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曲校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敦煌曲校录

44.9 5.8折 78 全新

库存5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任二北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3102694

出版时间2018-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1201660955

上书时间2024-06-20

鸿运图书专营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任二北(一八九七-一九九一),原名讷,字中敏,号二北,别号半塘,江苏扬州人,有名词曲学家、戏曲理论家、敦煌学家,曾任四川大学、扬州师范学院等校教授。主要着作有敦煌曲初探敦煌曲校录唐戏弄教坊记笺订优语集唐声诗敦煌歌辞总编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集等。

目录
  
凡例


卷子编号一览麦


 普通杂曲四十八调十二百零五首;又失调名二十二首:共二百二十七首


第二 定格联章四调,十七套,二百八十六首;又失调名一套,十二首:共二百九十八首


第三 大曲五调,五套,二十苜

内容摘要
本书是对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写卷中保存的唐代曲子词的初步整理著作。作者任二北先生在这本书里分类辑录了敦煌曲子词的作品文本,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校勘整理,撰写有比较详细的校勘记。本书对于研究敦煌文学以及唐宋词具有较高的史料和学术价值。

精彩内容
  
  戏曲,是我国在世界艺坛上独树一帜的综合性艺术。如果从金元时期戏曲趋于成熟的阶段算起,历经明清两代,到晚清民国时期,它已经走遇了近七百年的道路,发挥过重大的社会影响。


  戏曲,包括杂剧、传奇乃至花部小戏等体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容、形式,不断地变化融合,也经历过好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进入晚清民国时期,随着我国历史和社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戏曲进人了非常独特的历史时期。对于中国文化和研究中国戏曲史而言,这是具有特别意义并且非常值得注意的历史时期。


  我国戏曲,元代以杂剧为主流,明清两代,剧坛以传奇为主,也兼演杂剧。但到了清代乾隆年间,朝廷经常在为皇帝、皇太后祝寿的全国性节日,引进各种地方戏班,进入北京会演。以此为契机,徽班以其精彩的表演和它易于为群众接受的特质,在京城落地生根,影响日益扩大。它融合了其他唱腔,形成了后来被称为‘京剧’的新剧种。这时候,各处的地方戏,风起云涌。至于曾在舞台上流行的杂剧、传奇,即使在某些方面结合时代的潮流,有所革新,但终究敌不过以徽班为代表的清新、活跃、更接地气的地方戏。愈到后来,属于‘雅部’的杂剧、传奇,渐渐无人问津,走向衰落。从此,‘花部’终于战胜了‘雅部’,中国的剧坛,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化。从晚清到民国,随着政治经济的变革,西方各种思潮包括文艺思潮,也陆续涌入古老的天朝。我国戏曲领域,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相联系,与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相适应,也出现了深刻的改良活动。以京剧为例,剧坛上呈现出与元明清三代不同的面貌和特点。


  从金元以至明清,我国戏曲经过长期的创造、沉淀,在剧本创作上,特别在唱、做、念、打等表演技巧方面,都在不断地完善。乾嘉以来,商业兴旺,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一带,市场繁荣,观众日多,审美要求也日益提高。加以宫廷的大力提倡,各个地方戏种有了交流借鉴、互相影响、共同提高的机会。以京剧为代表的‘花部特别在表演艺术方面,日臻成熟,达到了中国戏曲史上的高峰。那时候,戏班众多,名角迭出。咸丰、道光年间,京师出现以演老生见长的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这三杰,被称为'三鼎甲'。后来又出现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三位杰出的老生演员,被称为‘后三鼎甲弋他们的做派唱工,或如黄钟大吕,慷慨沉雄;或如雁啸长空,悲凉苍劲。他们风格各异,而其共同之点:品行端正,敬业不懈,严肃地对待艺术创造。因此,他们被艺术界公认为偶像,也受到广大观众的尊敬。


  到民国初年,观众喜爱老生的热忱,逐渐转换为对旦角的追捧。当时京剧涌现出四大男旦。梅兰芳以俊美的容姿,唱、做、念、打已达炉火纯青的表演技艺,让观众如痴如醉。程砚秋擅演悲剧,以青衣应工,幽韵哀情,如泣如诉,唱到剧中的凄楚之处,让观者感同身受。荀慧生则表情多变,做派风流活泼,有花旦的美誉。尚小云嗓音圆亮高朗,在串演女性角色中透露着英勃之气,他尤擅演刀马旦,在旦角中自成一派。那时候,梅、程、苟、尚红透了中国剧坛。


  可以说,清末民初,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高潮时期,尤其是在表演技巧方面,更是发展到艺术的顶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