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金元散官制度研究 欧亚历史文化文库
¥
70
¥
70
九五品
库存2件
作者李鸣飞
出版社兰州大学
ISBN9787311044909
出版时间2014-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362页
字数322.000千字
定价70元
货号兰州大学
上书时间2017-03-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商品描述
-
基本信息
书名:金元散官制度研究 欧亚历史文化文库
定价:70.00元
售价:70.00元,为你节省0.00元
折扣:100折
作者:李鸣飞
出版社:兰州大学
出版日期:07/01/2014
ISBN:9787311044909
字数:322000
页码:36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欧亚历史文化文库:金元散官制度研究》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金代散官研究》,分为三章。下编《元代散官研究》,分为三章。《欧亚历史文化文库:金元散官制度研究》详细梳理了金元时期散官制度的建立、发展过程,散官的授予途径,散官所承载的意义等问题,对于散官制度在这一时期的地位变化及其原因进行了探讨,并解决了一系列金元时期的官制问题。
目录
绪论上编 金代散官研究1 金代散官体系的变化1.1 《揽辔录》中大定二年的散官资料1.2 《揽辔录》资料的可靠性1.3 金代前期的散官排列1.4 金代前期散官表的意义2 金代散官的获得2.1 获得文散官的途径2.2 获得武散官的途径3 金代散官的升降和意义3.1 散官的迁转3.2 散官的下降3.3 散官的作用下编 元代散官研究4 元代散官制度的建立4.1 元代官制对金代的承袭4.2 元代散官制度的建立4.3 元代散官几种不同记录之考证5 元代散官的授予5.1 吏员出职人流5.2 流外人流5.3 白身人流6 元代散官的升迁及其他6.1 常规升迁6.2 理算法6.3 其他结语参考文献人名索引散官索引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从金代碑传资料来看,高官贵族子弟荫叙,最常见的是补阁门祗候,充护卫、符宝郎、奉御、奉职、各局库本把等宫中诸局承应人,或国史院书写、太常寺检讨、秘书监校勘等百司承应人。宫中承应人大多是直接为皇室成员服务的职位,是女真和汉人贵族子弟出仕最常见的途径。大定十七年(1177),金世宗曾经对大臣唐括安礼抱怨:“除授格法不伦。奉职皆阀阅子孙,朕所知识,有资考出身月日。亲军不以门第收补,无荫者不至武义不得出职。但以女直人有超迁官资,故出职反在奉职上。”奉职旧称不入寝殿小底,又叫外帐小底,地位低于奉御(旧称入寝殿小底)。顾名思义,奉职是皇帝身边次于奉御的亲随。由世宗之言可知,奉职多以阀阅子孙充当,由皇帝比较熟悉的人担任,是中高级官员子孙荫叙出仕的重要途径。亲军既可以由荫叙子弟充任,也可以由武举出身者充。与亲军相比,奉职对于出身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而奉职出职品级反而不如女真人充当亲军超迁官资者,让金世宗觉得不公平。能够让皇帝为其出职品级不高而抱不平,可见这些担任承应人的荫叙子弟是很容易受到皇帝关注,获得较好出职机会的。大定十二年,正五品职事官刺史、知军等缺官,金世宗跟宰臣商量,说“护卫中有考满者”,希望暂时不让他们出职,“勒留承应,累其资考,令至正五品”,让他们去担任刺史、知军等正五品职位。大定格法,护卫120个月出职,授从五品以下,从六品以上职,之后回降,第四任授从五品,勒留者各迁一官。章宗(1189—1208年在位)在大定二十九年时曾感叹:“进士、军功,尚且初除丞、簿,第五任县令升正七品,两任正七品升六品,三任六品升从五品,两任从五升正五品,正五三任而后升刺史,计四十余年始得至刺史也,其他资格出职者可知矣。”即使是迁转最快的进士、军功出身,按照正常途径,不出意外一路向上,也要40多年才能升上刺史,但作为流外官的护卫,在宫中承应,120个月,即10年出职,即可担任从五品职事官,再勒留一定考数,就可以直接相任刺史,在对于在外常调迁转之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