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作家传:卡萨诺瓦,司汤达,托尔斯泰
  • 三作家传:卡萨诺瓦,司汤达,托尔斯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三作家传:卡萨诺瓦,司汤达,托尔斯泰

18.8 4.9折 38 全新

库存45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奥)斯特凡·茨威格(Stefan Zweig) 著;关惠文 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75354

出版时间2017-1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8元

货号1201604812

上书时间2024-06-27

鸿运图书专营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斯特凡·茨威格,奥地利有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目录
作者的话
卡萨诺瓦
青年卡萨诺瓦的画像
冒险家
教养和天赋
肤浅的哲学
好色之徒
昏暗的年月
老年卡萨诺瓦的肖像
自我描述的天才
司汤达
说谎的兴趣和说真话的快乐
肖像
他的生活掠影
我和世界
艺术家
令人愉快的心理学
自我描述
司汤达的现代特征
托尔斯泰
前奏
肖像
生命力及其对立面
艺术家
自我描述
危机与转变
假基督徒
教义及其荒谬
为教义的实现而斗争
托尔斯泰生活中的一天
决断和神化
逃向上帝
尾声

内容摘要
斯特凡·茨威格著的《三作家传(卡萨诺瓦司汤达托尔斯泰)》是作者传记代表作之一。在这本书中,斯台芬?茨威格从世界文坛上选择了三位作家作为他研究的对象,从心理分析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来研究这三位作家的生活和创作,他们是意大利作家卡萨诺瓦、法国作家司汤达和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茨威格认为,这三个作家代表了三个不同的创作阶段,一级高于一级。卡萨诺瓦是原始阶段,他的作品无非是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白描一番,一一诉之于纸,未加评论,未作分析。而司汤达是心理学阶段。到了托尔斯泰则更进一步,进入道德、宗教阶段。

精彩内容
"【前言/序言】:
我试图利用《世界建筑大师》这套丛书说明重要人物类型所具有的创造性的精神意向,并反过来通过这些人物形象阐释这些人的类型。在这套丛书里,这本第三卷是前两卷的对立面,同时又是前两卷的补充。《与魔搏斗》告诉人们,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和尼采是受魔力驱动的悲剧品格的三种变化的基本形态。这种品格既超越自身,也超越现实世界,是与无限的事物相抗衡的。《三大师传》说明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叙事文学世界创造者的典型。他们在自己的长篇小说宇宙里安排了一个业已存在的现实之外的第二现实世界。《三作家传》的生活道路不像第一卷里的三人那样进入无限,也不像第二卷三人那样通向现实世界,而是仅仅回归自身。这三位作家都本能地认为,他们的艺术的重要任务不是描摹宏观世界,反映五彩缤纷的丰富生活,而是把个人的“自我”的微观世界扩展成大世界。因此,在他们看来,没有任何现实比他们个人生活的现实更重要。世界上有创造性的作家,总是把他的“自我”融解在他所描述的客观事物中,直到隐蔽不见(像在最杰出的莎士比亚那里一样,他已经从普通的人变成神话里的人),而主观的感觉者,内向的、面向自我的作家,则是让人世的一切终止在他的“自我”当中,他首先是他个人生活的塑造者。无论他选择哪种体裁,戏剧也好,叙事诗也好,抒情诗也罢,自传也罢,他总要不自觉地把他的“自我”作为媒介和中心写进任何一部作品里去,在任何一种叙述中,他首先描述的都是他自己。以卡萨诺瓦、司汤达和托尔斯泰这三个人物为例说明这种研究自我的主观主义的艺术家类型及其重要的艺术体裁——自传,是这套丛书第三卷的意图和课题。 亚历山大·蒲伯(1688—1744),英国诗人,启蒙运动时期古典主义文学的代表。
我知道,把卡萨诺瓦、司汤达和托尔斯泰这三个名字放在一起,初听起来并不令人信服,而是令人惊异。首先,人们想像不出他们的价值怎么会相等,像卡萨诺瓦这样一个放荡的不道德的骗子怎么能跟托尔斯泰这样一位英勇的伦理学家、完美的作家同日而语呢?事实上,把他们集中在一本书里并不等于把他们并列在同一精神水平上;相反,这三个名字象征着一级比一级高的三个不同阶段,是同一类性格的不断提高的主要形态。我要再重复一句,他们代表的不是三种同一价值的形态,而是同一种创造性功能,即描写自我的三个不断提高的阶段。卡萨诺瓦只代表个大力度优惠级的原始阶段,也就是简单的描写自我的阶段。在这种描写中,一个人还是把生活与外部感性的、实际的经历等量齐观,只报道他自己生活的自然过程和事件,对它们不作任何评价,对自己也不进行深入的研究。到了司汤达,描述自我就已经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即心理描写的阶段。这种描述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报道,简单的履历,这个“自我”变得急于想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他观察他个人原动力的必然过程,他寻找自己做与不做的原因,寻找灵魂里动人心魄的戏剧性的东西。这样便开始有了一个新的观察方法,即用两只眼睛进行观察,这个“自我”是主体同时也是客体,写的是内心与外部的双重的传记。这个观察者自己,以及这个感觉者自己的感情——形象地进入他的观察范围的不仅有世上的生活,也有心理的生活。在托尔斯泰这个类型里,灵魂的自我观察达到了观察的优选阶段,因为这种观察同时变成了伦理和宗教上的自我描写。这位准确的观察者描述他的生活,这位精细的心理学家描述感受引起的反射。此外,一个自我观察的新要素,即良知的严峻的眼睛,观察着每一句话的真实性,每一个想法的纯洁性,每一个感觉的持续作用的力量。于是,这种自我描述就超出充满好奇心的自我检验,变成了一种自我审判。这位艺术家在描述自我的时候,不仅要问他的现世表现的类别和形式,而且要考虑他的现世表现的意义和价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