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笔记小说集的经典代表】清代木刻【次柳氏旧闻】【大唐传载】【开元天宝遗事】3种合刊,原装1册全,纸质柔韧,洁白似雪,万古良相的李德裕;人称诗窑的王仁裕等三人著作;描述唐初、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逸闻遗事,多杨贵妃玄宗的情事,记唐代宫中七夕、寒食等节日习俗、传书燕等事。后世文学小说戏剧多以此书为写作源泉。西厢记、红楼梦等皆受益此书。钤印精美藏书章一枚
  • 唐代笔记小说集的经典代表】清代木刻【次柳氏旧闻】【大唐传载】【开元天宝遗事】3种合刊,原装1册全,纸质柔韧,洁白似雪,万古良相的李德裕;人称诗窑的王仁裕等三人著作;描述唐初、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逸闻遗事,多杨贵妃玄宗的情事,记唐代宫中七夕、寒食等节日习俗、传书燕等事。后世文学小说戏剧多以此书为写作源泉。西厢记、红楼梦等皆受益此书。钤印精美藏书章一枚
  • 唐代笔记小说集的经典代表】清代木刻【次柳氏旧闻】【大唐传载】【开元天宝遗事】3种合刊,原装1册全,纸质柔韧,洁白似雪,万古良相的李德裕;人称诗窑的王仁裕等三人著作;描述唐初、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逸闻遗事,多杨贵妃玄宗的情事,记唐代宫中七夕、寒食等节日习俗、传书燕等事。后世文学小说戏剧多以此书为写作源泉。西厢记、红楼梦等皆受益此书。钤印精美藏书章一枚
  • 唐代笔记小说集的经典代表】清代木刻【次柳氏旧闻】【大唐传载】【开元天宝遗事】3种合刊,原装1册全,纸质柔韧,洁白似雪,万古良相的李德裕;人称诗窑的王仁裕等三人著作;描述唐初、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逸闻遗事,多杨贵妃玄宗的情事,记唐代宫中七夕、寒食等节日习俗、传书燕等事。后世文学小说戏剧多以此书为写作源泉。西厢记、红楼梦等皆受益此书。钤印精美藏书章一枚
  • 唐代笔记小说集的经典代表】清代木刻【次柳氏旧闻】【大唐传载】【开元天宝遗事】3种合刊,原装1册全,纸质柔韧,洁白似雪,万古良相的李德裕;人称诗窑的王仁裕等三人著作;描述唐初、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逸闻遗事,多杨贵妃玄宗的情事,记唐代宫中七夕、寒食等节日习俗、传书燕等事。后世文学小说戏剧多以此书为写作源泉。西厢记、红楼梦等皆受益此书。钤印精美藏书章一枚
  • 唐代笔记小说集的经典代表】清代木刻【次柳氏旧闻】【大唐传载】【开元天宝遗事】3种合刊,原装1册全,纸质柔韧,洁白似雪,万古良相的李德裕;人称诗窑的王仁裕等三人著作;描述唐初、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逸闻遗事,多杨贵妃玄宗的情事,记唐代宫中七夕、寒食等节日习俗、传书燕等事。后世文学小说戏剧多以此书为写作源泉。西厢记、红楼梦等皆受益此书。钤印精美藏书章一枚
  • 唐代笔记小说集的经典代表】清代木刻【次柳氏旧闻】【大唐传载】【开元天宝遗事】3种合刊,原装1册全,纸质柔韧,洁白似雪,万古良相的李德裕;人称诗窑的王仁裕等三人著作;描述唐初、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逸闻遗事,多杨贵妃玄宗的情事,记唐代宫中七夕、寒食等节日习俗、传书燕等事。后世文学小说戏剧多以此书为写作源泉。西厢记、红楼梦等皆受益此书。钤印精美藏书章一枚
  • 唐代笔记小说集的经典代表】清代木刻【次柳氏旧闻】【大唐传载】【开元天宝遗事】3种合刊,原装1册全,纸质柔韧,洁白似雪,万古良相的李德裕;人称诗窑的王仁裕等三人著作;描述唐初、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逸闻遗事,多杨贵妃玄宗的情事,记唐代宫中七夕、寒食等节日习俗、传书燕等事。后世文学小说戏剧多以此书为写作源泉。西厢记、红楼梦等皆受益此书。钤印精美藏书章一枚
  • 唐代笔记小说集的经典代表】清代木刻【次柳氏旧闻】【大唐传载】【开元天宝遗事】3种合刊,原装1册全,纸质柔韧,洁白似雪,万古良相的李德裕;人称诗窑的王仁裕等三人著作;描述唐初、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逸闻遗事,多杨贵妃玄宗的情事,记唐代宫中七夕、寒食等节日习俗、传书燕等事。后世文学小说戏剧多以此书为写作源泉。西厢记、红楼梦等皆受益此书。钤印精美藏书章一枚
  • 唐代笔记小说集的经典代表】清代木刻【次柳氏旧闻】【大唐传载】【开元天宝遗事】3种合刊,原装1册全,纸质柔韧,洁白似雪,万古良相的李德裕;人称诗窑的王仁裕等三人著作;描述唐初、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逸闻遗事,多杨贵妃玄宗的情事,记唐代宫中七夕、寒食等节日习俗、传书燕等事。后世文学小说戏剧多以此书为写作源泉。西厢记、红楼梦等皆受益此书。钤印精美藏书章一枚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唐代笔记小说集的经典代表】清代木刻【次柳氏旧闻】【大唐传载】【开元天宝遗事】3种合刊,原装1册全,纸质柔韧,洁白似雪,万古良相的李德裕;人称诗窑的王仁裕等三人著作;描述唐初、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逸闻遗事,多杨贵妃玄宗的情事,记唐代宫中七夕、寒食等节日习俗、传书燕等事。后世文学小说戏剧多以此书为写作源泉。西厢记、红楼梦等皆受益此书。钤印精美藏书章一枚

