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 荀子虚词研究 汉语史专书语法研究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 荀子虚词研究 汉语史专书语法研究丛书

20 20 九五品

库存2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珊

出版社河南大学

ISBN9787810912228

出版时间2005-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218页

字数208.000千字

定价20元

上书时间2015-09-23

五桂楼学术书坊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荀子虚词研究 汉语史专书语法研究丛书
原价:20元
作者:黄珊
出版社:河南大学
出版日期:05/01/2005
ISBN:9787810912228
字数:208000
页码:21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只考察《荀》的虚词。汉语很少有形态变化,虚词是治语造句的重要因素。古人向来有把虚词比作“性情”和“筋脈氣血”的。刘淇 《助字辨略·自序》:“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體骨,而虚字其性情也.蓋文以代言,取肖神理,抗墜之際,轩轾異情,虚字一乘,判于燕\越。”    本书是《汉语史专书语法研究》丛书中的一册,《汉语史专书语法研究》丛书是“九五”重点课题,“近代汉语专书语法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古代汉语专书语法研究”的成果。专书语言研究是语言学本体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全面研究一部专书语法,不仅会对一个时代的语法系统有深刻的理解,而且对该书前后时代的历史语法的比较研究也将具有重大意义。
目录
出版说明《古代汉语专书语法研究》序前言1.副词  1.1 时间副词    1.1.1 时间副词的分类    1.1.2 时间副词的语法功能及其特点  1.2 范围副词    1.2.1 范围副词的分类    1.2.2 范围副词的语法功能及其特点  1.3 程度副词    1.3.1 程度副词的分类    1.3.2 程度副词的搭配使用    1.3.3 程度副词的语法功能及其特点  1.4 否定副词    1.4.1 否定副词的分类    1.4.2 否定副词的连用结构和搭配使用的格式    1.4.3 否定副词的语法功能及其特点  1.5 肯定副词    1.5.1 可顶副词的分类    1.5.2 肯定副词的语法功能及其特点  1.6 语气副词    1.6.1 语气副词的分类    1.6.2 语气副词的语法功能及其特点  1.7 关联副词    1.7.1 关联副词的分类    1.7.2 关联副词的语法功能及其特点  1.8 情态副词    1.8.1 情态副词的分类    1.8.2 情态副词的语法功能及其特点  1.9 频率副词    1.9.1 频率副词的分类    1.9.2 频率副词的语法功能及其特点  1.10 谦敬副词    1.10.1 表敬副词:请    1.10.2 表谦副词:敢  1.11 关於副词的两个问题    1.11.1 界定副词的三个原则    1.11.2 副词分类之拙见2.介词  2.1 介词的分类    2.1.1 引介处所    2.1.2 引介时间    2.1.3 引介对象    2.1.4 引介工具、方式或凭藉    2.1.5 引介原因、结果或目的  2.2 与介词有关的词组和复合词    2.2.1 介词 代词:於是、以是、用此    2.2.2 代词 介词:是以、是於、何以、曷以、奚以、何为、曷为、胡为    2.2.3 助动词 介词:可以、足以    2.2.4 助词 介词:所以    2.2.5 动词 介词:至於、至於、至乎、在於、在乎、有以、无以  2.3 与介词搭配使用的格式    2.3.1 自……及……    2.3.2 为……所……    2.3.3 自……自……  2.4 介词的语法功能及其特点    2.4.1 介词及其宾语在句中或用於谓语前作状语,或用於谓语後作补语    2.4.2 介词宾语的词性类型    2.4.3 介词宾语的位置  2.5 关于介词的几个问题    2.5.1 《荀》介词的来源    2.5.2 对几个常用介词的考察3.连词  3.1 连词的分类    3.1.1 并列连词    3.1.2 顺接连词    3.1.3 转接连词    3.1.4 假设连词    3.1.5 因果连词    3.1.6 递进连词    3.1.7 让步连词    3.1.8 选择连词  3.2 复合连词的结构类型和词组    3.2.1 复合连词的结构类型和词组    3.2.2 词组  3.3 与连词搭配使用的格式    3.3.1 表转折关系    3.3.2 表假设关系    3.3.3 表选择关系  3.4 连词的语法功能及其特点  3.5 对几个连词的考察    3.5.1 关於“安”、“案”    3.5.2 “今”是否假设连词    3.5.3 “而”是否假设连词    3.5.4 介词“以”与连词“以”4.助词  4.1 助词的分类    4.1.1 结构助词    4.1.2 衬音助词  4.2 助词的语法功能及其特点5.语气词  5.1 语气词的分类    5.1.1 句首语气词    5.1.2 句中语气词    5.1.3 句末语气词    5.1.4  语气词的连用  5.2 语气词的语法功能及其特点6.叹词  6.1 单音叹词  6.2 复合叹词  6.3 叹词的语法功能及其特点7.象声词附录  《荀子》“不”字句初探  《荀子》虚词“安”、“案”、“按”研究  《荀子》“刑错而不用”考释  论《荀子》中的“綦”  古汉语副词的来源主要参考文献词语索引後记
作者介绍
黄珊,女,上海市人,大专学历。1977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多年来,致力于《荀子》语法研究,发表有关《苟子》语法以及上古汉语词汇研究的论文若干篇。曾参加《古代汉语虚词词典》等书的编写工作,立足于汉语史研究并以专书为切入点作为研究方向
序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