探讨,本质上都是对翻译过程中文本转换标准、规范的设定与探讨。
从译者入手的翻译探究往往涉及翻译过程中译者所要遵守的翻译原则、翻译规范,或是对译者翻译过程中主体性的探究。近年来,大部分翻译伦理探究也是聚焦于译者所进行的考察。此外,随着翻译技术的蓬勃发展,利用眼动仪等高科技设备所做的翻译研究也往往以译者为着眼点,考察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认知与心理。而从读者角度入手的翻译研究,往往会关注翻译过程中针对目标语读者情况而对原文的改写和译文在目标语读者中的接受度。例如,朱生豪先生在翻译莎士比亚作品的过程中,考虑到我国传统文化和20世纪初普通民众的接受度,就将莎士比亚作品中露骨的情色描写统统删除,向中国读者呈现出和原文略有差异的莎剧译文。
此外,翻译也不可能在真空中进行,译文和原文的外部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也往往会对文本造成很大影响。比如,中苏关系就曾对苏俄文学的译入产生重大影响。在新中国成立不久,我国翻译了大量苏俄文学作品。据统计,自1949年至1958年的10年间,中国翻译苏俄文学作品达3526种,占全部外国文学翻译总数和印数的四分之三;然而,随着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冷却,苏俄文学译入数量也逐年递减(赵稀方,2009)。一些西方汉学家译者在翻译当代中国文学的过程中,也往往喜欢选译那些反映新中国经济发展阵痛的文本,以凸显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加剧西方社会对我国的误解与偏见。因此,这就要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保持鲜明的政治立场,具有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政治敏感度”(黄友义,2023)。经济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翻译报酬、翻译出版等方面。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中外文化差异对翻译所造成的影响。由于文化的概念本身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因而文化对翻译的影响小到词汇、短语、句法层面的调整,大到篇章结构、诗学范式,可谓无所不包
可以看出,翻译并非仅仅是两种语言文字间的转换,而是涉及更广泛的内容,但对于初涉翻译的译者,要做的第一步是先掌握翻译的一般策略与方法,在翻译实践中灵活运用翻译策略与方法,为读者提供高水平的译文。本书聚焦科技文本翻译的探讨,鉴于科技文本不同于文学文本、法律文本的独特性,因而本书会针对科技性文本自身的语言特点,介绍科技文本翻译的注意事项及翻译过程中常用的策略与方法,并结合机器翻译对科技文本翻译的辅助作用进行讲解,从而使读者对科技文本翻译具备较全面客观的了解,更好地掌握科技翻译。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