1020 八品

仅1件

河南漯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不详

出版人不详

年代清代 (1645-1911)

纸张白纸

刻印方式木刻

装帧线装

尺寸17 × 11 × 0.8 cm

册数1册

上书时间2024-06-22

珍稀孤本线装古书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最新上架
武则天与唐朝交替时代的奇怪碑刻】清代拓本【大周唐故节度使夫人罗氏墓志铭】整张一大幅,原石碑拓片,拓工精整。是研究大周和唐朝交替时代的历史和研究书法的珍贵资料。碑首刻“大周唐”3字,是多麽奇怪啊
武则天与唐朝交替时代的奇怪碑刻】清代拓本【大周唐故节度使夫人罗氏墓志铭】整张一大幅,原石碑拓片,拓工精整。是研究大周和唐朝交替时代的历史和研究书法的珍贵资料。碑首刻“大周唐”3字,是多麽奇怪啊 ¥1020.00
西学东渐的科学经典】清光绪精印【井矿工程】原装1厚册三卷一套全,精美版画140幅。此书为西学传播大师傅兰雅把现代凿井挖矿技术介绍到中国,并且亲自口述,上海藏书楼“峭帆楼主赵元益笔录。造自涌水井之法、开地取矿之法、开石器具、火药开土石之法,等等。各种参数都详细记录。该书的实用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巨大。
西学东渐的科学经典】清光绪精印【井矿工程】原装1厚册三卷一套全,精美版画140幅。此书为西学传播大师傅兰雅把现代凿井挖矿技术介绍到中国,并且亲自口述,上海藏书楼“峭帆楼主赵元益笔录。造自涌水井之法、开地取矿之法、开石器具、火药开土石之法,等等。各种参数都详细记录。该书的实用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巨大。 ¥800.00
清康熙聚锦堂刻本【思绮堂文集】原装10巨厚册一套全,16开本,是书为清康熙61年刊本,刊印俱佳,方字精刻,点划爽利,牌记镌“聚锦堂藏板”。作者章藻功与陈维崧、吴绮同为清初骈文三大家。康熙42年进士,为官五个月后即辞官养母,事母终身。章藻功与陈维崧、吴绮同为清初骈文三大家。其诗清丽典雅,《晚游西湖》一首:云漏晴光一缕斜,纷纷归逐七香车。山中影散樵薪客,堤处帘收卖酒家。乍卷村烟横远岫,暗移篝火点平沙
清康熙聚锦堂刻本【思绮堂文集】原装10巨厚册一套全,16开本,是书为清康熙61年刊本,刊印俱佳,方字精刻,点划爽利,牌记镌“聚锦堂藏板”。作者章藻功与陈维崧、吴绮同为清初骈文三大家。康熙42年进士,为官五个月后即辞官养母,事母终身。章藻功与陈维崧、吴绮同为清初骈文三大家。其诗清丽典雅,《晚游西湖》一首:云漏晴光一缕斜,纷纷归逐七香车。山中影散樵薪客,堤处帘收卖酒家。乍卷村烟横远岫,暗移篝火点平沙 ¥12200.00
