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辩证法原理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自然辩证法原理

本店经营正版图书 两天左右发货 如有着急发货的请不要下单

5.6 1.4折 40 全新

库存100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栾玉广 编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9

版次3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2-11

北京新华书海图书城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栾玉广 编
  •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9
  • 版次 3
  • ISBN 9787312021244
  • 定价 4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6页
  • 字数 50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品教材·中国科学院指定考研参考书·安徽省高等学校“十一五”省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是根据原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要点(试用本)》编写的硕士研究生教材,并根据社会发展和教学需要进行了再次增补和修订。内容包括:导言:自然辩证的学科性质和功能;自然辩证法前史;自然辩证法本史;自然辩证法的传播和发展。第一篇“自然观”:自然界物质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演化;自然界物质系统存在与演化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界;科学发展观及其哲学基础。第二篇“自然科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及其意义;科学问题和科研选题;科学认识的感性方法;科学认识的理性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第三篇“科学技术的辩证法”:科学技术的本质和作用;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机制;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结语:科技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自然辩证法原理》可作为高等院校和科研所理工农林医科各专业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教材、大学本科高年级学生的选修课教材,也可作为广大科技管理干部、科技工作者、哲学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及青年朋友的参考读物。
【目录】
总序
第3版序
第2版序
第1版前言
导言
第一章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功能
第一节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内容和学科性质
第二节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自然辩证法的前史
第一节古代朴素的自然哲学及其特征
第二节“日心说”的创立与自然科学革命和人类自然观的发展
第三节近代前期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
第四节近代前期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

第三章自然辩证法的本史
第一节近代后期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破产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第二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征
第三节德国古典哲学为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提供思想和理论条件
第四节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写作和出版

第四章自然辩证法的传播和发展
第一节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自然辩证法的传播和发展
第二节自然辩证法在20世纪的充分发展

第一篇自然观
第五章自然界物质的存在方式
第一节自然界的物质性及其特征
第二节自然界物质存在的基本方式
第三节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复杂性

第六章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演化
第一节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图景
第二节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趋势和机制

第七章自然界物质系统存在与演化的关系
第一节物质系统的存在观与演化观
第二节物质系统的存在序列与演化序列
第三节物质系统的结构和过程

第八章人类与自然界
第一节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第二节人工自然及其进化
第三节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协调

第九章科学发展观及其哲学基础
第一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与解读科学发展观
第二节物质系统的辩证法原理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第二篇自然科学方法论
第十章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及其意义
第一节什么是科学方法和科学方法论
第二节科学研究方法的两大类别
第三节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简述
第四节自然科学方法论的科学价值

第十一章科学问题和科研选题
第一节科学问题
第二节科研选题

第十二章科学认识的感性方法
第一节科学事实及其获取途径
第二节科学观察及其认识论问题
第三节科学实验及其重要作用
第四节观察和实验中的认识论问题
第五节科学研究中的机遇

第十三章科学认识的理性方法
第一节整理和加工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科学抽象
第三节科学概念
第四节理想化方法
第五节数学方法
第六节公理化方法
第七节逆向思维方法与科技创新
第八节科学假说
第九节科学理论

第十四章系统科学方法
第一节系统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第二节系统的功能模拟方法
第三节黑箱方法
第四节信息论方法
第五节控制论方法
第六节自组织理论方法

第三篇科学技术的辩证法
第十五章科学技术的本质和作用
第一节科学技术的本质含义
第二节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第三节科学技术的功能
第四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十六章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第一节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动力
第二节科学技术发展的外动力

第十七章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
第一节科学发展的模式
第二节技术发展的模式

第十八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引起的问题
第三节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的未来
结语:科技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