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播学视域下的四川藏羌彝非遗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传播学视域下的四川藏羌彝非遗研究

本店经营正版图书 两天左右发货 如果有着急发货的请不要下单

23.78 4.1折 58 全新

库存4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畔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2-19

北京新华书海图书城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胡畔
  •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10
  • 版次 1
  • ISBN 9787569050318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轻型纸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传播学视域下对四川藏羌彝非遗文化进行研究的学术专著。21世纪以来国家大力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将四川藏羌彝非遗的保护传承与传播纳入传播学的视域,从非遗的本土化传播切入,借鉴西方仪式化传播、发展传播、跨文化传播、消费社会思想等理论,结合中国传播理论与实践,对四川藏羌彝各民族非遗的历史文化地位、文化特色与重要价值,非遗发展的政策、社会环境、仪式化传播方式与效果、跨文化传播文化价值建构、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现代传媒语境中大众传播媒介与四川藏羌彝非遗的对接现实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作者简介】
胡畔,四川大学教师,文学博士,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传播,公共管理与政策传播。
【目录】

第一章  四川藏羌彝非遗的特殊地位与民族文化本土化传播
  第一节  一个传播学本土化的现实命题
    一、本土化传播的意义诠释
    二、四川藏羌彝非遗传承——一个本土化传播的现实命题
  第二节  少数民族非遗的多元形态与文化认同
    一、少数民族非遗与文化多样性
    二、民族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
  第三节  四川藏羌彝非遗传播的国家政策与社会环境
    一、少数民族非遗传播与政策环境
    二、少数民族非遗传播与社会环境
第二章  四川藏羌彝非遗仪式传播的组织和自发行为
  第一节  仪式传播的理念与现实意义
    一、仪式传播的理念
    二、仪式传播对四川藏羌彝非遗传播的意义
  第二节  仪式传播非遗的组织行为
    一、非遗传播与组织行为
    二、重大传统节日的仪式传播与效果
    三、仪式传播非遗中组织行为的局限
  第三节  仪式传播非遗的自发行为
    一、非遗传播与自发行为
    二、自发传播非遗的仪式化与效果
    三、自发传播非遗仪式的局限
第三章  跨文化传播理念与四川藏羌彝非遗
  第一节  跨文化传播理念与文化符号功能的认知
    一、跨文化传播与文化符号的重要性
    二、四川藏羌彝典型象征符的文化意义
  第二节  跨文化传播中的四川藏羌彝典型非遗符号
    一、格萨尔的传播与研究国际化现象
    二、唐卡绘画的跨文化传播——尼玛泽仁现象
    三、跨国演出传播和非遗国际展览
  第三节  四川藏羌彝非遗跨文化传播的新机遇
    一、“一带一路”延伸的非遗空间
    二、新媒介拓展的跨文化传播平台
第四章  发展传播与四川藏羌彝非遗文化产业
  第一节  发展传播与民族文化产业
    一、发展传播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二、民族文化产业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三、民族文化产业与供给侧改革
  第二节  四川藏羌彝地区非遗文化意识与产业规划
    一、构建民族文化品牌的重要性
    二、藏羌彝文化产业的规划与成效
  第三节  四川藏羌彝非遗的品牌典型
    一、扩散式传播的原点——民族文化产业园典型
    二、民族文化传播中的意见领袖——个体创业典型
    三、非遗产业化与消费的异化
第五章  现代传媒语境与四川藏羌彝非遗传承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与四川藏羌彝非遗传承
    一、大众传播的文化遗产传承功能
    二、大众传播与非遗对接的现实性
  第二节  影视与四川藏羌彝非遗传播
    一、非遗保护传承中的影视参与
    二、影视对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作用与影响
  第三节  新技术传播理念与四川藏羌彝非遗
    一、新技术主导的新媒介时代
    二、新技术传播与四川藏羌彝非遗
    三、大众传媒宣导与四川藏羌彝非遗活态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是在传播学视域下对四川藏羌彝非遗文化进行研究的学术专著。21世纪以来国家大力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将四川藏羌彝非遗的保护传承与传播纳入传播学的视域,从非遗的本土化传播切入,借鉴西方仪式化传播、发展传播、跨文化传播、消费社会思想等理论,结合中国传播理论与实践,对四川藏羌彝各民族非遗的历史文化地位、文化特色与重要价值,非遗发展的政策、社会环境、仪式化传播方式与效果、跨文化传播文化价值建构、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现代传媒语境中大众传播媒介与四川藏羌彝非遗的对接现实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