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少数民族面具文化
  • 贵州少数民族面具文化
  • 贵州少数民族面具文化
  • 贵州少数民族面具文化
  • 贵州少数民族面具文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贵州少数民族面具文化

5 1.3折 38 九五品

库存2件

贵州贵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顾朴光、吴秋林 著

出版社贵州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库C3-2-4

上书时间2024-01-10

黔城故纸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顾朴光、吴秋林 著
  • 出版社 贵州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3
  • 版次 1
  • ISBN 9787541215261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1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面具是一种世界性的、古老的文化现象,是一种具有特殊表意性质的象征符号。据考古学和民族学提供的资料,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或新石器时代早期,古代先民已经在原始狩猎、部落战争、图腾崇拜、巫术仪式等众多领域中广泛使用面具。由于早期的面具大多是用兽皮、竹木、纤维、羽毛、陶土等不耐腐蚀的材质制作的,因此很难抵御时间的侵蚀而保存至今。但史前的一些洞窟壁画和岩画(例如西班牙的列文特洞窟壁画、印度的帕奇玛尔山岩画、北非的塔西里岩画、北美的阿拉斯加岩画)中,都刻绘着不少佩戴着面具的原始人类图像,他们有的在舞蹈,有的在狩猎,有的在举行巫术仪式或祭祀活动,头上的面具被塑造成鹿、狼、犀牛、猴子等动物的形象。世界一些地区的岩画中还刻绘着数量众多的人面像和兽面像,西方的人类学家一般把它们视为神灵或面具。
【作者简介】
吴秋林,祖籍江苏丹阳,1955年9月17日生于贵州省盘县,汉族。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文化学院民族学、文化人类学教授。在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研究方面出版的主要学术专著有《居都》,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美神的眼睛》,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梭嘎苗人文化研究》,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2;《众神之域——贵州当代民族民间信仰文化调查与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影视文化人类学》,民族出版社,2008。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贵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顾朴光,祖籍江苏崇明,1942年2月生于贵阳,1964年毕业于贵州大学历史系。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民族学院教授、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中国面具史》(中、韩文版)、《中国民间面具》等专著、编著14部。作品曾获国家图书奖(合作)、申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合作)、中国民族图书奖、国家民委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贵州省“五个一工程”奖。
【目录】
引言

第一章贵州少数民族面具文化的孕育生境和流布范围
第一节贵州地理、历史和民族概况
第二节贵州少数民族面具文化的流布范围

第二章贵州少数民族面具文化的神圣空间
第一节傩堂戏的神圣空间
第二节地戏的神圣空间
第三节变人戏的神圣空间

第三章贵州少数民族面具戏的剧目
第一节傩堂戏的剧目
第二节地戏的剧目
第三节变人戏和“哑面”戏的剧目
第四节面具戏的戏剧性分析

第四章贵州少数民族面具的角色
第一节贵州少数民族面具角色概述
第二节傩堂戏的角色

第五章贵州少数民族面具的神性和世俗性
第一节贵州少数民族面具的神性
第二节贵州少数民族面具的世俗性

第六章贵州少数民族面具的制作与“开光”
第一节贵州少数民族面具的材料选择
第二节贵州少数民族面具的制作工艺
第三节贵州少数民族面具的“开光”

第七章贵州少数民族面具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作为造型艺术的面具
第二节贵州少数民族面具的艺术特色

第八章贵州少数民族面具的禁忌和传承
第一节贵州少数民族面具的禁忌
第二节贵州少数民族面具的传承

第九章贵州少数民族面具的渊源和衍变
第一节本土面具的渊源和衍变
第二节外来面具的渊源和衍变

第十章贵州少数民族面具的开发和利用
第一节文化层面的开发和利用
第二节经济层面的开发和利用
参考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