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38 6.1折 ¥ 49.8 全新
库存9件
作者王松著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ISBN9787536085459
出版时间2017-1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9.8元
货号9129577
上书时间2024-11-27
第一部 齐建国记
第二部 齐三旗记
第三部 齐落瓦记
第四部 华小菁记
比洪远还远(代后记)
齐三旗的父亲齐建国再早不叫齐建国,叫齐金锅。齐建国叫齐金锅,是因为一把草药。齐建国的父亲,也就是齐三旗的祖父齐老先生是齐门医家的第五代传人。齐门医家不是什么大医家,但名气大。齐门医家的名气大不是因为医治疑难杂症的本领大,而是医术与别的医家不同。齐门医家治病,从来只用一味药,再重的病也是一味。且不用外药,用药只从自家出。那次也是该着有事。后街的汪老太突然犯了胃胀气。胃胀气不像别的病,犯起来比疼还难受。气往上走,顶着打嗝儿,往下走就变成了屁,上上下下响得人心烦。汪老太烦得坐不住,就来找齐建国的父亲齐老先生。齐老先生看看不是什么大病,就开了一味青藤香。青藤香也叫痧药,又叫蛇参根,专治胃胀气。可当时齐家药柜的青藤香用完了。齐老先生想,也不是要紧的大药,就让汪老太自己去街上的药铺买。可汪老太图省钱,没去药铺,而是去了沙脊街的草篮桥。草篮桥是个市场,卖虾蟹蛏子,菜蔬杂货,也有摆地摊儿卖草药的。汪老太在个地摊儿上买了一把青藤香。如果药铺,该是三毛钱,这里却只花了一毛。汪老太挺高兴。按齐门医家的规矩,一般要为患者代煎草药。汪老太欢天喜地地回来,将这把青藤香交给了齐老先生。齐老先生眼神不济,两只眼都有白内障,上了年岁看东西越发模糊。拿了汪老太买回的青藤香也没细看,就去煎药。这一煎就险些煎出大麻烦。原来汪老太花一毛钱买回的并不是青藤香,而是一种叫雪上一支蒿的草药。这种雪上一支蒿是外用药,专治跌打风湿、虫蛇咬伤、疮疡肿痛。关键是有剧毒,误食会丧命。倒不是草篮桥那个摆地摊儿卖草药的小贩因为三毛钱,汪老太只给了一毛,就故意骗她。实在是这两种草药长得很像,一般外行很难分辨。卖草药的虽卖草药,却也是个外行,就把这雪上一支蒿当青藤香卖给了汪老太。齐老先生行医多年,自然是分得清的。可他有严重的白内障,也就没看出来。
这次也是这汪老太命大。就在齐老先生要煎药时,发现平时用的砂锅让齐建国打了。想用石锅,石锅又正煎着别的药,于是就临时拿了一只小搪瓷锅来煎这青藤香。可这青藤香不是青藤香,而是雪上一支蒿,上火一煎,齐老先生就发觉不对了。先是气味不对,青藤香一冒气儿会有一股像腐肉一样的味道,而这时却是一股浓郁的草香。接着又发现,白搪瓷锅也被药汤子浸黑了。齐老先生毕竟行医多年,赶紧捞出草药,拿到眼前仔细一看,立刻惊出一身冷汗。这才认出,锅里煎的不是什么青藤香,竟是雪上一支蒿。这只小白搪瓷锅儿,活活救了汪老太一条性命。这件事过后,齐老先生感叹自己人已老了,眼也花了。人老眼花毕竟是行医的大忌。感叹之余,也为以此为鉴,就为儿子取名叫金锅,齐金锅。
齐老先生为儿子取名金锅,其实还有一层深意。齐门医家虽辈辈行医,却因为医道迂腐,多年坚持只用一味药,家道就一直清贫,一家人刚够糊口。齐老先生为儿子取名叫金锅,也有希冀到了儿子这一辈,能把祖上传下的这个药锅变成一只金锅的意思。
齐建国十岁前,不像齐家后人,对医上的事毫无兴趣。齐老先生四十多岁才有了这个儿子,也算老来得子,对这儿子也就格外上心。齐建国一岁时抓周儿,就把齐老先生抓得挺堵心的。齐老先生一心想让儿子继承齐门医家的衣钵,就故意将脉枕和药槌一类小东西往齐建国的眼前放。但齐建国却对这些东西视而不见。不仅对这些视而不见,似乎对别的也视而不见,脸上只是一片茫然的澹定。齐老先生一下泄了气。儿子对脉枕药槌之类的东西没兴趣也就罢了,对别的也没兴趣,难道这小东西,将来就是个不学无术的吃货不成?
我们一直在寻找,却总有一个真实的注定,在遥远的前面,不动声色地等着我们。
中医世家医术的无人继承,父与子间的缺乏理解,导致儿子们为寻找生命的真谛而不断地出走。
小说以中医名门齐家为背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医用药之奇妙。
《双驴记》作者王松全新力作,探索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交流。
中医名门的齐家,衣钵无人继承。齐建国的儿子齐三旗又出走了,这一次不是被拐,而是跟着路边修家具的细木匠走了。齐三旗因受伤回家后,并没有像父亲希望的那样,潜心医术。为了心中的爱,他再次出走,奔赴洪远。齐三旗的儿子齐落瓦也出走了,这一走,便不知能否找回来了。小说表面上着重于描写中医世家医术无人继承的传承问题,实际上在探索家族几代人之间的交流与理解:父子关系表面上血浓于水,实际上因缺乏理解而无法交流,导致最终儿子、儿子的儿子不断出走。他们一直在寻找一种生命和精神的延续,也是在寻找一种真谛。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