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印本:《月经病治疗简介》——顾小痴 主任讲(1977.1.21)
  • 油印本:《月经病治疗简介》——顾小痴 主任讲(1977.1.21)
  • 油印本:《月经病治疗简介》——顾小痴 主任讲(1977.1.21)
  • 油印本:《月经病治疗简介》——顾小痴 主任讲(1977.1.21)
  • 油印本:《月经病治疗简介》——顾小痴 主任讲(1977.1.2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油印本:《月经病治疗简介》——顾小痴 主任讲(1977.1.21)

 在天津中医界,若论起妇科来,除哈荔田名震京畿外,再数就是顾小痴了。他以其深厚的造诣,超凡的医术而享誉津门。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先兆流产、月经病等疾病的诊断治疗、选方用药皆有独到之处,成为天津著名的中医妇科专家,令患者及同道至今难以忘怀,无不钦佩。

188 八五品

仅1件

天津南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顾小痴

出版社顾小痴

出版时间197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8页

货号厅4架4上

上书时间2022-04-06

梓云书店

二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顾氏祖籍天津。1910出生于一个平民家庭,自幼体弱多病,于是在父亲的鼓励下练习拳术以强身壮体。上学也晚,24岁方高中毕业。因为身弱体羸,未曾毕业便萌生了学医念头,立志行医治病救人。闻京都名医施今墨先生办华北国医学院,一俟毕业,便只身赴京亲觅施先生之门。施先生对这个有志青年爱怜有加,欣然录取,在学期间又拜医界名宿杨淑澄先生为师临证侍诊,诊暇必质疑问难,但求其详,杨师亦倾囊相授。三年中,顾小痴苦读经典,汲《内经》、《难经》之大论,师仲景辨证之体系,旁及金、元、明、清暨近代诸家,其中尤得力于李东垣、朱丹溪、叶天士、徐灵胎、傅青主及施今墨、杨淑澄等先贤、恩师,又学习了现代医学基本知识(施今墨先生主张中医应采西医之长,故聘有西医教师授课),故而术业专博,学行兼优。1937年,以名列前茅之成绩毕业于当时著名之中医学府华北国医学院。

  毕业后,顾氏即悬壶津门,在其寓所北马路的津道西箭道挂牌行医。主治伤寒、杂病,兼诊妇疾。他视医术为仁术,怀大悲恻隐,普救含灵之旨,凡前来求医者,无论贫富贵贱、长幼尊卑,均普视一等。审证用药,必谨慎周全,务求其当而后可,绝无轻率妄举之时。诊余,结合所诊病例,继续深研医典,以求贯通。如此,医术渐精,声誉日隆,每日求医者不绝,十年后,便已成为享誉津门的名医了。

  新中国成立后,顾小痴由衷地拥护共产党的中医政策。1954年,在陆观虎、赵寄凡的建议下,由政府筹资兴办的天津中医联合门诊部成立,顾小痴怀着喜悦的心情与众多名中医一道参加了该门诊部。当时门诊部设内科(即男内科)、女内科(即妇科)、儿科、正骨科、针灸科等。顾氏与哈荔田、于芝圃、丁蔚然、王文瀚、阎毓芝、张翰卿等在女内科应诊,科主任为哈荔田。1955年,在原天津中医联合门诊部的基础上,天津市立中医医院成立,这是天津历史上第一所中医专科医院,也是第一所国办的中医医院。顾氏任女内科主任。1959年,该院开设了妇科病房,设床位18张,女内科改称为妇科。在顾氏领导下,此科开展了对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综合治疗,并取得了显着的效果。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卫生部关于大力开展“西学中”工作的指示,天津市公共卫生局成立了由知名度较高的老中医组成的“中医教学研究委员会”,顾氏与其他42名老中医参加了这个委员会,并参加了5期教学工作,培养了一大批外埠和本市的“西学中”医务人员,他们中有的成为全国知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

  为使天津的中医教育走上正规的高等教育之路,1958年8月31日,在原天津中医学校的基础上,天津中医学院正式成立,天津中医医院更名为天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顾氏仍任妇科主任。1965年,该院更名为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顾氏任院长兼中医学院教务处处长。

  1969年,天津由省辖市改为直辖市,9月,天津中医学院随河北省党政机关迁往石家庄市,并入河北省医学院并更名为河北新医大学,天津中医教育成为空白。1974年由天津市中医医院(今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组建天津市中医学校,顾小痴任教务组组长,主持教学工作,从课程安排到组织教学、教材选定等事必躬亲,为恢复天津的中医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

  1978年,国务院批准重建天津中医学院,中断了10年的天津中医高等教育得以恢复。顾氏担任了教务处处长兼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其时,诊务工作、行政工作、教务工作均十分繁忙,但他仍坚持登台为本科生、“西学中”班学生授课辅导,并培养研究生。这些学生现在都已成为中医各学科方面的专家。

  顾氏晚年,在教学和诊病之余,主编了《中医学讲义》、《金匮要略讲义》等书。他的论文《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观察》、《妊娠呕吐辨证论治的经验介绍》、《崩漏的中医治疗》、《祖国医学对经断前后诸证的认识》、《中医药治疗痛经》、《经前诸症辨治要点》、《月经病治疗简介》、《二陈汤的临床应用》等,既是他部分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反映,也是弥足珍贵的医学资料,很值得后世研习。

