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徐悲鸿(一八九五—九五三)出生于江苏宜兴县屺亭桥镇。徐悲鸿是一位经过长期艰苦探索,融中西绘画为一炉,独辟蹊径,形成自己绘画风格的一代大师。一九四六年到北平出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文联常务理事等职。
他精于素描、擅长国画,出于他笔下的壮丽山河、历史人物或是雄狮骏马、鹰鹫花鸟等,均呈深沉浑厚气魄,其笔力豪放,布局清新,极富新意,尤在以画寓情方面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已成艺苑楷模。代表作有《晨曲》《逆风》《风雨鸡鸣》等。
目录
第一辑 美与艺
悲鸿自述
美与艺
美术之起源及其真谛
古今中外艺术论
研究艺术务须诚笃
美的解剖
废话
因《骆驼》而生之感想
居宁之幸遇记
南游杂感
真西游记
儿童如神仙
性格论
美术漫话
谈大胆
习艺
述学
智慧
漫谈
初学画之方法
学画之步骤
艺术漫话
中西艺术之异同与比较
造化为师
危巢小记
第二辑 中国艺术
评文华殿所藏书画
学术研究之谈话
艺院建设计划
近代美术院缘起
对泥人张感言
中国今Et急需提倡之美术
论中国画
张聿光先生画展志感
高奇峰先生行述
故宫所藏绘画之宝
故宫书画展巡礼
中国之原性浮雕绘画
谈高剑父先生的画
朝元仙仗三卷述略
全国木刻展
新艺术运动之回顾与前瞻
中国艺术的贡献及其趋向
赵少昂画展
吴作人画展
余钟志画展
孙宗慰画展
梅社首次美展献辞
中国艺术的没落与复兴
新国画建立之步骤
叶浅予之国画
介绍几位作家的作品
我对于敦煌艺术之看法
复兴中国艺术运动
剪纸艺术家陈志农先生
任伯年评传
《悲鸿描集》自序
《悲鸿画集》自序
《齐白石画册》序
《张大干画集》序
李唐《伯夷叔齐采薇图》序
《画范》序——新七法
《艺用人体解剖学》序
李可染先生画展序
《黄养辉画集》序
《关山月画集》序
《舒新城美术照相习作集》序
《八十七神仙卷》跋一
《八十七神仙卷》跋二
《积玉桥字》跋
《艺术副刊》发刊词
第三辑 他山之石
普鲁东
安格尔的素描
左恩铜镌
左恩传略
巴尔堆农
文艺复兴远祖乔托传
法国大壁画家薄特理传
序苏联版画展览会
法国艺术近况
漫记印度之天堂
泰戈尔翁之绘画
忆达仰先生之语
达仰先生传
古今版画家中一巨星
第四辑 悲鸿书信
致上海友人(节录)(二封)
复卜少夫(一封)
致汪亚尘(一封)
致新加坡友人(三封)
致志愿军战士(节录)(二封)
内容摘要
悲鸿自述
悲鸿生性拙劣,而爱画人骨髓。奔走四方,略窥门径,聊以自娱,乃资谋食,终愿学焉,非曰能之。而处境困厄,窘态之变化日殊。梁先生得所,坚命述所阅历。辞之不获,伏思怀素有自叙之帖,卢梭传忏悔之文,皆抒胸臆,慨生平,借其人格,遂有千古。悲鸿之愚,诚无足纪,唯昔日落拓之史,颇足用以壮今日穷途中同志者之志。吾乐吾道,忧患奚恤,不惮词费,追记如左。文辞之拙,弗遑计已。
距太湖之西三十里,荆溪之北,有乡可五六十家。凭河两岸,一桥跨之,桥曰计亭。吾先人世居业农之所也。吾王父砚耕公,以洪杨之役,所居荡为灰烬。避难归来,几不能自给,力作十年,方得葺一橡为庐于桥之侧,以蔽风雨,而生先君。室虽陋,吾先君方自幸南山为屏,塘河为带,日月照临,霜雪益景,渔憔为侣,鸡犬唱答,造化赋予之丰美无尽也。
