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雷家书(留学岁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傅雷家书(留学岁月)

28 6.1折 45.8 全新

库存475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傅雷 朱梅馥 傅聪 著 傅敏 编 人天兀鲁思 出品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88403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8元

货号11305013

上书时间2024-11-26

鸿运图书专营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傅雷(1908-1966),我国 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 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形成享誉译坛的傅译特色。主要翻译罗曼·罗兰、巴尔扎克、丹纳、服尔德、梅里美等法国名家名作,尤以《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艺术哲学》等译作 为 ,计三十四部,约五百万言,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一百余万言的文学、美术、音乐等著述收录于《傅雷文集》。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 ”之初即受迫害,于1966年9月3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的走完了一生。朱梅馥(1913—1966),傅雷夫人,一生贤良,被杨绛称为“温柔的妻子、慈爱的母亲、沙龙里的漂亮夫人”;在三十四年的婚姻生活中,与傅雷相濡以沫,生而相伴,死亦相随。傅聪,傅雷长子,世界 钢琴演奏家,1934年3月10日生于上海一个充满艺术氛围和学术精神的家庭。傅聪童年时代断断续续上过几年小学,主要是由父亲在家督教。八岁半师从李蕙芳开始学钢琴,九岁师从李斯特再传弟子百器,1946年百器去世后,基本上是自学。1954年赴波留学,师从 钢琴教育家杰维茨基教授,并于1955年获得“第五届萧邦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演奏 奖。1958年底以优异成绩提前毕业于华沙国立音乐学院,移居英国伦敦,只身驰骋 乐坛五十余年,有“钢琴诗人”之美誉。\

目录
 代序 读家书,想傅雷 楼适夷 傅雷家人之间来往家信 一九五四年 (66通) 一九五五年 (43通) 一九五六年 (31通) 一九五七年 (20通) 一九五八年 (07通) 附 给傅敏的信 (02通) 附录 傅聪的成长 傅 雷 编后记 傅 敏 

内容摘要
《傅雷家书》的出版,是一桩值得欣慰的好事。它告诉我们: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有时会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不能永远湮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读着这部新书,我想起傅雷父子的一些往事。一九七九年四月下旬,我从北京专程去沪,参加由上海市文联主办为傅雷和他夫人朱梅馥同志平反昭雪的骨灰安葬仪式。我到达几小时后,他们的儿子,去国二十余年的傅聪,也从遥远的海外,只身归来,到达生身的父母之乡。五十年代中他去国的时候,还带着满脸天真的稚气,是一个刚过二十岁锦绣年华的小青年,现在却已经到老成持重,身心成熟的壮岁了。握手相见,心头无限激动,一下子想起音容宛在,而此生永远不能再见的亡友傅雷和他的夫人,想起傅聪傅敏兄弟童年调皮淘气玩乐的景象。在我眼前的这位长身玉立、气度昂藏的壮汉,使我好像见到了傅雷;而他的雍容静肃、端庄厚憨的姿影,又像见到了他的母亲梅馥。特别使我高兴的,我没有从他的身上看到常常能看到的,从海外来的那种世纪末的长发蓄须、艳装怪服的颓唐的所谓艺术家的俗不可耐的形象;他的态度非常沉着,服装整齐、朴素,好像二十多年海外岁月,和往来周游大半个地球的行旅生涯,并没有使他在身上受到多少感染。从形象的朴实,见到他精神世界的健壮。时移世迁,过去的岁月是一去而不可复返了,人生的正道,是在于不断地前进,而现实的一切,也确实在大踏步地向前迈进。我们回想过去,也正是要为今天和未来的前进,增添一分力量。想念他万里归来,已再也见不到生命中最亲爱的父母,迎接他的不是双亲惊喜欢乐的笑容,而是萧然的两撮寒灰。在亲友们热烈的包围中,他心头的热浪奔腾,是可以想象的。直到在龙华革命公墓,举行了隆重的仪式之后,匆匆数日,恰巧同乘一班航机转道去京,途中,我才和他有相对叙旧的机会。他简单地谈了二十多年来在海外个人哀乐的经历,和今天重回祖国心头无限的激荡。他问我:“那样的灾祸,以后是不是还会再来呢?”我不敢对他作任何保证,但我认为我们应该有勇气和信心,相信经过了这一场惨烈的教训,人们一定会有力量阻止它的重来。谈到他的父母,大家都不胜伤感,但逝者已矣,只有他们的精神、遗爱和一生劳作所留下来的业绩,则将是永远不朽的。傅雷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文学翻译家,他的成就不只是留下了大量世界文学名著的译本,我知道他还写过不少文艺和社会的评论著作,以及优美的散文作品,数量可能不多,但在思想、理论、艺术上都是卓有特色,生前从未收集成册,今后不应任其散失,要设法收集、整理、编订起来,印行出版,也是一份献给人民的宝贵的财富。谈话中便谈到了他多少年来,给傅聪所写的万里而且往往是万言的家书。傅聪告诉我,那些信现在都好好地保存在海外的寓居里。我想起那书信,因为在一九五七年的春末,我得到假期去南方旅行,路经上海,依然同解放前一样,留宿在傅雷家里,联床夜话,他给我谈到正在海外学习的儿子傅聪,并找出他寄来的家信给我看,同时也把自己已经写好,还未发出的一封长篇复书,叫我一读。在此不久之前,傅雷刚被邀去过北京,参加了中共中央宣传工作会议。他是第一次听到毛主席亲口所作的讲话,领会到党在当前形势下宣传工作上的全面的政策精神。显然这使他受到很大的激动,他全心倾注在会议的日程中,做了详尽的长篇记录,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他这次给傅聪的那封长信,就是传达了这一次会议的精神。傅雷一向不大习惯参加集体活动和政治生活,但近年来目睹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实际,切身体会到党全心全力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精神,显然已在他思想上引起了重大的变化。他指着傅聪报告自己艺术活动的来信对我说:“你看,这孩子在艺术修养上确实已经成熟起来了,对这一点我是比较放心的。我担心的是他身居异国,对祖国实况有所隔阂,埋头艺术生活,最容易脱离实际,脱离政治,不要在政治上产生任何失误,受到任何挫折才好。”

