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述评
  • 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述评
  • 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述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述评

75 九品

仅1件

河南濮阳市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闫虹珏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2

版次1

印刷时间2014-12

印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1421

上书时间2022-09-08

哥俩书屋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闫虹珏 著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2
  • 版次 1
  • ISBN 9787302385325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0页
  • 字数 3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21世纪高等院校公共课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述评》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配套参考书。作者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材中,选取了约二十个核心概念,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以概念解读为契机,较为详细地展现了这些核心概念传入中国后内涵演变的来龙去脉,突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现实基础和民族特色,为读者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魅力,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逻辑脉络,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提供丰富的史料和认识的依据。
  《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述评》可作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现代理论相关课程的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对此感兴趣的各位广大读者阅读参考。
【目录】
导论
第一章危机之下的反思:清末的社会思潮
第一节清末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思想变革的社会基础
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点及其主导价值取向
二、明清之际传统经学实证化的社会底蕴
三、鸦片战争结束后的中国社会现状以及思想界的反应
第二节思想变革的先驱
一、龚自珍:以心力抗天命
二、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三、严复:近代启蒙思想家
第三节中体西用思潮与洋务运动
一、问题的提出:应对当时政治格局
二、中体西用思潮的致思路向和思想基础
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体西用模式的致命问题
四、目的与手段的悖论:中体西用思潮的初衷与结局
第四节维新思潮与戊戌变法
一、甲午惊梦:维新思潮兴起的契机
二、历史进化论:维新思潮的理论依据
三、变法图存:维新思潮的建国方略
四、戊戌变法的失败与维新思潮的不足

第二章民国前后的思潮发展
第一节民国前后的社会现状
第二节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
一、传统民族主义观念
二、从反清复明到扶清灭洋
三、从排满革命到五族共和
第三节近代佛教复兴运动与唯意志论的早期思想
一、近代佛教复兴运动的思想动因
二、近代唯意志论的早期代表

第三章20世纪初期:思潮迭起的时期
第一节新文化运动的起因:20世纪初的社会现状与思想变革
第二节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启蒙思潮
一、自由主义思潮
二、人道主义思潮
三、科学主义思潮
第三节文化保守主义思潮
一、民族主义的新表现
二、儒学宗教化的尝试:保教运动
三、现代新儒家的崛起
第四节无政府主义思潮
一、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无政府主义的基本主张
第五节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进化论的退出与唯物史观的出现
一、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二、20世纪初期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论战

第四章20世纪20-40年代:民族意识的高涨
第一节比较文化思潮
一、东西文化论战
二、好人政府论与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
三、中国文化本位论与现代新儒家的文化主张
第二节社会性质大论战与社会史论战
一、“中国社会性质”的论争
二、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
第四节两个中国之命运的较量
一、抗战结束后中国社会现状
二、两个中国之命运——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不同回答
三、第三条道路与中国中间政治力量的政治命运

第五章20世纪50-70年代中期:意识形态的构建
第一节新中国成立初期意识形态的重建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化
二、批判旧哲学
三、关于过渡时期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哲学争论
四、关于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争论
第二节海外思想界的反思
一、自由主义的自我反思
二、现代新儒家的绝地反击

第六章20世纪七八十年代:民族进步的新时期
第一节1978年真理大讨论的理论意义
一、1978年真理大讨论的形成过程
二、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的争论的主要问题及其历史意义
第二节20世纪80年代的学术活跃期
一、反思:学术独立与民族进步
二、人道主义思潮的重新兴起
三、“西学东渐”的第三次高潮

第七章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思潮的演变
第一节民族主义的重新高涨
一、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生存问题
二、现代新儒家的卷土重来
第二节“新左派”与中国当代社会群体的分化
一、“新左派”的现实土壤
二、“新左派”的社会历史观
三、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文字论争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编后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