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亚勤让智慧起舞 内有签名前扉页有破损
  • 张亚勤让智慧起舞 内有签名前扉页有破损
  • 张亚勤让智慧起舞 内有签名前扉页有破损
  • 张亚勤让智慧起舞 内有签名前扉页有破损
  • 张亚勤让智慧起舞 内有签名前扉页有破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张亚勤让智慧起舞 内有签名前扉页有破损

7 八五品

仅1件

河南濮阳市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世英 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1

版次1

印刷时间2010-11

印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0944A

上书时间2023-05-14

哥俩书屋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世英 著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11
  • 版次 1
  • ISBN 9787508622552
  • 定价 3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2页
  • 字数 222千字
【内容简介】
    有人说,他是“全世界的财富”。
    3岁识字,5岁读书,9岁小学毕业,12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成为1978年入学的全国最年轻的大学生,23岁获得乔治·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31岁成为IEEE(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百年历史上最年轻的院士,33岁回国跟李开复一起创办微软中国研究院,34岁执掌微软亚洲研究院,38岁晋升微软全球副总裁,成为比尔·盖茨智囊团的核心成员……
    在企业家里,他是科学家——他拥有60多项专利,并发表了500多篇学术论文和专著,被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称做“一个灵感的启示”;
    在科学家里,他是企业家——他将一个不到10人的微软中国研究院,发展成为拥有3000个聪明头脑的微软亚太研发集团,被比尔·盖茨视为“微软的宝贝”;
    他是——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亚勤。
    《张亚勤:让智慧起舞》试图走近张亚勤快慢相谐、动静相宜的世界,走近他“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心,寻找成长成功的中国路径和智慧。
【作者简介】
    刘世英,广天响石企划机构董事长。财经畅销图书出版策划人,财经传记作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MBA。曾任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节目图书总策划、《亚洲资本》杂志副总编,长期致力于财经人物和企业案例研究,著有《谁认识马云》、《分众的蓝海》、《汇源内幕》等传记作品。
【目录】
柳传志序 凌志军序 作者序

引子 001

第一章 少年多磨砺
“我可以说是提前经历了人生种种可能的困境。”
少年天才 007
张亚勤拍照式记忆的本事已经让他成为了当地的小名人:拿一份报纸,张亚勤只要看几分钟,基本就能像电影回放一样一字不差地通篇背出来。
严母教子 010
直到现在,母亲含着泪问的那句话一直敲打在张亚勤的心上:“你到底要干什么,你没有一技之长,长大了怎么生存?”张亚勤明显感觉到母亲的声音和手都是颤抖的。
阿Q精神胜利法 013
“大人都说我这个小孩‘比较傻’,因为我‘没心眼儿’、常受人欺负。可母亲从小就给我讲阿Q 的精神胜利法。所以,我自己倒没觉得有多委屈,感觉还挺好。”
12 岁的大学生 015
第二天一起床,张亚勤对母亲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要考中国科技大学。”这时候距离高考只有半年时间,11岁的张亚勤刚上高一不久。天外有天 023
第一次期末考试一下子让他傻眼了:成绩一落千丈,数学只得了61 分,语文71 分,其他科目也差不多是这个水平。他感叹“世界太大了”。

第二章 探索未来世界
“我看了一部电影《未来世界》,电影里机器人控制了人类世界,特别有意思。我就想,实现自动控制只能通过计算机,只有它才有这么大的能量,这个领域充满了未知。现在看来,这个专业选得很好,但1979年整个学校也没有几台计算机,这个专业将来做什么我也没概念,但它就是吸引我。”
最丑的电子线路板 031
张亚勤的这块电路板确实有些“惨不忍睹”:线路纵横交叉杂乱无章,面板凸凹不平,上面的焊接点还大小不均,简直丑死了。“大老板”和“二老板” 034
“在科大的一系列讲座至少让我明白,我要想做出些什么,必须把自己的研究和世界联系起来。”恋爱—5 分钟决定一生 038
他制定了一整套恋爱攻略。于是,汪健在上下课、去食堂或图书馆的途中,总能“偶遇”这个带着温和笑容的男孩。留学美国—一个全新的世界 040
“对我而言,这里有无限的未知,我看见人就想跟人家聊天,聊什么都可以。在美国的时候,每天就是舍不得睡觉,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去体验。”
“你现在就可以博士毕业了。” 042
“那两周,我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十几个小时都在看书,看完一本书就演算、验证论文里的推导。吃了两个星期的三明治,我猛然发现自己开窍了!”
抢项目—与美国专家角力 046
中国学生的聪明毋庸置疑,基础知识也非常扎实,但往往缺乏美国学生的自信。在一个国际级的平台上建立自信,使我受益终生。
拒绝麻省理工和普林斯顿 048
“尽管乔治? 华盛顿大学没有麻省理工学院和普林斯顿优秀,但比克赫尔茨教授是我所在的研究领域的权威,并且他对我很信任,真的是在给我‘传道、授业、解惑’。”
第一次“当官”—学校的中国留学生会主席 049
遇到有领导人从北京来美国访问,张亚勤还要作为学生代表去接受接见。通过这些工作,张亚勤结识了从使馆官员到各大高校各个院系的中国留学生,成为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满分论文 051
这篇论文获得了满分,也是乔治? 华盛顿大学电气工程系唯一一篇满分论文。

