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64 4.9折 ¥ 36 全新
库存23件
作者徐可夫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7699321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6元
货号11580050
上书时间2024-12-07
徐可夫
优秀的家庭教育工作者,畅销书作家。在亲子教育及儿童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中,注重儿童的身心发展。其经过研究发现很多孩子的不足都是父母的原因造成的,因此,其认为教育孩子固然重要,而帮助家长成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父母则更为重要。出版作品有《孩子,为你自己读书》《犹太人的教子经》等。
第一章停止吼叫,你可以这样做
有效的沟通从倾听开始003
理解孩子的感受对沟通至关重要007
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011
感同身受,与孩子一起寻找解决办法017
注意非语言信息的情绪传达023
第二章黄金沟通法则:如何与孩子达成共识
关注孩子的感受而非行为029
你的道理孩子未必愿意听034
威胁、恐吓对亲子沟通毫无意义041
不要把“你不许”挂在嘴边045
和善而坚定,不让孩子尝到哭闹的甜头051
第三章赞美与批评:孩子终会成为你期待的样子
言之有物,具体的赞美更有效059
赞美有度,让孩子学会正确看待自己064
当孩子犯了错误之后,你可以这样做069
批评不等于责难和羞辱075
第四章激发内驱力:增强孩子的核心竞争力
学习力: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驱力083
生活力:提高孩子的生活参与度089
决策力:让孩子学会主动解决问题095
抗挫力:轻松应对孩子的畏难情绪101
第五章性格塑造:可贵品格是坚实的“人生基座”
自信:让孩子更自信的语言魔法109
勇敢:赋予孩子勇敢的力量114
诚实:不说谎是一个人最可贵的品质120
善良:让孩子学会去爱126
第六章自我控制:告别伤人的亲子关系
控制情绪,不让坏情绪蔓延133
好话好说,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138
无论什么时候,请相信你的孩子143
自己快乐是孩子幸福的源泉149
关注孩子的感受而非行为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无法容忍孩子的“不听话”,而我们对于“不听话”的评判标准也仅仅是看孩子是否执行我们的指令。我们总是习惯性地要求孩子去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比如:快去写作业,把手洗干净,把牙刷了,赶紧睡觉,必须把饭吃完……与此同时,我们总是不让孩子去做他喜欢做的事,比如:不要乱翻东西,不准在床上跳来跳去,不要大声说话,别抠鼻孔,不要靠近小猫小狗……
孩子想要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我们想让孩子按我们所说的去做,于是,“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父母强硬地制止孩子做他想要做的事,要求孩子坚决执行自己的决定,这样做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孩子大哭大闹,家里鸡飞狗跳。
个案回顾
琦琦是个非常叛逆的孩子,她的妈妈曾抱怨:“你说往东,她偏要往西,你说不要哭了,她却闹得更凶,常常违背大人的要求,还故意去做大人明令禁止的事,在公众场合突然大声尖叫,还喜欢乱发脾气,将东西扔得到处都是。”
琦琦妈为了让她听话,心里再不舍得都得打,打完之后她是乖了许多,但是这样的行为并没有改变,还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其实,家里只有母女两人的时候,琦琦多少还是听点儿话的,但是只要家里来客人了,她便开始处处和妈妈唱反调。
案例分析
很明显,在这个案例中,琦琦妈想要精心地调教自己的孩子,让她的行为符合大人的规范。但是孩子已经把父母当成了自己的“敌人”,“敌人”的态度越强烈,孩子的反抗当然也越坚决。到最后,即使父母要求她去做一件极其简单的事,她也极难愉快地合作。
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也有自己的思想,孩子总是唱反调,也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对于孩子自身的发展来说,也算是一大进步。这个时候,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感受,而非行为。当我们了解孩子这些行为背后的真正需求,理解他的感受,宽容对待,适当满足,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现在试试这样做
想一想,在一天中,有哪些事情是要求孩子必须去做的,又有哪些事情是坚决制止孩子去做的。为此,你付出了多少时间和精力?那么,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方法,让孩子心甘情愿地与我们配合,而不是消耗我们的耐心,伤害孩子的自尊呢?
1.描述问题,而不是指出错误
一般来说,当我们做错一件事情的时候,别人不断地指出我们的错误,往往会让我们更加反感和抵触,而不是去改正自己的错误。所以,当孩子的行为出现偏差的时候,如果我们只向孩子描述我们所看到的问题,而不是责备和问罪,孩子往往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当孩子把牛奶洒在地上的时候,假如你劈头盖脸地说:“你怎么又把牛奶洒地上了?把地板搞得这么脏,你怎么老是这样,跟你说过多少遍了,拿好杯子,不要洒。”孩子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地板比我重要,妈妈不爱我。假如我们只描述自己所看到的:“宝贝,牛奶洒在地上了,地板很脏。”孩子很可能第一反应是找纸巾,将地板擦干净。
2.给孩子提供一些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为孩子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比指责孩子更能让孩子接受。当你描述完你所看见的事实之后,你可以进一步指出:“拿个干毛巾将地板擦干净。”当孩子接收到你提供的信息之后,往往就知道如何去做了。
3.对孩子而言,你给的指示越短越好
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父母不要一次性给孩子太多信息,否则孩子捕捉不到父母的信息,就会索性不听了。儿童行为研究显示,跟六岁以内的儿童说话,一句话最多不要超过三个信息,信息越多,孩子越容易思维混乱,越不能按你的想法做事。
4.说出自己的感受
当孩子的行为有所偏差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真诚地向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比如说:“我不喜欢把牛奶洒在地上,不干净的地板让我心烦意乱。”通常情况下,孩子会愿意为了让你感到好受一点儿而去把地板擦干净。
当然,这些方法并不是每次都有效果,但是这些技巧能帮助我们解决大多数问题。
场景模拟
场景一
孩子放学回家,将鞋子乱七八糟地丢在门口。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