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丛书 影视鉴赏
¥
1
九品
仅1件
作者陈旭光 著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N125
上书时间2024-11-0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旭光 著
-
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8
-
版次
1
-
ISBN
9787534387876
-
定价
35.9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内容简介】
-
电影、电视都无疑是今天我们日常生活中现实的一部分,是与我们当下的生存密切相关的一种范围广阔而繁复的社会文化现象——一种如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克里斯丁·麦兹所赞许的“总体社会事实”,“一种涉及许多方面的整体”。不仅如此,电影还是一种有着特殊魔力的新兴艺术样式。它后来居上而在当今的社会文化中独占鳌头,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称之为“具有最大影响力的现代艺术”’,“我们世纪最富有群众性的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电影不仅寄托、表现人类的情感生活。甚至也“制造”着人类的情感生活。电影所表现的世界,有时甚至比现实世界更具魅力和诱惑力。电影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国族认同”的强大功能。缺了电影,今天我们人类的生活就会是不完整的,无法想象的。
- 【作者简介】
-
陈旭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指导导师。1982-1987 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读本科,1987-1991 浙江丽水师范专科学校任教,1991-1994 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1994-1997 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现当代文学博士学位,1997- 北京大学艺术学系任教,任职讲师,1999- 2003任职副教授,2004任职教授,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高教影视学会理事、中国高校影视教育委员会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电视家协会高校艺术委员会理事、《诗探索》杂志编委、常务编辑;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特邀评委。开设主要课程有《影视鉴赏》、《电影史专题》、《美学艺术学名著精读》、《当代文化与艺术研究专题》、《艺术概论》、《影视艺术概论》、《影视学专题》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理论、当代文化艺术思潮、影视文化、中外电影史等。
- 【目录】
-
第一讲 导论:影视与影视艺术概说
一、影视概说:什么是电影?什么是电视?
二、影视艺术作为新艺术及其复杂性
三、影视文化之反思
第二讲 “追求永恒”与“第七艺术”的诞生
一、电影:“第七艺术”的命名
二、电影成为艺术:心理动因和物理原理
三、新兴的电视媒介和电视艺术
第三讲 语言的自觉:电影走向独立艺术之途
一、电影艺术语言的自觉
二、电影艺术自觉的历程
第四讲 “综合性”:电影艺术与其他艺术
一、电影与戏剧
二、电影与文学
三、电影与造型艺术
四、电影艺术的“综合性”辨析
第五讲 电影文化的广阔空间
一、电影艺术的“文化革命”
二、电影文化与“公共文化空间”的诞生
三、电影艺术的多元文化性
第六讲 电影艺术的创造与生产
一、电影艺术的创作过程和集体创造性
二、编剧:“一剧之本”的创作
三、导演:“导演作为中心”
四、表演的艺术
第七讲 电视艺术的生产
一、电视艺术形态
二、电视生产流程与重要环节
三、电视剧艺术
第八讲 影视艺术的语言
一、摄影机的介入与创造
二、镜头与画面、光与色彩、声音与音乐
三、影视艺术语言的辩证法:蒙太奇与长镜头
第九讲 影视艺术的接受
一、电影的“格式塔”心理学
二、关于银幕的譬喻:窗户、画框、梦、镜子?
三、影视艺术接受的心理特点
第十讲 影视批评
一、电影批评的角度
二、电影批评的方法与流派
三、开放的影视文化批评理论及实践:《电影传奇》、《艺术人生》
第十一讲 关于电影的电影
一、《天堂影院》:我们在电影中长大
二、《后窗》:“窥视”的“合法化”
三、《开罗的紫玫瑰》: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由穿行
四、《雨中曲》:电影历史的电影化表现
第十二讲 走向艺术的里程碑
一、《战舰波将金号》:冲突的张力理性的激情
二、《淘金记》:一个美国小人物的“含泪的笑”
三、《公民凯恩》:现代性的深远指向
四、《偷自行车的人》:“还我普通人”
五、《铁皮鼓》:“小人儿”看到的壁画“铁皮鼓”敲出的历史与人生
六、《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简单,然而醇厚且深刻
第十三讲 现代主义的浪潮
一、《四百下》:特吕弗的“胡作非为”
二、《广岛之恋》:记忆的梦魇意识的流动
三、《筋疲力尽》:“新浪潮”电影美学的宣言书
四、《第七封印》:银幕上的哲学
第十四讲 后现代的迷舟
一、《罗生门》:“非确定性”的深度与魅力
二、《邦妮与克莱德》:“雌雄大盗”的黑色幽默变奏曲
三、《飞越疯人院》:关于“疯狂”的话语权力
四、《疾走罗拉》:时间的“后现代”游戏与“新人类”一族之“酷”
第十五讲 中国的道路
一、《一江春水向东流》:以家庭为载体的民族心灵史诗
二、《小城之春》:“家”的寓言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心理写实
三、《早春二月》:中国知识分子的“早春忧郁”与 “多余人”形象
四、《黄土地》:“文化寻根”的世纪悲凉与影像美学的崛起,234
五、《红高粱》:生命的劲舞感官的盛宴
六、《重庆森林》:迷失在都市丛林
七、《阳光灿烂的日子》:成长的烦恼与青春的诗意
八、《小武》:纪实的补课与救赎
九、《太阳照常升起》:分段叙事、梦幻拼贴与复杂的主题寓意
十、《集结号》:双重突破与“平民的胜利”
附录一:本书主要参考书目及建议阅读书目
附录二:外国电影精品编年
附录三:中国电影精品编年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