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学研究:第四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南京学研究:第四辑

38.22 4.9折 78 全新

库存324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曹劲松,卢海鸣

出版社南京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53334905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11377973

上书时间2024-12-10

鸿运图书专营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卢海鸣,男,历史学博士,编审。南京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兼南京出版社社长。长期从事六朝史、民国建筑和南京历史文化研究,主要成果有《六朝都城》《南京民国建筑》《金陵物语》《南京历代名号》《南京历代运河》等。
曹劲松,男, 哲学博士,研究员,现任南京社科联主席、南京社科院院长 卢海鸣,男,历史学博士,编审,现任南京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南京出版社社长

目录
“南京学”与四史研究
  地域文明体演进的文化动因——以南京为例
  试论“南京文化”的特质
  文旅融合下南京地区非国有博物馆可持续运营研究
  挖掘红色文化  推动学科发展——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主题出版暨“南京学”专家研讨会综述
考古发现与文化遗产
  春秋时期吴国所置濑渚邑及相关问题浅析
  佛牙舍利的来龙去脉及其在建康等地的供奉
  南京江宁吉山明代失考墓的时代与墓主
  南京总统府园林的历史嬗变和文化内涵
古都历史与景观变迁
  《世说新语》中建康景物抒写与东晋政治兴衰
  未竞的改良:再探民国南京缎业的衰落之因(1912—1937)
  南京保卫战失利原因再探
  全生命周期管理视角下南京城市绿地规划、建设与管理理路
历史名人与地域文化
  “文学之都”与诗性生活——以南京城墙文化意象剖析为例
  寺刹楹联的文化价值——从南京栖霞寺楹联谈起
  莫友芝与萧梁陵墓石刻
  李金发与民国南京关系考
文献档案编译
  美国驻南京总领事裴克致 远东司司长亨培克函
  南京长江沿岸的船
稿约

内容摘要
人类文明的孕育首先是从某一地域开始的,以一定自然地理条件为基础的地域文明使人类文明在总体上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能力和劳动创造能力的逐步提升,建立在不同地域生产方式基础上的文化成为积累和传承文明成果的载体和生活方式,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并激发人们的想象与新的创造。因而,在地域文明体的历史演进中,文化对于主体而言是最具活力的因子,对地域文明的基因传承、有序发展和时代进步,起着推动作用。

文化创造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地域文明体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是人们文化创造的源泉。而人的文化活动通过人们精神世界的理念建构和情感体验,又成为影响人们实践活动的一种独特精神力量。不同地域文明体之间的文化交融为文明体的共同进步提供了生命力之源,某个地域文明体对外来先讲文化的吸纳整合则成为其不断发展的生长力之道;而基于主体精神自觉的文化再造,不仅体现了文化对共同体成员精神滋养的功效,而且是地域文明体在时代进程中不断增强其生存力之策,使社会文明得以不断延续并获得新的动能。南京从一个大江之滨的古城,历经三千年的演进,成长为现代化的跨江大都市,其内在的文化动因也正是通过文化的交融、整合和再造,不断续写社会文明发展的新篇,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

一、文化交融是地域文明体的生命力之源

人类早期生活受制于自身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其地域活动范围往往较小,人们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形成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体验,构建起早期的地域文明形态。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其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原来相对封闭的地域文明体亦不断扩大,在整合同类族群的同时,也与外界形成了交往互动。不同地域文明体之间的交流,伴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而展开,形成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交流互鉴、融会贯通。这种文化交流的异质性存在,非但没有削弱地域文明体的生命力,反而成为其增强生命力的源头活水,促使文化主体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探寻趋势、把握大势,建立优势、避免劣势,成为其生存能力和文化能力进一步提升的动力所在。



精彩内容
《南京学研究》(第四辑)一共收录了18篇文章。就文章类型而言,既有理论性思考,又有实证性研究;就关注时间来说,从先秦到当代,几乎囊括了所有时代;就作者队伍而论,后起之秀的数量已然有超越知名学者的趋势,从本书成长起来的新人越来越多。“‘南京学’与四史研究”收录的3篇专题论文和1篇学术动态,反映了学界对南京文化特点及其在“四史”中占有地位的近期新思考。“考古发现与文化遗产”收录的4篇专题论文,从先秦时期城邑到近代官署园林,从佛牙舍利到明代石像生,充分彰显了南京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古都历史与景观变迁”收录的4篇专题论文,运用丰富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探讨了不同时代南京城市的兴衰起伏。“历史名人与地域文化”收录的4篇专题论文,涵盖古今,包罗万象,再现了南京厚重的文化底蕴。“文献档案编译”收录的2篇文章,继续深挖有关南京的西方文献档案,从海外视角丰富南京的认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