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子楼的故事(修订本)
¥
30.52
6.4折
¥
48
全新
库存12件
作者编者:陈平原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90941
出版时间2018-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1201689267
上书时间2024-11-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曾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美国哈佛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地区大学从事研究或教学,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散文小说史》《老北大的故事》《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等著作三十余种。
目录
目?录想我筒子楼的兄弟姐妹们(代序)......陈平原/003形形色色“筒子楼”......陆颖华/001怀念50年代住在未名湖畔的朋友......唐作藩/021燕园忆旧(1950—1954)......王理嘉/027孩子们在燕园成长......陈松岑/044燕园长屋与迷糊协会......段宝林/064世事沧桑话住房......周先慎/083湖畔的雪泥鸿爪......谢冕/099半间“小屋”旧事琐忆......孙玉石/106我与筒子楼......马振方/120我的生命的驿站——20年北大筒子楼生活拾碎......严绍璗/124往事杂议......赵祖谟/147筒子楼的回忆......张晓/159家住未名湖......么书仪/16419楼的回忆......商金林/179我的那间小屋......钱理群/192?北大“三窟”......温儒敏/196燕园筒子楼琐忆——从19楼到全斋......葛晓音/204我们家的八年筒子楼生活......岑献青/213“非典型”的筒子楼故事......陈平原/22844楼杂记......陈保亚/236我在燕园住过的那些地儿......杜晓勤/243筒子楼杂忆......漆永祥/259末代筒子楼......孔庆东/266附:北京大学校园简图....../272《筒子楼的故事》再版后记......陈平原/274
内容摘要
《筒子楼的故事》汇集了北大中文系二十余位教师及家属回忆在北大筒子楼工作生活经历的文章。筒子楼是20世纪在中国高校中相当普遍的教工宿舍,营造出特定时期的文化生态,其居住条件构成了书中诸多学者感悟人生的重要对象,成为他们塑造文化风格的影响因素。书中几代学人记述了艰苦的求学治学经历,感人的师友交往,苦中取乐生活场景,读来令人叹息,又富有趣味,留下了对特殊时期的生动叙述。此次修订,除请各位作者修改各自的文章外,主编还特地写了《筒子楼的故事再版后记》。
主编推荐
五十年的共同记忆、一代学人的命运变迁,借勾勒若干精彩的生活断片,呈现特定环境中的个体记忆与历史想象。
精彩内容
想我筒子楼的兄弟姐妹们(代序)陈平原这是一本饭桌上聊出来的“闲书”。去年3月,北大出版社高秀芹博士来谈书稿,听我讲述当年借住女教师宿舍的尴尬,竟拍案叫绝,说类似的“筒子楼的故事”,许多北大教师讲过。那是一段即将被尘封的历史,高博士建议我略作清理,为自己、也为后人,编一本好玩的书。当时颇为犹豫,因为,此类“苦中作乐”,自己珍惜,旁人未见得能理解,更不要说欣赏了。几天后,同事聚会时,我谈起此事,竟大获赞赏。于是,乘兴发了个短信,试探一下可能性。说清楚,这不是北大中文系的“集体项目”,纯属业余爱好,很不学术,但有趣。作为过来人,我们怀念那些属于自己的青春岁月与校园记忆。再说,整天跑立项、查资料、写论文,挺累人的,放松放松,也不错。4月1日发信,说好若有二十位老师响应,我就开始操作;若应者寥寥,则作罢。一周时间,来信来电表示愿意加盟的,超过了二十位。这让我很是得意,开始底气十足地推敲起出版合同来。接下来的催稿活儿,可就不太好玩了。约稿信上称:“文体包括散文、随笔、日记、书信、诗歌、小说等,唯一不收的是学术论文;全书规模视参与人数多少而定;文章篇幅不限,可自由发挥。不求文字优美,但请不要恶意攻击昔日邻居,以免引起‘法律纠纷’。利用暑假写作,10月交稿,明年春天由北大出版社刊行。”说实话,大家都很忙,此计划可能推迟,从一开始我就有心理准备。平日里,不断转发同事文章,利用这一方式,温和地提醒:有此一事在等着你。到了暑假或寒假前,再稍为督促一下:“暑假将至,本该放松放松;苦热之中,竟然还邀人撰稿,真是罪过。好在此类‘豆棚闲话’,尽可随意挥洒。”“平日里,大家忙于传道授业解惑,放寒假了,想必可稍微放松,写点‘无关评鉴’的文字了。这些蕴含真性情的随意挥洒,十年二十年后,说不定比高头讲章更让你我怦然心动。”这都是真心话。此类闲文,老师们可写可不写;别想得太伟大,基本上是自娱自乐。