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学校教材:构造地质学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高等学校教材:构造地质学

5.83 2.2折 26.5 九品

库存18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德伦、王恩林 编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560125442

上书时间2024-01-14

巷子书屋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德伦、王恩林 编
  •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1-08
  • 版次 1
  • ISBN 9787560125442
  • 定价 26.5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0页
  • 字数 44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高等学校教材
【内容简介】
  《构造地质学》编写的指导思想是打好基础,拓宽思路。内容上既要反映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又要反映近年来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在章、节安排上既要保证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要符合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其目的是培养新世纪地质人才,使其全面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构造研究方法和技术。本教材共分13章、实习内容21次,在内容上增强了岩石变形和应变分析;删除了部分繁琐的精皱、断裂的几何学分类,突出介绍了具有定量和成因意义的分类方案;对褶皱、断裂作用着墨较多,对近年来研究进展较快的推覆构造、伸展构造、走滑构造等地学的热点问题单独列章;对韧性剪切带、有限应变测量、平衡地质剖面、地质体的塑性变形机制、侵入体的侵位机制和叶理的成因机制等予以适当的补充和修改。
【目录】
绪论
一、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二、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三、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意义
第一章地质体的产状及接触关系
第一节地质体及地质体的产状
一、地质体的概念
二、地质体的类型
三、地质体的产状
第二节层状地质体的产状及其露头界线
一、水平岩层
二、倾斜岩层
第三节岩层岩体的接触关系
一、岩层的接触关系
二、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

第二章原生构造
第一节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
一、层理构造及其识别
二、利用原生的沉积构造鉴定岩层的顶面和底面
第二节岩浆岩的原生构造
一、侵入岩体的原生构造
二、火山岩的原生构造

第三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
第一节应力和应力状态
一、外力、内力和应力
二、应力状态
三、应力椭球体
第二节应力分析
一、二维应力分析
二、二维应力分析的莫尔圆方法
三、三维应力分析
四、构造应力场
第三节应变的概念
一、岩石变形的方式
二、应变的概念
三、应变椭球的概念
第四节岩石的力学性质及影响因素
一、常温常压下岩石的力学性质
二、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因素
第五节岩石的破坏
一、破坏和破裂的类型
二、张裂
三、剪裂

第四章岩石的有限应变分析
第一节有限应变的基本概念
一、均匀应变和非均匀应变
二、有限应变、无限小应变和递进变形
三、二维有限应变
第二节二维有限应变分析
一、用应变椭圆表示二维有限应变
二、二维有限应变状态分析
三、有限应变莫尔圆
四、简单剪切变形的应变分析
第三节岩石有限应变测量方法
一、直接测量法
二、心对心法
三、Frg法
四、Ri/cp法
五、三维有限应变确定

第五章褶皱
第一节褶皱的基本类型和褶皱要素
一、褶皱的基本类型
二、褶皱要素
三、褶皱的方位
四、褶皱系及褶皱的波长和幅度
第二节褶皱的形态描述
一、剖面上褶皱的形态描述
二、褶皱内部量值关系及形态变化的描述
三、褶皱在剖面上组合形式的描述
四、褶皱在地面上出露形态及组合形态的描述
第三节褶皱的分类
一、褶皱的产状类型
二、褶皱横截面的几何类型
三、同沉积褶皱
四、膝折
第四节叠加褶皱
一、叠加褶皱的基本型式
二、识别叠加褶皱的标志

第六章褶皱作用
第一节影响褶皱作用的因素
一、褶皱岩石的物理性质
二、褶皱作用的受力方式
第二节纵弯褶皱作用
一、单层褶皱的形成机制
二、多层岩层褶皱形成机制
第三节纵弯褶皱作用应变分析
一、单层岩石的纵弯褶皱作用
二、多层岩石的纵弯褶皱作用
第四节剪切、横弯和柔流褶皱作用
一、剪切褶皱作用
二、横弯褶皱作用
三、柔流褶皱作用
第五节压扁作用
第六节膝折作用
第七节底辟作用

第七章节理
第一节节理的分类
一、剪节理
二、张节理
第二节节理组合和节理分期
一、节理组合
二、节理分期
第三节节理的形成与主应力关系
一、张节理的形成与主应力关系
二、剪节理形成与主应力关系
第四节张节理的最大深度
第五节节理脉的充填机制和压溶作用
一、节理脉的充填机制
二、缝合线构造

第八章断层
第一节断层几何要素和位移
一、断层的几何要素
二、断层位移
第二节断层的分类
一、几何分类
二、成因分类
三、断层的组合类型
第三节断层的识别及位移方向的确定
一、断层面
二、构造岩
三、派生构造
四、构造线或地质体的不连续
五、地层的重复或缺失
六、地貌标志
第四节断层效应
一、正(逆)倾斜滑移断层效应
二、走向滑移断层效应
三、斜滑移断层效应
第五节断层作用的时间性
一、断层的形成时期
二、同沉积断层
三、多次活动断层
四、现代活动断层

第九章区域性大断裂
第一节逆冲推覆构造
一、逆冲推覆构造的基本特征
二、逆冲断层的组合型式
三、逆冲推覆构造的结构
四、逆冲推覆构造的分带
五、逆冲推覆构造的扩展方式
六、逆冲推覆与褶皱

第十章断层成因分析
第十一章叶理和线理
第十二章岩浆侵入体构造研究
第十三章实质岩区构造
主要参考文献
附图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