第三章 从科学家到管理者
从1989年博士毕业到1999年回国,张亚勤在这10年间先后为两家研究院工作过。他从一个20岁刚出头的技术天才逐渐转型为管理研发、战略、市场乃至销售的研究院主任。这个路径也是科研型人才转型的一种典型方式。
“你能不能慢点呢?” 057
张亚勤不记得他是怎么从老板办公室出来的,他好半天才回过神来:“还有公司嫌员工干得多?”这么多年的学习过程中从来没有一个老师告诉自己要慢点儿。
从华盛顿到波士顿 059
新老板看到张亚勤的研究项目,就像意外捡了个大便宜,立刻把张亚勤研发的视频压缩技术列为高度重点项目,并把他调到位于波士顿的GTE 公司研究院去工作。
亚勤的玩具 060
两个星期后,GTE 就和CNN达成了一个金额达10亿美元的项目。这个项目让张亚勤在GTE 名声大振,大家打趣地把这套吸引来十亿美金的设备命名为“亚勤的玩具”。
真正的高手 062
“在吉姆? 卡恩斯面前,你会觉得自己心里那些琐碎的烦恼都不值一提,因为有那么多关乎人类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在前方等着你。到桑纳福是我特别好的选择。”
遭遇韦尔奇—艰难转型 064
他必须把自己从一名研究人员转型为一个拥有市场意识的研发人员和管理者。加入桑纳福的时候,张亚勤开始管理一个不到10人的小团队—10个科学家按每人每年30万美元的经费来算,他需要找到至少300万美元的项目,才能支付整个团队的开支。
跑市场—形形色色的国际买家 065
好的技术一定要把握进入产品期的最佳时期,超前和实用相结合的无非是那个最佳时点,这样别人才能付给你钱。
桑纳福最年轻的多媒体研究院主任 068
31岁的他被提升为位于普林斯顿的桑纳福多媒体研究院的主任,无论就这个研究领域还是桑纳福内部来说,这都是当时中国人获得的最高职位。
IEEE 百年史上最年轻的院士 069
1989年到1997年,张亚勤在视频图像压缩和通讯这个领域一共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有40篇论文在世界最权威的《IEEE Transaction》杂志上发表,他还先后出版了11本专著,在视频压缩、交互式电视、多媒体通讯、桌上可视电话等方面取得了几十项专利,其中大部分专利已形成产品和国际标准。
克林顿的贺信 070
“任何成功都离不开辛勤的工作,你的成就对大家无疑也是一种巨大鼓舞。”

