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为什么被霸凌?
  • 我们为什么被霸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们为什么被霸凌?

17.3 4.3折 39.8 全新

库存104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岚 著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9406859

出版时间2017-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1201538885

上书时间2024-06-23

鸿运图书专营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岚 作家,主持人,儿童公益组织“小希望公益联盟”创办者,先后创立多家青少年保护机构,很多孩子的妈妈,女性及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研究者。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霸凌――从我的原创伤出发
以此开始小孩子的残酷
幕不是所有小孩都天真无邪
哈洛的猴子
校园寂静岭
忘川之水
第二幕躁动的青春不止荷尔蒙
小纰漏
凶器是一本书
黑武士
白武士
第三幕作恶的世界里没有法不责众
以伐木累之名
同学会
我不杀伯仁
铁背心
第四幕嫉妒是骨中的朽烂
朱鹮的安魂曲
疯人院奇缘
尚未结束投胎是个技术活

内容摘要
《我们为什么被霸凌?》经过400天田野调查,呈现了15个触目惊心的校园霸凌故事,横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阶段,涵盖武力霸凌、流言霸凌、性别霸凌、群体霸凌、校园霸凌等多种形式,揭示了99%的霸凌事件都可归因于家庭教育!
作家陈岚在《我们为什么被霸凌》中用写实的笔触,将你遭遇过的、没遭遇过的、想得到的、想不到的霸凌事件做了全面且深刻的解剖,并为学校、家长和孩子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多数派眼里,不合群的少数派永远是可爱的猎物!霸凌者眼里,无作为的监护人永远是得力的帮凶!