  道法伤寒   亦尚温病

  顾氏学术思想源于《内经》、《难经》等经典,法宗仲景,旁及金、元、明、清及近代诸家。他博采众长,唯善是从,无门户之见,虽道法伤寒,且亦尚温病,临证中有创新,学术上有发展,故终成大家。

  《伤寒杂病论》示人以辨证论治之准绳,然自《伤寒直格》和《医经溯洄集》问世,人们开始认识到伤寒方不能广泛适应多种热性病症。王履(元末明初医学家,著有《医经溯洄集》,评论《内经》、《伤寒论》有一定见解。)指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其后,又有可(著《温疫论》)、叶天士(著《湿热病篇》)、吴鞠通(著《温病条辨》)、薛生白(著《湿热篇》)、王孟英(著《温热经纬》)等著书立说,使得温病学发展成为继张仲景《伤寒论》后的一门独立学科。

  但是,温病学说的兴起引起了崇奉伤寒论者的众议,他们认为温病本在伤寒之内,理论上不应另立门户,治疗上更不能越出伤寒范围。(《伤寒论》中有“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等条。)以陆九芝先生(陆观虎之先祖)之“凡伤寒有五,而传入阳明遂成温病”,“温病之病,本隶于《伤寒论》中,治温病之方,并不在《伤寒论》之外”为著名。由此形成伤寒、温病之争论,一直延续至今未了。故有“伤寒派”、“温病派”,“经方派”、“时方派”之称。

  顾氏对于上述纷争,自有其公允的评价,他常诲后学:“伤寒是温病的基础,温病是伤寒的发展”,一语道破了伤寒与温病的关系。

  顾氏认为,“伤寒论”一名,取意于《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有《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的广义伤寒,即多种热性病的总称。因此在概念上,广义伤寒可以包括后世所称的“温病”。《伤寒论》中也提出了温病的简要症状和治则,如:“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但是,从全部《伤寒论》观之,是详于伤寒而略于温病的。在辨证规律上,《伤寒论》是以“六经”为基准,而温病则是以“卫气营血”、“三焦”为依据。但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以证候作基础的。

  顾氏又认为,在治疗上,《伤寒论》中的方药可以治疗部分温病,故治疗温病不应反对用《伤寒论》的药方。考《温病条辨》上焦篇中的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桅子豉汤、瓜蒂散;中焦篇中的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桅子柏皮汤、桅子豉加甘草汤、茵陈蒿汤、小馅胸汤、五苓散、理中汤、四逆散、小柴胡汤;下焦篇中的黄连阿胶汤、桃仁承气汤、抵当汤、桃花汤、猪肤汤、苦酒汤、小建中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乌梅汤等,均为《伤寒论》方。随着温病学说的形成,又发展了察舌、验齿、辨斑疹、诊耳目等诊断技术,并充实了论治法则和治疗方药,如清营凉血的犀角地黄汤,芳香开窍的清宫汤、安宫牛黄丸、紫血散、至宝丹,在临床上均收到明显效果。这也令囿于《伤寒论》方而不变者束手兴叹。

  顾氏还认为,温病证类又可以分为两大体系,一是《伤寒论》方能治疗的温病证候群,称为伤寒系温病;一是《伤寒论》方不能治疗的温病征候群,称为纯温病系温病。对于纯温病系温病,不可一概投以伤寒方,投之则易偾事。陆九芝抓住伤寒系温病可用伤寒方,认定:“温热之病,本隶于《伤寒论》中,治温之方,并不在《伤寒论》外”之说,是不客观、不全面的。

  由上所述,他主张统一伤寒、温病学说的矛盾,全面掌握,融会贯通,临证时经方时方灵活运用,方不致误。

  学于《伤寒》,宗于仲景,但不囿于一方之见,不拘于一家之言,而客观公正地看待前人学说和各家理论,反映了顾氏唯物辩证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

  善用成方   知常达变

  顾氏常曰:“治病之法,不外治‘病’和治‘人’两则。治‘病’者,祛邪是也。治‘人’者,扶正是也。但要治病不伤其人,治人不留其病,又需细察病情之虚实,对症处方,药中肯綮。”他对每一常用之经方、成方都要进行深入地剖析和研究。认为,古方虽有效,但临床应用必须有的放矢,认清该方之主症,方能作到箭不虚发。如小柴胡汤乃少阳第一方,所列少阳症状虽多,但“呕”是其主症,故小柴胡汤所涉诸条中,多有呕症。又如归脾汤主治心脾两虚证,但以食少,不眠为其主症。生脉散其功能益气敛汗生津,药虽三味,但作用迅捷,其主症是少气、汗出、脉微。诸如此类,凡临床常用有效之方,都应有其主症。故渠常言,遣方用药,关键在于把握病机,随证施方,有用补法以臻泻法之功,有用泻法以收补法之效,用寒以热,用热以寒,病在上而治下,病在下而治上,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知常达变,稳巧结合,灵活运用,方可变化无穷,药到而病除。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