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 ¥ 118 全新
库存36件
作者李发锁著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8772685
出版时间2024-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18元
货号14921268
上书时间2024-12-07
李发锁,1950年5月出生,笔名凡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吉林省作家协会副、长春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著有《动迁》《官司》等长篇小说六部,《围困长春》等长篇纪实文学三部,《较劲》等中篇小说集两部。作品入围鲁迅文学奖,获徐迟报告文学奖、长白山文艺奖、君子兰文学奖等奖项。
第一章 岛国象心
第二章 割肉饲虎
5.“奉谕,仍不抵抗” / 034
6.找国联告状去 / 044
第三章 汪洋大海
7.铁血义士 / 053
第四章 抗日万岁
第五章 揭竿而起
第六章 三跌四起
16.“南方高客”原是红色的 / 160
17.“小李先生”与大个杨 / 170
第七章 上兵伐谋
19.文明胡子 / 198
20.戏耍他个“武人龟鉴” / 206
21.“平南洋”的义务抗日 / 217
22.东满一只虎 / 228
第八章 围城必阙
23.“中心干部”夏云杰 / 242
24.“板子队”和小铁环 / 252
25.木炮打宾州 / 262
26.土龙山的半程同路人 / 269
第九章 大浪淘沙
27.只有编号,没有名姓 / 282
28.从治命,不从乱命 / 296
29.点了那个狗窝去 / 306
30.忠诚是没有任何条件的 / 314
第十章 螂前雀后
31.教授抵抗者 / 328
32.绑花票,他就该死 / 340
第十一章 笼中天下
35.杜鹃,你不唱我要杀你 / 369
第十二章 兵不厌诈
第十三章 巾帼标芳
第十四章 化敌为友
第十五章 萧墙之祸
第十六章 荆天棘地
第十七章 堕指裂肤
第十八章 永不叛党
第十九章 文韬武略
63.“桐工作”戛然而止 / 646
第二十章 虽死犹生
致敬与参考书目 / 701
代后记 / 708
第一章
岛国象心
1.补偿的逻辑
日本版图由4个大岛与无数散碎小岛构成,如一条布带漂泊在北部太平洋上,处300余公里。自然条件较差——坐落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频繁;国土的70%为山地,耕地面积少,限制了粮食生产;火山岩浆堆积成的新生陆地,可供开采的矿产十分有限,而人口密度却遥遥“领先”于世界诸多国家。
生存危机意识、焦灼情绪,由此催生的“大陆政策”,以及式的“补偿”逻辑思维,实为世界史上罕见的特例。
处于地震带与火山缝隙间的岛国,早就把侵占广袤无垠的中国作为其“大陆政策”之基本内核。
400多年前的中国明朝万历年间,首次完成国家统一的庄园主丰臣秀吉,在向荣立战功的将领们分发领地时,就明确意识到本土狭小贫瘠的局面必须改变,岛国的领土必须扩张。扩张的方向在哪里?丰臣秀吉将目光投向了一水之隔的中国。那里有无边无际的肥田沃土,不仅少有岛国的海啸、火山爆发,而且地下有无尽的矿产资源。他发誓,终有一天要让天皇到中国当皇帝。其扩张目标为:“不屑国家之隔,山海之远,直入大明国,使四百州化我俗,施王政于亿万斯年。”
数百年来,侵占别国土地以弥补弹丸岛国狭仄的大陆扩张政策,不断得到拓展,到了18世纪初德川幕府掌权的江户时代,人并河天民在其《开疆录》一书中,提出将“小”变成“大大的国”,“大国之威光,应及于唐土、朝鲜、琉球、南蛮诸国……”直指中国的扩张目标得到朝野的广泛认同。
100多年来的近现代史证明,与做邻居,委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中国周边近邻众多,若说与哪一个国家的关系最难讲清楚,恐怕就是。汉唐以来,几乎原封不动地从中国学去很多文化精髓;但历史上给中国造成的巨大伤害,几乎超过了所有国家。
也曾是一个被侵略的国家。1853年,美国一支舰队在马休·佩里率领下,打开了国门,并于1854年逼迫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神奈川条约》,向美国开放下田、函馆通商口岸。接下来,又被俄国强迫签订了《下田条约》,划定两国在千岛群岛的疆界。1863年至1864年,美、英、法、荷四国联合舰队炮击下关港口,控制关税,取得驻兵权。
西方的坚船利炮带给伤害的同时,也打开了的眼界,于是有了1868年的明治维新。比明治维新早6年发生的变革是大清国的洋务运动,直接动因是攻入北京的英法联军在辉煌的圆明园燃起熊熊大火。一衣带水、同处危难中的两个国家的变革有着共同的急迫性,隐含着竞争性。最终,“保守主义”的洋务运动败给了明治维新,成为大清国“没落过程中留下的一个小阳春”(美国学者玛丽·K·赖特夫人语)。清政府依旧僵化封闭,国虽庞大,却落后腐朽,成为一衣带水邻邦便利的宰割对象。明治维新打破了社会的凝固与停滞,但同时,这场激进式改革也“促使”走上了战争扩张道路。
至今头像仍印在1万日元纸币上的福泽谕吉,因《脱亚论》与《文明论概略》受到长久以来的最高致敬。《脱亚论》核心观点是:我国不能再“盲目等待邻国达成文明开化,共同振兴亚细亚,莫如与其脱离关系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福泽眼里的邻国指的是谁呢?文章特别提出:“和朝鲜是的邻邦,同他们打交道用不着特别客气,完全可以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2]