先君讳达章(清同治己巳生),生有异秉,穆然而敬,温然而和,观察精微,会心造物。虽居穷乡僻壤,又生寒苦之家,独喜描写所见,如鸡、犬、牛、羊、村、树、猫、花。尤为好写人物,自父母、姊妹(先君无兄弟),至于邻佣、乞丐,皆曲意刻画,纵其拟仿。时吾宜兴有名画师毕臣周者,先君幼时所雅慕,不谓日后其艺突过之也。先君无所师承,一宗造物。故其所作,鲜Convention((俗套)而特多真气。守宋儒严范,取去不荷,性
情恬淡,不慕功名,肆忘于山水之间,宴如也。耽味吟,榜书雄古有力,亦精篆刻,超然自立于诸家以外。
先君为人敦笃,慈祥恺悌,群遣子弟从学,习画问字者至
夥。有扬州蔡先生者,业医、能画,携子赁居吾家。其子日邦
庆,生于中日战败之年,属马,长吾一岁,终日嬉戏为吾童时伴,好涂抹。吾时受先君严督读书,深羡其自由作画也。
吾六岁习读,日数行如常儿。七岁执笔学书,便思学画,请
诸先君,不可。及读下庄子之勇,问:“下庄子何勇?”先君日:“下庄子刺虎,夫子以是称之。”欲穷虎状,不得,乃潜以方纸
求蔡先生作一虎,归而描之。久,为先君搜得吾所描虎,问日:
“是何物?”吾曰:“虎也。”先君曰:“狗耳,焉云虎者。”卒曰:
“汝宜勤读,读完《左传》,乃学画矣。”余默然。
九岁既毕四子书,及《诗》《书》《易》《礼》,乃及《左氏传》。先君乃命午饭后,日摹吴友如界画人物一幅,渐习设色。
十岁,先君所作,恒遣吾敷无关重要处之色。及年关,又为乡人写春联。如“时和世泰,人寿年丰”者。
余生一年而丧祖母,六年而丧大父,先君悲戚,直终其身。余年十三四,吾乡连大水,人齿日繁,家益窘。先君遂奔走江湖,余亦始为落拓生涯。
时强盗牌卷烟中有动物片,辄喜罗聘藏之。又得东洋博物标本,乃渐识猛兽真形,心摹手追,怡然自乐。年十七,始游上海,欲习西画,未得其途,数月而归。为教授图画于和桥之彭城.....
精彩内容
本书汇集了徐悲鸿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章、书信等,内容翔实、生动,充分体现出了徐悲鸿的人生经历及美学思想,具有很强的历史价值、美学价值和理论价值。徐悲鸿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美学家,他被称为现实主义美学的引领者和倡导者,坚持“为生活而艺术”的美学风格。他认为生活中的美是艺术的源泉,文艺工作者应当从生活中体味艺术美感,从生活中获取创作的营养。与此同时,他又认为东方的美学理念应当与西方美学理念相结合,发扬各自的长处,不得崇洋媚外,不得抛弃中国的美学思想和创作方法,应达到中西贯通。本书力图展现徐悲鸿丰富多彩的一生,他的心灵深处的感触,以及他对于艺术、文化的思考和见解,他对于艺术的宏观视野和考量是当前的文艺工作者应当学习和借鉴的。
媒体评论
1.“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2.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先驱,中国近百年艺术史上绘画巨擘3.中国具有较高公众辨识度的文化符号之一吾所谓艺者,乃尽人力使造物无遁形;吾所谓美者,乃以最敏之感觉支配、增减,创造一自然境界,凭艺传出之。艺可不借美而立(如写风俗、写像之逼真者),美必不可离艺而存。艺仅足供人参考,而美方足令人耽玩也。画家应该画自己最爱好又最熟悉的东西,不能拿别人的眼睛来替代自己的眼睛。在四川,峨眉山极其雄伟、青城山极其幽秀、三峡极其奇肆,四川人应当能表现它们,何必去画江南平淡的山水;广西人应当画阳朔;云南人应当画滇池洱海;福建有三十多人不能环抱的大榕树,有闽江的清流,闽籍女子有头上插三把刀的特殊装束……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