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体制改革30年理性思考
¥
17
4.5折
¥
38
九品
库存2件
作者江世银 著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B26
上书时间2024-04-2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江世银 著
-
出版社
京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1
-
版次
1
-
ISBN
9787807246053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356页
- 【内容简介】
-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30年理性思考》通过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30年的实践历程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改革之中的货币金融运行发展规律,为国家宏观决策部门提供建设性意见和改革建议。《中国金融体制改革30年理性思考》认为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它打破了传统的金融体制,一步步地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多元化的金融体系。《中国金融体制改革30年理性思考》经研究后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结论。
第一,正在进行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为中国金融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动力。
第二,运行良好的金融体系能够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中国30年的金融体制改革建立起了良好的金融体系,没有出现有些国家在改革过程中的金融动荡。
第三,中国的最优金融体系既不是英美的“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也不是德日“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而是政府主导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金融体系。这既不是照抄照搬西方国家的金融体系模式,又遵循了历史的传统、现实的金融运行状况和中国金融未来的发展要求。
第四,适应经济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以市场配置资金为主、以政府配置资金为补充,实现利率和汇率巿场化,最终建立起政府主导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金融体系,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之路。
- 【目录】
-
导言
一、本书的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二、本书的研究目的、主要结构和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主要结构和内容
(三)研究方法
三、本书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
(一)特色
(二)创新点
第一章相关文献回顾及评论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中关于金融作用及金融体制改革的论述
(一)马克思关于金融作用的论述及评论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金融作用的论述及评论
(三)邓小平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及评论
(四)江泽民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及评论
二、西方经济金融学者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论述及评论
(一)肖和麦金农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论述及评论
(二)斯蒂格利茨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论述及评论
(三)罗梭和雪莱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论述及评论
(四)戴维斯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论述及评论
(五)迪里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论述及评论
三、中国经济金融学者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论述及评论
(一〉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体制改革研究及评述
(二)新世纪的金融体制改革研究及评述
第二章中国传统金融体制的形成及其弊端
一、中国传统金融体制的产生
(一)中国金融体制的建立与发展阶段
(二)新中国成立时期金融体制的产生
(三)中国传统金融体制的形成和转轨阶段
二、“大一统”的金融体制的形成与变迁
(一)“大一统”金融体制的形成
(二)“大一统”金融体制的变迁
三、“大一统”金融体制的运行
(一)“大一统”模式下的金融体制
(二)“大一统”金融体制的运行
四、中国传统金融体制的弊端
(一)中央银行不是真正的中央银行
(二)银行信贷的平衡取决于财政收支的平衡
(三)信用形式和工具的单一性没有发挥出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单一间接的融资方式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五)利率不能反映资金供求状况
第三章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理论分析
一、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若干理论依据的简要评论
(一)金融压制论
(二)金融深化论
(三)金融约束论
(四)对金融压制论、金融深化论和金融约束论的认识
(五)国外金融发展理论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借鉴
(六)简要评论
二、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二)金融一定要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
(三)金融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三、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一)经济体制改革要求金融体制改革
(二)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进行金融体制改革
(三)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趋势要求进行金融体制改革
四、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