第四章 回国创业
李开复那个从中国打来的越洋电话,带来了他一直在等待的机会。通话时间仅仅5 分钟,张亚勤决定—回国。
盖茨、中国和创业 075
“当把‘盖茨’、‘中国’和‘创业’这三个词结合在一起时,我几乎不假思索地接受了开复的邀请,因为我知道,这是我回国最好的机会。”
向着祖国的方向 077
“我的内心有一个声音在召唤我回来。尽管国内的条件相对落后,但这也是我回来的价值—用自己的努力为改变局面做些什么。”
“你会被边缘化的。” 079
“主流学界会带着有色眼镜看中国。即使你加倍努力,做出同样优秀的成绩,由于你的成果来自中国大陆,也很可能被忽视。你在那边是孤军奋战,也许能够成功,但也可能被遗忘。”
迟到的首席科学家 081
“我们根本没意识到自己的声音很大,直到旁边有个人生气地喊‘shut up’,我们才放低了声音。但说着说着声音又变大了,旁边那个人实在忍不住了,又吼了一声‘shut up’。但我们俩还是压抑不住兴奋,就想大声说话。”
为亚勤而来 088
不需要去说服,张亚勤本身就是一面旗帜,他到哪里,就是对这个地方最有力的证明。3 米长的大白板 092张亚勤半开玩笑地对李开复说:“我保证白板上写满各种各样的创意:不论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
“He is from China !” 093
“这句‘来自中国’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我第一次真正代表着中国;另一方面就是证明了我并没有被边缘化,打破了其他人对回国做科研、对我的悲观论调。”
盖茨考评 095
“他给我们一系列这样的评语:‘太棒了!’‘真了不起!’‘太完美了!’我想你们一定能够想象到,让盖茨花费整整一小时(实际上,我们用了75分钟的时间,因为盖茨很感兴趣,所以时间自然延长了)看我们演示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接管研究院 100“亚勤,我可能最晚8 月1 号或2 号就要离开研究院了,到雷德蒙总部去负责一个部门,研究院将由你来接管。”
五五军规 103
“五五军规”,至今仍被研发界认为是管理楷模,这就是“研究院每年要在不同技术领域的全球‘前五大’学术会议或杂志上发表不少于5%的文章。”
异地会议 105
组织只有一百多人的时候,很容易实现沟通,而未来研究院必定会扩张,通过团队建设实现组织的透明化,是对未来可能出现问题的防微杜渐之举。
升级亚洲研究院 108
成立仅两年,微软中国研究院所取得的成就已令人刮目相看,首届技术节上,张亚勤一行共带去了近40项新技术,以微软每个研究院平均的技术成果成功转化率来考量,微软中国研究院已跃居微软所有研究院之首。
成立亚洲工程院 112
真正要把事情做大,还是要做核心技术、主流产品,这样才可以影响全球,才能在公司有更大的话语权。同时,微软的产品更多是针对全球用户的,并没有针对中国市场的研究,中国缺乏一个将研究技术转化成为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的机构。亚洲工程院就是这样一个机构。

第五章 登顶之舞
“7 年来,我可以说微软亚洲研究院已经成为世界一流的基础研究机构,但在产品研发上还不是。而这正是我要努力的方向。”
钓鱼台里的游说 121
毕竟微软绝大多数的核心产业和战略决策都是在华盛顿湖边的微软总部做出的。对于张亚勤这样的“好钢”,盖茨和鲍尔默都希望能将其用在“刀刃”上—为微软统领更重要、更棘手的部门。
烫手山芋—征战雷德蒙 128
这个“移动与嵌入式”团队里有4 个总经理在微软的工龄加起来竟然达到70年!而来自东方的年仅38岁的张亚勤,在微软仅有短短5 年的资历,而且他在微软还没有真正做过产品,这样一个闯入者突然空降,要赢得大家的信服还需要很大努力。
Magneto 先生 132
2005年这一年内,微软依靠Windows CE 5.0和Windows Mobile 5.0迅速在移动和嵌入式市场的惨烈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除微软移动的长期合作伙伴台湾宏达之外,摩托罗拉、惠普、三星、Palm、LG等第一阵营的手机生产商都将推出预装Windows Mobile 5.0操作系统的手机。Magneto推出1年后,微软在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从几乎为零很快就上升到接近1/4。
回国救火—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142
去跟Google竞争吗?当然不是,这种阶段性事件只是短期问题。更重要的是基于微软自己的长期目标。三年、五年、十年之后,微软全球研发布局会是怎样,中国将会扮演怎样的角色?接受回国任命之后的三个月里,张亚勤考虑的始终是这些关乎长远的战略性计划。
成立微软中国研发集团 148
“我们终于找到了在中国长期成功的‘秘方’。中国将是微软海外最大的研发基地。”
代理首席执行官:坐上“不好坐的交椅” 155
张亚勤以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身份“代理”首席执行官。一年间,自言不喜欢销售工作的张亚勤一直强调只是暂时代理,但不动声色间,他有效地协调与整合了各种资源,进一步推动了微软在大中国区的业务发展、市场策略、科研及产品开发的整体布局,微软与客户、合作伙伴以及政府的合作也在进一步加深。

