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 清代古声纽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 清代古声纽学

48 48 九五品

库存3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葆嘉

出版社上海古籍

ISBN9787532565979

出版时间2012-11

版次1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页数417页

字数333.000千字

定价48元

上书时间2015-09-22

五桂楼学术书坊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若年头久远,自然折旧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清代古声纽学
原价:48元
作者:李葆嘉
出版社:上海古籍
出版日期:11/01/2012
ISBN:9787532565979
字数:333000
页码:417
版次:1
装帧:硬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清代古声纽学(精)》由李葆嘉著。作为显学的清代古音学,前修时贤对之所述多为清代古韵学研究,清代古声纽学则掩而不彰。作为部清代学者上古声纽学术源流沿革之专著,本书填补了百余年此方面研究之空缺。按照萌发初探期、立论创说期与系统集成期,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溯源沿流,遂成史论。逐一阐述了顾炎武、徐用锡、江永、戴震、钱大昕、段玉裁、钱坫、李元、夏燮、邹汉勋、章炳麟、黄侃诸家之说。徐复先生评价“其思路锐密,犀利无比,语重心长”。《清代古声纽学(精)》的问世,清代古音学及其学术史遂成完璧。
目录
导论上古声纽研究溯源沿流附:上古声纽研究源流示意图上篇 萌发初探期章 顾炎武与古无轻唇说节 顾亭林知古无轻唇音第二节 唇音轻重互通之例说第三节 附论毛奇龄倡言声韵兼治第二章 徐用锡的舌上古读舌头说节 徐用锡其人其事第二节 徐用锡的舌音创说第三节 徐用锡创说探源第四节 字母归并派的滥觞第三章 江永的字母观与古声混转说节 胶固不化的字母观第二节 《音学辨微》古声例说第三节 《古韵标准》古声例说第四节 字母辨等与古音十九第五节 江永的古声混转说中篇 立论创说期第四章 戴震的二十位与古声流转模式节 《转语》与《声类表》第二节 《转语》古声二十位说第三节 戴震的古声流转模式第四节 附论洪榜《四声韵和表》二十位第五章 钱大昕的立论与雅音归并模式节 古无轻唇音及其论证第二节 知彻澄古读端透定说第三节 古人舌音后代多变齿音说第四节 古音晓匣影喻不甚区别说第五节 钱大听的双声观与正音观第六节 雅音归并模式及其影响第六章 钱坫《诗音表》的古声和谐说节 钱坫与《诗音表》第二节 《诗》双声二十一位说第三节 出送收三声与本类通声和谐说第四节 喉音通声和谐说与影喻同声说-第五节 来首声说与来归声说第七章 段玉裁的双声注与谐声必同部说节 《说文》双声注的方式第二节 《说文》双声注的分类第三节 段玉裁双声注的性质第四节 谐声必同部说与古声研究第五节 附论王念孙父子古声二十三位第六节 附论任兆麟古声二十六位‘第八章 李元的古声互通说节 李元与《音切谱》第二节 泥娘日三母互通说第三节 端透定与知彻澄互通说第四节 正齿与舌音、齿头互通说第五节 帮滂并明与非敷奉微互通说第六节 见溪群与影晓匣喻互通说第七节 喻影、喻匣、喻邪互通说第八节 李元古声学说的特色第九章 夏燮的古声合用说节 夏燮与《述均》第二节 古声四大限与牙喉合用证第三节 重唇、轻唇合用证第四节 舌头、舌上、半舌合用证第五节 正齿二分论第六节 古声合用说及其方法论下篇 系统集成期第十章 邹汉勋古声二十纽系统说节 邹汉勋与《五均论》第二节 《三百篇》古声二十纽第三节 古声十四论评说第四节 邹汉勋古声研究的特点第五节 附论陈澧的系联法与正齿二分附记:新化邹氏舆地世家第十一章 章炳麟古声二十一纽与古双声说节 古声三类五音二十一纽说第二节 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第三节 古双声说即古声流转说第十二章 黄侃古音十九纽与古音研究系统论节 黄侃古声纽说的形成第二节 古音十九纽及其来由第三节 喻、为古音说的五变第四节 黄侃的古音观及其方法论第五节 附论曾运乾喻母古读考第六节 附论钱玄同古音十四纽余论第十三章 清代古声纽研究的成就及其影响节 清代上古声纽研究的总体评价第二节 谐声原则与清儒古声研究结论第三节 上古声纽研究在现当代的继续第四节 古音十九纽的再发现第十四章 汉语音韵研究的历史性沉思节 华夏汉语的混成发生与推移演变第二节 雅正音系之形成扩展及嬗变轨迹第三节 汉人语音自然感知与音韵研究突进契机第四节 中国古音学与历史比较语言学异同第五节 古音研究模糊性与诸家结论或然性参考文献李葆嘉音韵学论著目录后记
作者介绍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若年头久远,自然折旧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