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 中国古代民族统计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 中国古代民族统计研究

18 1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全照

出版社民族

ISBN9787105079520

出版时间2006-12

版次1

装帧其他

开本不区分开

页数310页

字数278.000千字

定价18元

上书时间2016-02-09

五桂楼学术书坊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古代民族统计研究
原价:18元
作者:杨全照
出版社:民族
出版日期:12/01/2006
ISBN:9787105079520
字数:278000
页码:310
版次:1
装帧:不区分
开本:不区分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文库”包括了民族学、民族史、民族经济、民族文化、民族法制、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世界民族问题等方面的内容。入选文库者大多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成果,是中南民族大学学者对民族问题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前沿问题做出的回应。     本书为其中之一,研究了中国古代民族统计的有关知识。
内容提要
本课题是一种民族专门史、民族与统计整合兼容的尝试,带有多学科的特性。如果我们预期研究成果问世以后,能够产生一种多米诺骨牌效应,带动相关学科(如民族会计史、民族财政史等等),能够为全方位研究民族史提供思路,那将是一件再好不过的盛事。同时,本课题研究成果,亦可在民族高校作为学生的选修课,使其更全面了解民族文化传统;对国家管理人员而言,以史为镜,可明得失,帮助吸取治国、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继承并发扬管理统计方面的可取之处;对各民族和民族地区民众来说,本课题研究成果,可以作为一种民族读物,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和共同振兴中华民族的力量,促进各民族的和谐发展。通过研究,我们感觉到,古代民族统计是一项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客观言之,在短时间内,任何个人或小群体都不可能将其十全十美地完成。因此,本研究成果仅仅是一个初步成果,疏漏和谬误在所难免,有些地方还略显粗糙。希望以此抛砖引玉,以求教于大方之家,更希望更多的统计学人参与到这项课题中来,以便承续专业,薪尽火传,共同开创该领域的新书面以致力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边疆的巩固,邻国的友好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目录
导言章 远古时期的民族统计 一、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民族地区原始计量记录行为的萌生 二、中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民族地区原始计量记录方法的过渡性转变 三、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前夜,民族地区原始计量记录方法的变革 四、民族及民族地区原始计量记录行为演进的启迪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民族统计 一、夏朝对民族地区的国势调查和“五服制度” 二、商朝的民族军事统计资料和用人为牲的数量记载 三、西周官厅掌管民族统计的职官及民族地区行政机构的分组 四、春秋战国时期的国情调查提纲和民族分类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民族统计 一、秦代的民族统计 二、汉朝的民族统计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统一 一、吴、蜀对征服迁徙的南方少数民族,加强了编户管理统计,促进了与汉族人民的逐渐融合 二、西北边陲少数民族内徙人口的统计记载,凸现出民族融合的历史过程 三、东晋对北方南下少数民族侨民采用“土断”政策,强化了户籍管理统计 四、西晋推行占田令,实施田租定额管理,并对少数民族居民采用减免的策略 五、北魏拓跋氏政权“均田制”的实施,细化了授田种类和数量的管理统计,体现了早期社会统计方法的应用 六、西魏、北周适应“府兵制”的推行,实行兵、民异籍的户籍管理统计制度,以加强民族统治政权的军事力量 七、适应“均田制”等经济政策,苏绰创建了计账、户籍管理统计方法,为西魏及后来的北周系列经济改革提供了强力支持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民族统计 一、运用分类管理的统计方略,对归附的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体实行“羁糜州”制度 二、强化包括民族地区在内的户籍管理与人口统计,使民族融合的经济社会秩序趋于稳定 三、进行土地全面调查统计,为恢复战乱后民族地区经济而推行均田制做准备 四、注重屯田的规模效益,以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巩固边防建设第六章 宋辽金时期的民族统计 一、宋代的民族统计 二、辽代的民族统计 三、金代的民族统计第七章 元朝时期的民族统计 一、为加强对各族人民的统治,在民族、户籍、土地、赋税等方面采用了一系列统计分组法,以从总体内部细化管理  二、为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在人口户籍管理统计上实行村社制度、军民异籍和推广千户制 三、将西南边疆的吐蕃人纳入宣政院直接管理之中,对各族户口等方面的统计调查都较重视 四、适应粮食、仓储、交通、矿产等不断发展的需要,民族经济统计制度不断完善第八章 明朝时期的民族统计 一、行政建制上继续践行分类管理的统计方略,“土司”制度颇具特色 二、加强各民族的人口管理统计,建立了完备的户籍制度 三、矿冶和驿传统计的出现,反映了民族地区矿冶发展和信息传达程度 四、明中叶以后的军费支出统计资料,折射出朝政内患外扰、民族冲突加剧的困境第九章 清朝时期的民族统计 一、“八旗制度”中的层级分组,以“牛录”为最小层级单位,体现了管理统计方法的应用 二、清顺治入关后励精图治,在户籍、人口的管理统计上采取了系列举措 三、重立赋役簿籍,整顿赋役制度,赋役管理统计更臻完善 四、适应农业经济发展及其调控的需要,国民经济统计日渐完善 五、因俗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统而不一的治国韬略,蕴含了满清统治者统计分类思想附表: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简况表
作者介绍
杨全照,男,湖北南漳人,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现为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经济管理、人文社科类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基础理论及运用、会计史、民族统计史等。     杨全照教授从事会计、统计专业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承担了省(部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