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文丛旅食集
¥
13.55
4.8折
¥
28
全新
库存9件
作者戴新伟 著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5904496
出版时间2016-1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28元
货号1201575330
上书时间2024-11-0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戴新伟,诗人,书评作者,编辑。1978年生于成都近郊,2004年出版散文集《水红色少年》(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起供职于南方都市报社。长期关注文化和书业动态,诗歌及散文作品散见于《南方都市报》、《中西诗歌》、《书城》、《21世纪经济报道》、《新京报》和《东方早报》。
目录
辑一
萧军在延安
收藏家田家英
一边种毒草,一边看世界
权杖与拐杖
作为有罪诗人的妻子――曼德施塔姆夫人的回忆录
流亡是流亡者的命运――读布罗茨基的散文集《小于一》
时间中的托尼?朱特
看,马内阿这个人
谈莫迪亚诺的书与回忆
《雨后》:被略去的东西
《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札记
辑二
阅读?清单
给小艾的信:特殊年代的家书
做豆腐的小津安二郎
林文月的人生散文
书评教父如是说
辑三
在清迈
锡耶纳日与夜
面朝大海的陶尔米纳
西西里的中国人
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中元节的回忆
花椒粽子
种竹记
记栀子花
后记/关于《旅食集》
内容摘要
《旅食集》,作为“采桑文丛(第一辑)”的收官之作,内容定位仍为“既关注读书,又关注生活”。如果说,《在清迈》、《锡耶纳日与夜》、《面朝大海的陶尔米纳》中,作者戴新伟留下的是游踪,那么读萧军、读田家英,读托尼?朱特、马内阿、莫迪亚诺,作者留下的又是什么呢?
精彩内容
收藏家田家英
作为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这个名字是和政治紧紧相关的。李锐有一处忆及田家英,让人一读难忘:
我们四个人:田家英、陈伯达、吴冷西和我,沿着山边信步走去,心中都是沉甸甸的,没有一个人讲话。
怀念田家英文中,我记下了这一情景:走到半山腰的一个石亭中(大概是小天池),大家停下来,还是没有人吱声。亭中有一块天然大石,上刻明人王阳明诗句:
昨夜月明山顶宿,隐隐雷声翻山谷。
晓来却问山下人,风雨三更卷茅屋。
刻诗者是否预知我们要到这个亭子来?诗意跟我们此时心境有某种暗合。……在亭中,远望长江天际流去,近听山中松涛沉吟,大家仍无言相对。见到亭中几个石柱无一联刻,有人提议,写一副对联吧,我拣起地下烧焦的松枝,还没有想好联句时,家英抬手写了这一首有名的旧联:
四面江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写完了,四个人依旧默默无语,沿着原路,各自回到住处。我的《庐山吟》第五首,回忆了这一凄凉时刻:
信步无言山路旁,大江天际去茫茫。
明诗刻石已难记,亭柱书联却未忘。
庐山会议是1949年之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多少大人物随之浮沉,置身于其中的“秀才们”(毛泽东语)又何尝不是。尤其是田家英在1966年的结局,都显示出政治笼罩一切的一面。对于政治人物的认识,本来就充满了复杂性,远远超过前人所谓“知人论世之难”,但往往在正面、官方的说辞之外,偶尔有一些偏僻小道,足以让我们领略到不一样的景观。
这是我在读到陈烈所写的《田家英与小莽苍苍斋》之后的第一感觉――田家英不仅仅是“秀才”或者“秘书”,也不仅仅是一直处于政治旋涡中的悲剧人物,而且还是一个对学术感兴趣,对传统书画收藏与鉴赏眼光独到,并且在那样的一个泛政治化的年代里身体力行的人。
对于生于上世纪初,经过革命洗礼的共产党人而言,尽管身上的传统士大夫审美趣味被一革再革,但基于时代与自身的条件,总还是“积习难除”。《田家英与小莽苍苍斋》正是“解放”了那个被政治束缚的形象,转而向我们讲述一个热衷于收集名人字画的党政干部形象。据书中披露,1980年田家英被平反后发还封存的遗物,包括上千件清人书画作品,这就是田家英苦心经营的“小莽苍苍斋”藏品。
和许多高级干部的履历近似,原名曾正昌的田家英,1922年生于成都一个贫寒的家庭。做过学徒,热衷读书,也参加过学运,12岁即以“田家英”的笔名在报刊上发表作品,1937年到延安,1948年起担任毛泽东的政治秘书。但作为一个几乎从少年时代就投身革命的人而言,耽于书画收藏无疑是不合时宜的。书中给出的解释是,田家英在延安时期,因为受到学者萧一山《清代通史》的触发,“因此田家英萌生了以有生之年,写一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的《清史》的念头”。于是,从50年代开始,田家英的业余爱好便是全力收集清人墨迹。他有一本萧一山的《清代学者著述表》,“每得一件墨迹即与该表核对,并在其名下用朱笔标明。他对友人戏言:此表为清朝干部登记表。”田家英的目标是把表中的一千几百位学者的墨迹收全。
在短短十多年间,田家英收集到的清代学者墨迹,包括傅山、朱耷、钱谦益、吴伟业、孙奇逢、李光地、孔尚任、冒襄、顾贞观、李渔、费密、汪琬、徐枋、徐乾学、毛奇龄等。对于王鸣盛、钱竹汀、姚鼐为代表的乾嘉学派学人墨迹,田家英也有庋藏,并且建立了各个收藏重点,比如学人、名士、书画金石家,一直到近代学人、文学家,如章炳麟、黄侃、苏曼殊、柳亚子等人的作品。
他藏有二周的墨迹,其中有1929―1940年间周作人信札三十余通,该书所收的致张一渠书札,正是周作人解释留北平的原因,可见其珍贵。有意思的是,田家英“比较喜欢周作人的杂文,认为与他的其他作品相比,杂文写得最好”。晚年周作人大概不知道有这么一位中共高干欣赏他吧?
……
17-2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