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韩古典舞蹈比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日韩古典舞蹈比较

8 2.2折 36 八五品

库存21件

安徽合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苏娅 著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4-25-6

上书时间2021-06-06

飞鹏图书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苏娅 著
  •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8
  • 版次 1
  • ISBN 9787503954283
  • 定价 3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15页
  • 字数 21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日韩古典舞蹈比较》第一编首先分三章分别阐述中、日、韩自然环境中的舞蹈生态、文化形态中的舞蹈功能,从政治体制、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诸方面,紧密结合舞蹈加以阐述,不落窠臼,颇有新意。从此可以看出作者长于思辨,勤于思考。如对日本古典艺能“能乐”的审美意识,对日本“能乐”大师世阿弥理论著作《风姿花传》的心得体会,都有独到之处。对韩国古典舞发展的研究和阐述,脉络清晰,特别是对著名舞蹈家崔承喜对中、韩古典舞的贡献和评价,恰确精当。
第二编中日韩古典舞蹈交互性的比较研究方面,从大量文献、形象资料中,总结出它们在题材方面的互相吸收和发展衍变,如中国戏曲的《白蛇传》和日本歌舞的《道成寺》;中国昆曲的《长生殿》和日本“能乐”的《杨贵妃》。民间舞方面,如中、日两国的“踏歌”和韩国的《羌羌水月来》,以及中国的“拓枝舞”和韩国的《莲花台》等,以大量的史料为依据,运用自如,生动活泼,发人深省,更能品味中、日、韩东方色彩的魅力和互相吸收运用的脉络。
第三编中日韩古典舞创新性的研究,对中、日、韩原始形态及现代文化形态的舞蹈功能作了探索性的研究,特别提到参照性的功能,认为“三国古典舞之间始终存在着亟应进一步强化的参照性功能”,日、韩两国古典舞永远是中国古典舞的两面镜子。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更应开阔眼界,看到世界各国舞蹈的发展,有比较,有鉴别,才能促使我们的舞蹈与时俱进。
【目录】

前言
导论“互舞性”研究方法论
第一编中日韩古典舞蹈的资源性研究
第一章中国古典舞蹈资源性研究
第一节自然环境中的舞蹈生态
一、自然环境对社会进程的影响
二、自然环境对民族性格的影响
三、自然环境对审美风格的影响
第二节文化形态中的舞蹈功能
一、中国奴隶文化形态中的舞蹈功能
二、中国封建文化形态中的舞蹈功能
第三节政治体制下的运作机制
一、“官办制”与单边性
二、“家伎制”与寄生性
三、“装旦制”与变态性
第四节意识形态上的深刻影响
一、中国宗教的几个特点
二、中国哲学的几个特点
三、中国美学的几个特点
第五节伦理思想上的主要倾向
一、中国人的“面子”
二、中国人的“关系”
三、中国人的“情结”
第六节历史条件下的个人旨归
一、现代化的开启者
二、个性化的代表者
三、学者化的先行者
第二章日本古典舞蹈的资源性研究
第一节自然环境中的舞蹈生态
一、自然环境对社会进程的影响
二、自然环境对民族性格的影响
三、自然环境对审美风格的影响
第二节文化形态中的舞蹈功能
一、日本奴隶文化形态中的舞蹈功能
二、日本封建文化形态中的舞蹈功能
第三节政治体制下的运作机制
一、扶植性与发展性
二、高压性与斗争性
三、妥协性与防御性
第四节意识形态上的深刻影响
一、日本宗教的几个特点
二、日本哲学的几个特点
三、日本美学的几个特点
第五节伦理思想上的主要倾向
一、关于“忠”
二、关于“善”
三、关于“面子”
……
第二编中日韩古典舞蹈的交互性研究
第三编中日韩古典舞蹈的创新性研究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