……



主编推荐
 1、傅雷家人编定,专享授权。 2、专享收录傅聪家信,完整版的父子两地书,有别于其他任何只收录父亲信件的版本。父母、儿子一问一答,完整情节线,便于阅读。 3、专享收录大量傅雷一家珍贵照片,视觉再现书中的人物、场景,阅读体验。 4、专享收录傅雷夫妇致儿媳弥拉家信,串联傅聪成长的完整环节。 5、专享收录楼适夷序言,补充重要背景信息,领会《傅雷家书》精髓。 6、琴童需读。傅聪求学经历主线,艺术学徒在学术、修养、生活、为人面的实战指点。 

精彩内容
 一部情牵两代人的家书,一份关乎心灵的守望,一段求学求知的经历,一场人生哲学的演绎。这是一部原汁原味的家书选本,由傅雷家人亲自编定,既充满了艺术和生活的哲思,又保留了日常生活的亲切与真实。 本书以傅雷长子傅聪留学波兰的经历为主线,收录1954年—1958年间傅雷夫妇与儿子傅聪往来书信168通,记录了傅聪离家求学期间父母对儿子的思念之情与谆谆教诲,其中有父子之间对学、音乐之道、艺术修养的深刻讨论,也有关于为人处世、情感恋爱的劝慰训诫,更有儿子在成长中的情感起伏与心绪抒发。翻开这本书,感受两代人的心灵碰撞与精神交流,体味父母与孩子之间浓浓的爱意。 

媒体评论
★傅雷家人编定,定制授权。 ★ 定制收录傅聪家信,完整版的父子两地书,有别于其他任何只收录父亲信件的版本。父母、儿子一问一答,完整情节线,便于阅读。 ★ 定制收录大量傅雷一家珍贵照片,视觉再现书中的人物、场景,增进阅读体验。 ★ 定制收录傅雷夫妇致儿媳弥拉家信,串联傅聪成长的完整环节。 ★ 定制收录楼适夷序言,补充重要背景信息,领会《傅雷家书》精髓。 ★琴童推荐阅读。傅聪求学经历主线,很好艺术学徒在学习、艺术、修养、生活、为人处世方面的实战指点。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