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6.85 2.3折 29.8 全新

库存6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辉宇编著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1082851

出版时间2012-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9.8元

货号8114235

上书时间2024-12-01

鸿运图书专营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内容摘要
    “和”的字源与原初理解

    汉字“和”,在青铜铭文中,由一棵植物与一张口组成。而在更早的古汉语中,“和”(稣)字由“禾”与“龠”两部分构成,“禾”指示“稣”(和)的发音,“龠”表征“稣”(和)的含义。其中,作为象形文字的“龠”在甲骨文中,指一种有着几个管孔的具有早期短笛形制的吹奏乐器。《说文解字》中曾记载:“龠,乐之竹管三孑L,以和众声也”,即“龠”是一种有着三个孔的竹子做成的乐器,能够与其他乐声相互协调、相互整合。由此,“稣”(和)也直接被用来指示一种古乐器名,如《尔雅?释乐》所言:“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巢”是形制稍大的笙,“和”是相对小一点儿的笙。

    通过对“和”的字源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和”与音乐密切相关,正如《庄子?杂篇》所言:“《乐》以道和。”现实生活中,真正的音乐不是一个声音的简单重复,而是不同声调、音频等的有机结合。从这种有关乐器和音乐的理解拓展开来,我们就可以将“和”理解为不同要素(人或物)的协调与整合。

    值得注意的是,在古代,音乐是宗教与社会仪式的一部分。所谓礼乐,音乐与礼仪是紧密结合的,两者共同确立了“和”:“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记?乐论篇》)“乐”与“礼”分别确定了“天地之序”与“天地之和”,进而共同构造了和谐状态。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论语》强调了“礼”与“和”的关联:“礼之用,和为贵。”有鉴于此,我们在理解“和”的时候,就应该关注与“和”相关的礼,关注各种道德规范和行为规则。“和”的传统理解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人对“和”的理解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和”的思想广泛涉及人性、政治、道德等多个方面。(参考朱辉宇著《平行与交错――多元性世界中的优选道德责任研究》,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年版,第211~223页)总体而言,“和”在中国古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涵:

    靠前,从人性品质的角度看,“和”是人们经过内外兼修之后,达成的一种内在均衡的状态。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表达,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在适当的时候恰当地表达这些情感,只有那些内心平和、行为处事遵循中道的人,才能恰当地表达自身的情感,达到“和”的状态。《中庸?靠前章》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的喜悦、愤怒、哀伤、快乐等情感没有展露,心灵未受外物侵扰,就是所谓的“中”,如果这些情感恰如其分、有所节制地表达出来,就是所谓的“和”。当然,要实现这种内心情感的和谐有序,必须修养身心,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第二,从崇高美德的角度看,“和”有别于“同”,是一种很为重要的美德。古代中国人,特别是儒家学者有意识地将“和”与“同”区分开来,认为“同”是对一个事物的简单复制:“和”是不同事物间的协调及新事物的创造。在个人德行上,君子具有“和”的美德,不去追求与他人的接近一致,能够与不同的人和谐相处,小人与之相反,不具有“和”的美德。在更高的天地层面,“和”是“生”“化”“大”,是天地万物的化生创造、生生不息。如董仲舒所言:“中者,天地之所终始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是故“夫德莫大于和”(《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和”不仅是君子的个人美德,更是天地之间优选、优选的一种德行。

    第三,从行政统治的角度看,“和”不仅是一种个人美德,更是一种事关国家兴亡的政治德行。在儒家学者看来,作为优选美德的“和”,不仅事关个人的德行修养,还将在扩充、延展之后,影响整个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安宁与进步。《尚书?多方》就明确提出,对“和”的背弃,会造成外在世界的无序,带来家庭、社会和国家的紊乱:“自作不和,尔惟和哉!尔室不睦,尔惟和哉。”贤明的君主必须以“和”的方式来治理天下,这是一种高尚的政治德行,如周成王在临死前就特别训示说:“命汝嗣训,临君周邦,率循大卞,燮和天下。”(《尚书?顾命》)统治者应该采取“和”的统治方式,追求天下“和”的状态。

    第四,从道德教化的角度看,“和”是国家实施道德教化、个人进行道德修习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的。古代学者们常常将道德教化视为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和”视为道德教化的重要内容,如《周礼》记载,周王“以六乐防万民之情。而教之和”(《周礼?地官司徒》)。作为优选理想的“和”与政治活动紧密结合、息息相关,进行“和”的政治教化,不仅有益于个人克明本性、体觉和谐、重塑自身,更有益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如此,“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具有德行修养的内涵,亦有国家治理、政治教化的意义。

    P3-5

精彩内容
《和/中国人的美德》由朱辉宇编著,主要内容:2008年8月8日晚8时,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馆隆重举行。当晚,“活体字模”成为震撼全场、广受欢迎的节目。由896位演员操控的“活体字模”相继变化出古体和现代汉语的“和”字,赢得了全场喝彩。在中国人实现奥运百年梦想,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时刻,我们为什么会选择“和”?因为“和”的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和”的境界是修养之道的很好:“和”的品质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素养。如此,系统梳理“和”的思想,了解其演进、发展的过程和思想实质,结合现实生活继承和发扬传统“和”的美德,就成为每一位中国人必须关注的问题。

《和/中国人的美德》适合大众阅读。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