精彩内容
写在前面的话
霸凌——从我的原创伤出发

这本书的源头来自我内心自我的觉知。
我本人是霸凌的受害人。
什么是霸凌?
Bully,作为动词的意思是恃强凌弱,采用各种方法欺辱个别对象;作为名词,则指实施这些行为的人。Bullying是将动词名词化,而被动语态Bullied则指被欺凌。将其翻译成中文,便创造出了“霸凌”一词,作为外来语引入汉语中。Bully可以有“暴力”“怖力”“霸力”等音译法,但使用最广泛的还是“霸凌”,意指由少数人带领的群落,对个别人围攻、羞辱、孤立、毁谤,并对对方的身心进行持久的伤害。
童年被霸凌的伤痕跟随着我,影响着我的行为模式、人际关系。
霸凌事件越来越多地发生于社会中,在目睹一则则新闻此起彼伏,伤害却永远阴魂不散时,一个深夜,我在网络发表了《小孩子的残酷》一文,回忆我曾经历的不可思议的被霸凌过程。我的本意是倾倒内心的痛苦毒素,同时也在作总结,但这篇文章却意外引起巨大反响。数千人在文章下留言,更有几百条私信涌来,大家在手机上一字一字按出数千字的文本,发给我这样一个陌生人。两天时间,这篇文章的阅读量超过了187万次,转发过万。
压抑太久了吧?
刀划过脓疮,鲜血喷射、腐液流出、伤口张嘴。
非亲耳听闻,我们无法知晓,在这个沉默的世界上有这样多无助嘶叫的灵魂。非亲身经历,我们无法想象,在家庭和学校,在众目睽睽之下,会发生这么多花样百出的伤害。
儿童建立起善恶观是要有成年人的规训和引导的。但学校和家庭中有许多成人本身就是创伤下长大的孩子,当他们内心深处还是一个绝望的巨婴时,又怎能引导孩子建立正直的人格?
霸凌,在未成年人群落中一定会发生,因为它来自孩童的原始之恶。同时,霸凌也会源自成人的伤害与控制。霸凌的伤害会摧毁一个人的心灵,我是霸凌的幸存者。
当成千上万的人因为我的一篇随笔涌进我的微博急切地诉说时,我意识到,我有责任把这些在黑暗里徘徊的灵魂碎片拾取,把这些千疮百孔的隐秘故事呈现出来。
故事分两个层级:来自儿童的恶和来自成人的恶。
从我的自述开始,根系蔓延,从无数人心中攫取出最黑暗的秘隐,写就这样一本关于霸凌的故事集。这里有我们曾经遭遇过的相似的伤害与不公正,完全真实的、无法想象的经历和许多欢笑的面孔下掩藏的痛恨与怒吼。
它是了不起的原生态的社会记录,会让更多人直面霸凌的原因、恶行、后果。它也让那些曾经被霸凌过的孩子有一个彼此的慰藉,带着痛苦的颤抖隔空拥抱,彼此疗愈,学习成长。往事纵历历,来者尤可追。
更重要的是,它让更多的父母、教师、监护人了解到霸凌的隐文化,看到背后的一些真相。不要在伤害发生之后才说:“天哪,我完全不知道会这样啊?”也许,正如《小孩子的残酷》一文中写道:“成年人又聋又瞎。”
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看到霸凌的真相。
根据国外的专业研究,现代霸凌被分为四类。
类是“传统霸凌”(Traditional Bully),即靠武力欺凌,通常是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以强凌弱,采用打骂、恐吓等方法,可能造成身体和精神伤害。这类霸凌比较明显且容易辨别。
第二类叫作“流言霸凌”(Gossip Bully),基本不用武力侵犯,而靠嘲笑和散布流言蜚语去败坏被欺辱者的名誉或者对其进行孤立。这种霸凌多半由小团体操纵,即使不造成身体损伤,但心理损害较大且影响也更久远,消除后果要花较长时间。
第三类叫“网络霸凌”或“电子霸凌”(Cyber Bully),是高科技时代的新产物,即通过电话、电邮、网络、手机短信等电子手段,向欺凌对象实行攻击、诬蔑、恐吓等。专家特别指出,网络霸凌可能是现实社会中、二类霸凌在虚拟世界的继续。有的人把实施、二类霸凌的录音、录像散布到网络,对受害人施加进一步的伤害。与此同时,现实中也可能发生另一种情形,即被欺凌的对象或许依靠网络电子工具的隐蔽性向霸凌者发起反击,从而使霸凌双方处境发生逆转。
第四类姑且称作“大众电子霸凌”(Inadvertent Cyberbully)。之所以将其与一般的网络霸凌相区分,是因为这类霸凌不一定直接向被欺凌对象发起攻击,而是利用网络媒体工具对其造成间接的坏影响,比如冒充受害人开博客、发文造谣、曝光其不雅照片等,时常是受害人还蒙在鼓里,谣言就已经散布到满世界了。与前三类的霸凌和被霸凌双方互相认识、有直接利害冲突不同,参与这类大众霸凌的助恶者,多半并不认识当事人,他们只是在网上听信谣言而跟随起哄,却给当事人甚至亲友造成巨大的伤害,也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
校园里发生的霸凌,往往也会延续到社会和家庭,网上和网下。比如一些校园霸凌者在欺凌同学时会进行录像,并将其放到互联网上去传播,他们似乎并不怎么在意会不会因此留下证据,反而更喜欢因为互联网的传播,放大对被霸凌者的羞辱,加剧对受害者的伤害,而有更多的人围观他们的暴行则使他们更有成就感。
本书的15个故事,全部取材于真实案例。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心理、背景、经历,这里做了一个全景俯瞰,更深入到极其微小的细节和心理状态,优选程度地还原事件的幽微精深。看到真相,是解决问题之始。
预防霸凌,首先是家庭之责,其次是社会体系的建立。
美国——从2000年开始立法严惩校园欺凌行为。目前全美有45 个州颁布了《反霸凌法》。这些法律要求学校职员在见到霸凌行为时必须立即报告和干预,调查并惩罚加害者,通知家长,并提供受害者所需的心理咨询援助。
澳大利亚——2003年制定了《国家安全学校框架》,这是澳大利亚及全世界份国家级别的安全学校建设指导政策。
韩国——分别于2012年、2013年、2014年连续出台预防和治理校园暴力对策方案,并开通举报校园暴力的24小时热线,将校园周围200米设立为警察负责区。
日本——国会于2013年通过了《校园霸凌预防对策推进法》。
中国——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于2016年下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
但最终,解决这个日益猖獗于校园、社会、网络的恶魔,还是需要每个人的力量。对于霸凌,不再旁观,而是说No。
一个社会,只有好人都沉默时,邪恶才能横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