用着1万日元纸币的人,并不认为福泽的思想与后来的法西斯主义有关联,但其《文明论概略》中“侵略战争正义”的观点、《脱亚论》中弱肉强食的观点,皆成为军国主义思想的源头。就在福泽发表《文明论概略》的1875年,侵入琉球,强迫琉球废清朝咸丰年号,改用明治年号。1879年,为让当地人忘记“中山国”这个名称,又将地名改为冲绳。
演绎“侵略战争正义”的重要思维逻辑为“补偿论”。
“补偿”从哪儿下手呢?站在逼仄的海岛上,放眼望去,对面的硕大中国,仅东北一隅的面积便有国土的3倍以上,人口在相当长时间只有的三分之一左右。这块土地太过丰饶了。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仅有三块著名的黑土地:一块在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块在欧洲的第聂伯河流域,另一块就在中国东北的三江平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这块土地地下富含数以亿计的铁、煤及数百万吨铜、铅、铝等有色金属,足以使贫瘠岛国上的一些人垂涎不已。
更难得的是,从望向中国东北,中间有一个朝鲜,它就像一块搭在海上的巨大跳板。这块跳板,大大方便了进入中国。于是,“补偿论”的鼻祖吉田松阴提出了以竹岛(韩国称独岛)作为“直入”中国的跳板,“一是君临满洲朝鲜,竹岛是最好的落脚点”,它是“将来进军大陆的基地和雄略航海的浮城”。[3]
“直入”“进军”的目的是什么?获得补偿:“我与美俄的媾和,既成定局(与沙俄、美国亲善已成定局),不可由我方断然背约,以失信于夷狄。”但“割取易取的朝鲜、满洲、中国,在交易上失之于美俄的,应以朝鲜和满洲的土地求得补偿”。[4]
“补偿论”的基本含义是,在西方强国面前,隐忍所有屈辱和损害,同时向比自己弱的国家动武,把在强国那儿的损失——包括物资上和精神上的,通通补偿回来。
这种逻辑违背了常理。常理应当是,受到劫掠,弱者顺从屈服,强者奋起反抗,二者必居其一。极度狂妄和偏执者,多内心极度自卑;凡对强者奴颜顺从者,多对弱者残忍凶狠。自卑和凶残需要相互补偿,欺弱怕硬,才是“补偿论”的精神内核。
“侵略正义”“补偿合理”的逻辑,随着对外侵略不断得以丰富与发展。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内阁参事官德富苏峰发表了《大扩张论》,把对华战争的“合理”,归结为地缘对的“不公平”:“时至今日,就像住一间房子里的两个人一样。在贫穷的国土上,每年增加四十万人口,照此计算,这样不断积累的话,人就只能住在人上面了……如果我们能战胜土地是我们十五倍、人口是我们的十倍的大清国,不仅可以扬祖宗之名,留名于子孙,面向世界,永远立步,还可以增强我们站稳世界的自信心”。[5]
德富苏峰的观点是,人的“自信心”是建立在对他国广大土地的占领上。他的辩解词是,侵略“对周边国家来说,给世界上的顽固主义以一大打击,把文明之荣光注入野蛮的社会”,“不对大清国进行十二分的惩罚是不可能的”,“我们之所以与清政府发生战争,是因为大清国反对保有我们的正当权利,国运振兴和国民的向外扩张。”[6]
《大扩张论》的逻辑是,自己家房子小,人口多住不下,需要新的住处,但身边那个房子宽敞的邻居却不肯把房子让出来,就是侵害了“我们的正当权利”,就要给予“十二分的惩罚”。
1895年,战败了的清政府被迫与签订《马关条约》,除向割让大片国土外,同时向赔偿白银2亿两(约折合3亿日元,1两白银折合1.5日元),后又支付辽东半岛回赎费3000万两(以上总计约折合3.5亿日元)。
2.3亿两白银,在是多大一笔钱呢?在获得这项赔款以前,的财政官从未读到数亿的大数字。因此,这笔巨款流入国内,在朝在野的人都认为是无尽的财富。
资料表明,1893年实际财政收入相当于7585万两白银(约折合1.14亿日元),《马关条约》使其获得的赔款相当于3年的财政收入。
“无尽的财富”从天而降,令朝野惊喜异常,同时悟出了一个浅显而深刻的道理:战争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尤其向庞大却软弱的国家下刀子,事微而功倍。
……
《热血:东北抗联》是一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作者在查阅参考了大量的近代史尤其是东北抗联相关史料的基础上,用二十章七十余万字的篇幅,展现了自日本侵华以来,东北抗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联合各种抗日武装,组织东北各族人民,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的光辉历程,歌颂了以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赵一曼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勇赴国难、血战到底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英雄气概,以及坚定信仰、心向中央的忠诚品格。同时,作者还将东北抗联的抗日活动,置于抗日战争的大历史背景下,用大量篇幅,描写了中国抗日战场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描写了国民政府尤其是蒋介石个人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抗战中的举措,阐述了国共双方高层的抗日政策对抗联的抗日活动、抗联的命运和境遇等各方面的影响,是一部文学性和可读性相对较强的东北抗联活动史。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