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小言:我眼中的北大与港中大
¥
18.62
4.9折
¥
38
全新
库存63件
作者陈平原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49582
出版时间2014-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8元
货号8271940
上书时间2024-11-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大学小言(我眼中的北大与港中大)(精)》作者陈平原先生从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入手,谈论大学的功用、校史的力量、教授的职责、校长的眼光、课程的魅力、博士的培养、学科的建设、学生的志气、排名的困惑、改革的代价……兼及大视野与小感触,短论随笔畅所欲言,不拐弯、不加注、不粉饰,直来直去,三言两语道破天机、直指人心。
作者简介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大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美国哈佛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等从事研究或教学。近年关注的课题包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国小说与中国散文、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图像研究等。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全国高校一、二、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1995,1998,2003)、第一、二届王瑶学术奖优秀论文一等奖(2002,2006)、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6)、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6)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当年游侠人》、《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等著作三十种。另外,出于学术民间’化的追求,1991-2000年与友人合作主编人文集刊《学人》;2001年起主编学术集刊《现代中国》。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
目录
序
上编 大学小言
小言“小言”
隐身与在场
排名的困惑
择校之艰难
国际化水平
交换生计划
留学生比例
走出去的步伐
本土情怀
什么样的校训
人文学的意义
哪里的“文学院”
人才如何争夺
“匿名评审”如何可能
改革的代价
招聘的难度
开会与吃饭
超稳定的职业
校长的阅读
嘉宾之介绍
大学如何排座次
“逸事”之可爱与可信
“天才”能否“豪赌”
过多奖励也是一种“折腾”
申请表格及研究计划
谁的面子更要紧
独立自尊与隐私保护
如何处罚作弊
内地学生的优越感
香港学生的困惑
此硕士非彼硕士
人文学者的声音
研究生们的志向
大学校长的遴选
诗意的校园
大学与城市
教授们的认同感
捐赠者的权利
书院制度的奥秘
中文大学的“风景”
纪念碑及大学精神
学者与知识分子
下编 大学评论
我看北大研究生教育
校友与大学文化
上什么课,课怎么上?
大学:如何“宁静”,怎样“致远”
中原崛起,何处是短板
中国大学的独立与自信
“中国博士”是否值得信赖
“大学批评”
“另一种大学”的启示
大学本多事
大学应以文理为中心
“做大事”与“做大官”
关于“教”与“育”的思考
作为一种“农活儿”的文学教育
让教育回归常识
附录 走出大学体制的困境
内容摘要
陈平原先生自2008年起兼任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自此北大、港中大各教一学期,对两校乃至两地的高等教育情况,可谓有了得天独厚的观察视角。《大学小言(我眼中的北大与港中大)(精)》就是这一教育视角的洞若观火之作。上编“大学小言”,文字短小精悍,都给人阅读快感;下编“大学评论”涉及宏观问题,视野开阔,让人能准确把握中国内地与香港两地的高等教育现状与问题。
精彩内容
排名的困惑上世纪90年代,原北大校长丁石孙访问香港,有记者问他北大和中大哪一个更优秀,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我们北大。
有中大教授不服气,投书报纸,历数两校的师资、经费、发表论文、
办学条件等,一项项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大的整体实力在北大之上。对于那个时候的我来说,此未经证实的传说,可谓“振聋发聩”——中大怎么能跟北大相提并论呢?
九七回归前后,国人基于爱国主义热情,迅速普及“香港百科知识”,但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以及娱乐文化;2004年起,同意香港8所公立大学在内地招收自费生(此前属于试验性质,规模很小),极大地激发国人了解香港高等教育的热情。时至今日,谈起港大、中大、科技大,很多内地高中生
及其家长,都已经如数家珍了。我本人就不断碰到类似提问:孩子同时考上了北大和中大,你说该上哪个好?或直截了当追问这两校的“国际排名”孰高孰低。
七八年前,我曾撰文讨论让所有校长“又爱又恨”的大学排名——那年的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把北大推到前所未有的第十七位置,而我则认为,“这个排名所肯定的,不是北大的科研成果,而是中国在变化的世界格局中所具有的重要性”(参见《大学排名、大学精神与大学故事》,《教育学报》2005年1期)。此后,北大的国际排名逐渐稳定下来,与香港中文大学很接近,处于伯仲之间。
看去年发布的三大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大学排名,北大排46,中大排124,似乎北大遥遥领先;可根据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公司QS世界大学排名,中大排40,北大排44,北大又落到后边;而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情况是:北大、中大以及香港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这6所华人地区最好的大学,同列世界第151--200位之间(此榜单中,除前100强外,后面只是分段公布)。
最近十年,“大学排名”的影响力急剧提升,成了悬在校长们头上的一把利剑。明知那些凭借真假数字堆积起来的排名不太可靠,可谁也不敢置之不理。因为,对于许多学生家长及公众来说。
这是他们了解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捷径。因此,校长们只好采用机会主义策略——排名低时英勇反驳,排名高时积极
引用;对外说是无所谓,对内其实很在意;碰到大学者与接待捐款人,排名或隐或现……校长们之所以如此“灵活机动”,就因为你的大学还没到“无可撼动”的地步,排名高低会影响你的社会声誉及招生
状况。
很高兴中大有志气,校长称不积极参与此类排名游戏,因为:“如果大学的使命是教育学生、创造知识,以改善人类生活的素质,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同时促进我们的文化和承传的话,我们便需要在‘影响深广’的科技研究和影响力相对较低的人文学科研究之间维持平衡。”(参见沈祖尧《别让排名“挤掉”大学首要使命》)此举说明中大的独立、自信与成熟,不追风,不造假,不迎合。当然,这与中大目前处于平稳发展期,没有大风大浪,也不会大起大落,因而前进的步伐可以相对从容些有关。
P12-1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