第六章 中国智造,慧及全球
“如果把微软比做一粒种子,那么中国则是她生根发芽的土壤。微软在中国的成功一定要是双赢,要为中国培养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只有中国整体的科研实力上升了,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才可能走得更远。”
“我们的大楼封顶啦!” 163
从最初有此动议到获得盖茨和鲍尔默的支持,打破微软“海外只租不买”惯例,并且有惊无险地说服首席财务官在没有充分数据支撑的情况下点头签字,直至一年半前在一片“中字头”央企大厦林立的中关村黄金地带挖下第一撬土,一路走来,虽说步步艰辛,但如果不是出于对张亚勤的特别信任,几乎是不可能的。
升级微软亚太研发集团 170
微软几乎每条主要产品线的开发都闪烁着中国工程师的智慧。
人才磁场 173
如果要计算智商密度的话,那希格玛大厦一定是世界上智商密度最高的办公大楼之一
黄金阶段—微软中国“三级跳” 176
第一个十年是探索,第二个十年是成长,第三个十年是收获。
植根中国 177
中国绝不缺乏对于“技术原创”而言至关重要的智力资源,只是需要革新应用资源的机制。中国的教育体系注重培养人才、发掘人才、招揽人才,但更应该探寻出一种使人才价值得以完全发挥的文化模式。
中外教育差距 180
“学校的很多硬件基础设施比欧美都好,但缺少大师级教授,需要更多学者从事尖端研究。在这个关乎大学根本的层面,虽然不能说我们和国外的差距拉大了,但至少差距没有缩小。”
长城计划—助力中国教育 182
通过这项计划,国内的学生不一定非要出国才能接触到世界最顶尖的技术,在微软中国这个平台就可以实现。
共赢—与中国产业共进退 184
微软在中国每赚一块钱,像与其有合作的联想、中软、浪潮这样的中国公司就会赚16块钱,这意味着微软对中国IT产业发展的辐射效应是1∶16。
可持续的成功 189
“我的目标是向全世界证明,在中国,中国人也能做最尖端的计算机应用。”
危机之后的绿色畅想 191
张亚勤曾经在研发集团的内部刊物上说,从十年前创办当时还叫微软中国研究院的第一天起,他就“从来没有为钱担心过”,但这次,他也破天荒地开始研究预算、看财务报表。
云计算时代 193
在张亚勤看来,未来计算在“云”+“端”。

第七章 朋友相知
“和高手在一起,我觉得世界会变大,和华人精英在一起,我觉得祖国时刻在身边。”
导师盖茨 199
“每个月见他一次,就是说我每个月必须有成果给他,在盖茨这种人面前,你不可能拿任何有水分的东西去搪塞他,所以每个月一次的频率还是有些压力。”
巴菲特—纯粹得像个孩子 206
张亚勤推崇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原则,巴菲特很少涉及次级金融衍生品,尤其是当衍生品的市场规模远远超过全球年度GDP 时,除了投资炒作,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解释这种疯狂的现象。
开复—是对手,更是朋友 207
李开复辗转得知,面对律师团的问询,张亚勤作了真诚正直的回答,没有因为任何压力而歪曲事实。
百人会—和全世界华人精英在一起 209
张亚勤是百人会发起的“百人会英才奖”项目的主席,“百人会英才奖”是百人会在中国设立的一个长期项目,旨在支持中国培育学养俱佳、德才兼备的新时代精英。
大学生—“偶像”亚勤 212
当下是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大学生们既面临着压力,也拥有太多前所未有的机遇。同学们要善于把握机会,我希望大家不仅拥有一份对未知的好奇心,一份不断探求的激情,更要脚踏实地打好基础。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坚韧的品格。
同事—“海纳百川”的亚勤 215
真正成功的人,会把别人认为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看成很小的事。有些人像火一样,很厉害。有些人就像水一样,很柔和,但却绵软悠长,后劲不断。作为一个带领几千人的领导者,要善于处理复杂的事务,把它变得简单,然后再展示给下属,这是领导的职责。
朋友—“不是很会讲故事的”亚勤 219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