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通信原理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代通信原理

14 5.2折 27 九品

库存23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曹志刚、钱亚生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302010029

上书时间2024-01-14

巷子书屋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曹志刚、钱亚生 著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11
  • 版次 1
  • ISBN 9787302010029
  • 定价 27.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28页
  • 字数 64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现代通信原理》以现代通信系统为背景,系统、深入地介绍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以数字通信原理为主。
  全书共十二章,内容包括通信系统基本概念、信息论初步、模拟调制、语音编码、多路复用、数字基带传输、数字调制和差错控制编码等。
  《现代通信原理》内容丰富、概念清楚、取材新颖、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反映了近年来的先进通信技术和新理论。书中列举了许多例题,每章后附有大量习题。
  《现代通信原理》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无线电技术、通信与电子系统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教材或研究生参考书,也可供通信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作为继续教育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现代通信与信息社会
§1.2通信系统的组成
§1.3通信系统的分类
§1.4通信技术发展概况
1.4.1通信发展简史
1.4.2主要传输手段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5通信系统的性能度量

第二章信息论初步
§2.1信息的度量
2.1.1消息的统计特性
2.1.2离散信源的信息量
2.1.3离散信源的平均信息量
2.1.4连续信源的信息度量
§2.2信道容量和香农公式
2.2.1有扰离散信道的信息传输
2.2.2有扰连续信道的信息传输
参考资料
习题

第三章模拟线性调制
§3.1双边带调幅
3.1.1常规双边带调幅(AM)
3.1.2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DSB-SC)
3.1.3常规双边带调幅和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的调制与解调
§3.2单边带调制(SSB)
3.2.1单边带信号的频域表达及滤波法形成
3.2.2单边带信号的时域表达及相移法形成
3.2.3单边带信号的维弗法形成
3.2.4单边带信号的解调
§3.3残留边带调制(VSB)
3.3.1残留边带信号的产生
3.3.2残留边带信号的解调
§3.4线性调制的一般模型
3.4.1线性调制信号产生的一般模型
3.4.2相干解调的一般模型
3.4.3插入载波包络检波
§3.5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3.5.1通信系统抗噪声性能的分析模型
3.5.2线性调制相干解调的抗噪声性能
3.5.3常规调幅包络检波的抗噪声性能
§3.6频分多路复用及线性调制应用举例
3.6.1频分多路复用原理
3.6.2载波电话系统
3.6.3广播电视
3.6.4立体声广播
参考资料
习题

第四章模拟角调制
§4.1角调制基本概念
§4.2窄带角调制
4.2.1窄带调频
4.2.2窄带调相
§4.3正弦信号调制时的宽带调频
4.3.1单频调制时宽带调频信号的频域表达
4.3.2单频调制时的频带宽度
4.3.3单频调制时的功率分配
4.3.4双频及多频调制
§4.4任意信号调制时调频信号的频谱
4.4.1周期性信号调频
4.4.2随机信号调频
4.4.3任意限带信号调制时的频带宽度
§4.5宽带调相
4.5.1单频宽带调相
4.5.2任意信号的宽带调相
§4.6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4.6.1调频信号的产生
4.6.2调频信号的解调
§4.7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4.7.1非相干解调的抗噪声性能
4.7.2门限效应
4.7.3相干解调的抗噪声性能
§4.8采用预加重/去加重改善信噪比
§4.9改善门限效应的解调方法
4.9.1反馈解调器
4.9.2锁相环解调器
§4.10调频应用举例
4.10.1调频广播
4.10.2广播电视伴音
4.10.3卫星广播电视
4.10.4通信卫星中的频分多址
参考资料
习题

第五章脉冲编码调制
§5.1脉冲编码调制(PCM)基本原理
§5.2低通与带通抽样定理
5.2.1低通抽样定理
5.2.2内插公式
5.2.3带通抽样定理1
§5.3实际抽样
5.3.1自然抽样
5.3.2平顶抽样
§5.4标量量化与矢量量化
5.4.1标量量化
5.4.2矢量量化
§5.5最佳量化器
§5.6均匀量化
§5.7最佳非均匀量化
§5.8对数量化及其折线近似
5.8.1理想对数量化
5.8.2A律对数压缩特性
5.8.3μ律对数压缩特性
5.8.4对数压缩特性的折线近似
§5.9PCM编码原理
5.9.1折叠二进制码(FBC)
5.9.2信道误码对信噪比的影响
5.9.3CCITT标准的PCM编码规则
§5.10对数PCM与线性PCM码之间的变换
§5.11单片PCM编解码器
参考资料
习题

第六章自适应差分脉码调制
§6.1概述
§6.2DPCM的基本原理
§6.3自适应预测
§6.4自适应量化
§6.532kb/sADPCM编解码系统
参考资料
习题

第七章增量调制
§7.1简单增量调制原理
§7.2数字压扩自适应增量调制
§7.3增量总和调制
§7.4信道误码对增量调制的影响
§7.5集成化数字压扩增量调制器
7.5.1增量调制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
……
第八章时分复用
第九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第十章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
第十一章差错控制编码和线性分组码
第十二章卷积码

附录一常用三角公式
附录二Q函数和误差函数
附录三第一类贝塞尔函数
附录四傅氏变换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