当初决意编此书,脑海里浮现的,一是郑洞天的电影《邻居》,一是金开诚先生的随笔《书斋的变迁》。1981年青年电影制片厂拍摄、第二年获第二届金鸡奖的《邻居》(郑洞天导演),讲的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典型的生活形态——筒子楼里,两两相对,排列着几十个狭小的房间;邻居们大都属于同一个单位,共用一个水房和厕所;过道里堆满杂物,只留下一人通过的空间;开饭时,满楼道飘散着东西南北各种风味……环境如此艰难,邻里间却温情脉脉。今日习以为常的“走后门”(房管科吴科长偷偷把一间小屋分给了省委董部长的侄子),当初竟义愤填膺。这就是80年代的精神氛围,大家对公平、正义等有很高的期待。也正因此,才有了电影里那“光明的尾巴”:市委决定停建不错住宅,着重解决群众的住房问题。一半是自嘲,一半是期望,80年代的读书人,大都记得《列宁在十月》中的豪言壮语:“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1955年毕业留校任教、1992年起转任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长、副等职的金开诚(1932—2008)学长,在1988年2月13日《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书斋的变迁》。此短文流传甚广,后收入他的《燕园岁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其中有这么一段:“我虽然一直在北京大学从事教学工作,但因长期住在集体宿舍,所以谈不上有什么书斋。1978年爱人带了孩子调到北京,结束了18年的两地分居,这时才有了一间10平方米的房间。房中有两张书桌,一张给孩子用,以便她好好学习。半张给爱人备课写文章,另外半张亦归她,用来准备一日三餐。房中还有一张双人床,晚上睡三个人,白天便成为我的工作之处。无非是搬一张小板凳坐在床前,把被褥卷起半床,放上一块没有玻璃的玻璃板,就可以又看书又写字。藏书就在床下,往往一伸手就可以拿到床上来用;但有时也不免要打着手电钻到床底深处去找书、查书。我就把这戏称为‘床上书斋’。在这个书斋上完成的工作倒也不少,备出了两门课,写出了两本书和几篇文章。”据说,老友沈玉成来访,看到此情此景,戏称将来为金先生写传时,一定要带上这一笔。如今,金、沈两位先生均已归道山,轮到我来编书,猛然间想起20年前读过的文章,翻检出来,摘抄一段,以展示一代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境界。阅读此文,后人很可能感叹嘘唏。可金文的主旨不是抱怨,而是借十年间自己如何从没有书斋到有“床上书斋”到“桌面书斋”再到“小康书斋”,说明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80年代的乐观主义情绪,还有那一代知识人的大局观,作为后来者,你不一定认同,但千万别轻易嘲笑。出版社要求申报选题,我脱口而出:“想我筒子楼的兄弟姐妹们”。不用说,那是套用台湾女作家朱天心的小说《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如此“信口开河”,日后再三斟酌,觉得不妥。原因有三:一怕拾人牙慧,二担心限制老师们的思路,三不希望此书过于文学化。但有一点,我认定:就像台湾的“眷村”,大陆的“筒子楼”,既是一种建筑形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时代倒影、文化品位、精神境界。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筒子楼,也都发生过无数动人心魄的故事。不夸耀,不隐瞒,不懊悔,只是如实道来,这样,琐琐碎碎的,反而动人。关于此书的编辑工作,我有五点技术性说明:,学校不断调整布局,同一座19楼,一会儿住的是男教工,一会儿又变成了女教工宿舍,端看你何时入住。第二,文章有时29楼,有时29斋,其实是同一个东西,“”前叫“斋”,“”中改为“楼”。第三,未名湖边的德、才、均、备、体、健、全七个“斋”,乃原燕京大学建筑,不按数字排列。第四,为了叙事完整或文气贯通,集中文章,有的溢出了题目,兼及学生时代或搬进单元房后的,编者也不做裁撤。第五,文章排列顺序,不叙年齿,依据的是正式入住筒子楼的时间。随着校园改造工程的推进,这些饱经沧桑的旧楼,说不定哪一天就会被拆掉。趁着大家记忆犹新,在筒子楼隐入历史之前,为我们的左邻右舍,为那个时代的喜怒哀乐,留一侧影,我以为是值得的。对于昔日筒子楼的生活,说好说坏,都不得要领。你想很辩证地来个三七开、四六开、五五开,也不是什么好主意。那是一代或几代人的生命记忆,而且,还连着某一特定时期的政治史或学术史。我的想法是:先别褒贬,也不发太多的议论,“立此存照”,供后人评说。本书的征稿工作,得到了北大中文系周燕女士的大力协助,特此致谢。谨以此书献给北大中文系百年华诞。2010年2月27日于京西圆明园花园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