清末禁毁书,康有为著,清光绪上海大同译书局木刻【春秋董氏学】原装4册八卷全,白纸刻本,康有为阐释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鼓吹戊戌变法的著作。弟子梁应骝、徐勤等助编。共8卷。该书使三世说渐趋完备,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武器,是研究康有为戊戌前思想的重要资料。光绪二十二年(1896)编成,光绪二十三年由上海大同译书局刻板行世,变法失败后被禁毁。前有俞守己毛笔小楷题跋一则,钤藏书印多枚,朱印磊磊
清末禁毁书,康有为著,清光绪上海大同译书局木刻【春秋董氏学】原装4册八卷全,白纸刻本,康有为阐释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鼓吹戊戌变法的著作。弟子梁应骝、徐勤等助编。共8卷。该书使三世说渐趋完备,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武器,是研究康有为戊戌前思想的重要资料。光绪二十二年(1896)编成,光绪二十三年由上海大同译书局刻板行世,变法失败后被禁毁。前有俞守己毛笔小楷题跋一则,钤藏书印多枚,朱印磊磊 ¥4900.00
一代儒将,国民党装甲兵之父、抗日名将徐庭瑶旧藏】《邓传楷毛笔手书赠徐庭瑶》钤朱印一枚。行楷大气明朗,气势雄浑,苍劲有力,飘洒俊逸,颇有颜筋柳骨神韵。诗文将徐老戎马抗日的英勇展现的淋漓尽致,形神兼具。民国著名教育家、作家、奥运会先驱、外交耆宿、抗日先驱邓传楷毛笔诗作,书写祝徐庭瑶寿匾一幅,书写在徐庭瑶先生八秩大庆诗文书画笺专用笺纸上。真迹难得。
一代儒将,国民党装甲兵之父、抗日名将徐庭瑶旧藏】《邓传楷毛笔手书赠徐庭瑶》钤朱印一枚。行楷大气明朗,气势雄浑,苍劲有力,飘洒俊逸,颇有颜筋柳骨神韵。诗文将徐老戎马抗日的英勇展现的淋漓尽致,形神兼具。民国著名教育家、作家、奥运会先驱、外交耆宿、抗日先驱邓传楷毛笔诗作,书写祝徐庭瑶寿匾一幅,书写在徐庭瑶先生八秩大庆诗文书画笺专用笺纸上。真迹难得。 ¥1020.00
一代儒将,国民党装甲兵之父、抗日名将徐庭瑶旧藏】《李寿雍毛笔手书赠徐庭瑶》其楷书颇有隶书的风采,墨气浓重,用笔挺健,结构谨严、婉丽圆劲、洒脱自如、别具一格的是有书画的美感和音乐感。戴笠好友、国民党CC系核心成员、苏南行署主任、抗日将军、国立重庆大学校长、暨南大学校长李寿雍行楷毛笔诗作书写祝徐庭瑶寿匾一幅,书写在徐庭瑶先生八秩大庆诗文书画笺专用笺纸上。真迹难得
一代儒将,国民党装甲兵之父、抗日名将徐庭瑶旧藏】《李寿雍毛笔手书赠徐庭瑶》其楷书颇有隶书的风采,墨气浓重,用笔挺健,结构谨严、婉丽圆劲、洒脱自如、别具一格的是有书画的美感和音乐感。戴笠好友、国民党CC系核心成员、苏南行署主任、抗日将军、国立重庆大学校长、暨南大学校长李寿雍行楷毛笔诗作书写祝徐庭瑶寿匾一幅,书写在徐庭瑶先生八秩大庆诗文书画笺专用笺纸上。真迹难得 ¥1020.00
