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宫廷戏剧史 全新塑封
  • 明代宫廷戏剧史 全新塑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明代宫廷戏剧史 全新塑封

20 5.0折 40 全新

仅1件

河南濮阳市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真瑜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2715C

上书时间2022-08-11

哥俩书屋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真瑜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9
  • 版次 1
  • ISBN 9787513400503
  • 定价 4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39页
  • 丛书 明代宫廷史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宫廷史是历史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比较特殊的内容。故宫即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在长达491年的岁月中,先后有24位皇帝在这里生活和执政。始建于明永乐时期的紫禁城,虽然在清代有过不少改建、重建和新建,但总体上仍保持着初建时的格局,并保存有部分明代建筑与明宫文物。因此,研究明清宫廷史是故宫博物院的优势和责任。但长期以来,我们在清宫史研究方面成果比较显著,而对于明宫史的研究则相对薄弱。从故宫学的视角和要求来看,深入开展明宫史研究,不仅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很有益处,而且对于发掘故宫的丰富内涵,推动博物院事业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从2005年开始,故宫博物院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明代宫廷史的研究,《明代宫廷史研究丛书》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成果。
【目录】
上编明代宫廷戏剧史述
导论明代宫廷礼乐文化与宫廷戏剧
第一节明代宫廷礼乐文化概观
一宫廷礼乐文化的基本内容
二掌管宫廷礼乐的机构
第二节宫廷戏剧的两种文化属性与功能
一宫廷戏剧的礼仪文化属性与功能
二宫廷戏剧的娱乐文化属性与功能
本章小结
第一章健全乐制与戏剧初兴——明初期官廷戏剧(上)
第一节明初设置的宫廷演乐(剧)机构
一“掌乐舞承应”的教坊司
二“掌出朝钟鼓及内乐、传奇”等的钟鼓司
三钟鼓司与教坊司的区别
四与宫廷戏剧相关联的演剧形制
第二节乐舞、杂剧、百戏和“内廷诸戏剧”
一乐舞、杂剧、百戏
二“内廷诸戏剧”
第三节“优人进演”《琵琶记》
一南戏进入宫廷始自《琵琶记》
二《琵琶记》的“样板剧”地位
本章小结
第二章更定乐制和剧本整理——明初期宫廷戏剧(下)
第一节永乐间更定乐制和剧本整理
一更定乐制
二剧本整理
第二节明初期的藩王府戏剧
一燕王府戏剧
二宁献王府戏剧
三周宪王府戏剧
四代简王府戏剧
本章小结
第三章沉寂、复苏及渐变——明中期宫廷戏剧
第一节正统至弘治宫廷戏剧的沉寂与复苏
一正统至天顺宫廷戏剧的沉寂状态
二成化至弘治宫廷戏剧的复苏态势
第二节正德宫廷戏剧的喧闹之象
一扩充乐工以张俗乐,筋斗百戏日盛于禁廷
二索女乐入宫,一改“朝贺不用女乐”的祖制
三武宗南巡携曲家和艺人入京
四宠幸伶官,而使“俳优之势大张”
第三节嘉靖、隆庆宫廷戏剧的渐变
一禁教坊司“新声巧技”和重定乐章
二南曲戏文在宫廷的演唱渐有增加
第四节明中期宫廷戏剧演出曲目
本章小结
第四章南曲北剧之盛——明后期宫廷戏剧(上)
第一节万历时宫廷演剧体制的变化
一增设内廷演剧机构“四斋”和“玉熙宫”
二“四斋”和“玉熙宫”带给宫廷戏剧的变化
第二节南曲“弋阳、海盐、昆山诸家俱有之”
一南曲诸腔在宫内的流行
二宫内演出的主要传奇剧目
第三节北剧百种“教坊及钟鼓司肄习之”
一北剧百种在宫内的盛演
二南曲北剧之外的传统杂戏
本章小结
第五章自演自创和梨园承应——明后期宫廷戏剧(下)
第一节天启自演、自创和好阅武戏
一自扮自演杂剧《雪夜访普》
二自创水傀儡戏
三好阅武戏
第二节崇祯间的梨园承应和进苏州女乐
一过锦戏之类的杂戏
二杂剧和传奇剧
三苏州织造局进女乐
第三节明后期的藩王府戏剧
本章小结
第六章南内新词送南朝——明代宫廷戏剧的余续(南明弘光)
第一节“平阳歌舞未曾休”
第二节“相公奏罢天颜喜,初进新词《燕子笺》
本章小结
附:《桃花扇》续四十出《余韵》
下编明代宫廷戏剧史论
第七章明代承应宫廷戏剧的俳优与伶官
第一节俳优
第二节伶官
……
下编明代宫廷戏剧史论
第七章明代承应宫廷戏剧的俳优与伶官
第八章明代宫廷戏剧的演出场所及舞台艺术
第九章明代宫廷戏剧与民间戏剧的比较
第十章明清两代宫廷戏剧的比较
附录一明代宫廷戏剧剧目提要
附录二参考书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