一代儒将,国民党装甲兵之父、抗日名将徐庭瑶旧藏】《汪彝定毛笔手书赠徐庭瑶》钤精美朱印一枚。其书委婉清秀,气韵流畅,酣畅自然,温润如玉,结体姿态自若。诗文郎朗上口,有先秦诗经风格,达到了传神的境地,具有音乐美,民国著名文人、国民高级官员汪彝定隶书毛笔诗作书写祝徐庭瑶寿匾一幅。书写在徐庭瑶先生八秩大庆诗文书画笺专用笺纸上。真迹难得。
一代儒将,国民党装甲兵之父、抗日名将徐庭瑶旧藏】《汪彝定毛笔手书赠徐庭瑶》钤精美朱印一枚。其书委婉清秀,气韵流畅,酣畅自然,温润如玉,结体姿态自若。诗文郎朗上口,有先秦诗经风格,达到了传神的境地,具有音乐美,民国著名文人、国民高级官员汪彝定隶书毛笔诗作书写祝徐庭瑶寿匾一幅。书写在徐庭瑶先生八秩大庆诗文书画笺专用笺纸上。真迹难得。 ¥1020.00
一代儒将,国民党装甲兵之父、抗日名将徐庭瑶旧藏】《叶思训毛笔手书赠徐庭瑶》钤精美朱印一枚。其书法大气俊朗,字姿优美潇洒,结构端正匀称,气势宏大,遒逸婉秀,有柳体的骨力。黄埔军校毕业,抗日先驱叶思训行楷毛笔诗作书写祝徐庭瑶寿匾一幅,叶思训曾用蚂蚁战法迫日军改道。书写在徐庭瑶先生八秩大庆诗文书画笺专用笺纸上。真迹难得
一代儒将,国民党装甲兵之父、抗日名将徐庭瑶旧藏】《叶思训毛笔手书赠徐庭瑶》钤精美朱印一枚。其书法大气俊朗,字姿优美潇洒,结构端正匀称,气势宏大,遒逸婉秀,有柳体的骨力。黄埔军校毕业,抗日先驱叶思训行楷毛笔诗作书写祝徐庭瑶寿匾一幅,叶思训曾用蚂蚁战法迫日军改道。书写在徐庭瑶先生八秩大庆诗文书画笺专用笺纸上。真迹难得 ¥780.00
一代儒将,国民党装甲兵之父、抗日名将徐庭瑶旧藏】《周冶平毛笔手书赠徐庭瑶》楷书筋骨内藏,隽秀挺拔、气势遒劲,稳重大气,观之确有松柏之姿。台湾大学及东吴大学教授、国民党军统系高官、法学家周冶平楷书毛笔书写祝徐庭瑶寿匾一幅【松柏长春!八秩大庆!周冶平拜祝!】书写在徐庭瑶先生八秩大庆诗文书画笺专用笺纸上。精致俊美,真迹难得
一代儒将,国民党装甲兵之父、抗日名将徐庭瑶旧藏】《周冶平毛笔手书赠徐庭瑶》楷书筋骨内藏,隽秀挺拔、气势遒劲,稳重大气,观之确有松柏之姿。台湾大学及东吴大学教授、国民党军统系高官、法学家周冶平楷书毛笔书写祝徐庭瑶寿匾一幅【松柏长春!八秩大庆!周冶平拜祝!】书写在徐庭瑶先生八秩大庆诗文书画笺专用笺纸上。精致俊美,真迹难得 ¥1020.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民俗学家严济棠旧藏!唐代笔记小说集的经典代表】清代木刻【次柳氏旧闻】【大唐传载】【开元天宝遗事】3种合刊,原装1册全,纸质柔韧,洁白似雪,万古良相的李德裕;人称诗窑的王仁裕等三人著作;描述唐初、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逸闻遗事,多杨贵妃玄宗的情事,记唐代宫中七夕、寒食等节日习俗、传书燕等事。后世文学小说戏剧多以此书为写作源泉。西厢记、红楼梦等皆受益此书。钤:嚴济棠印、济棠藏书。珍贵罕见.

严济棠(1924——2017)安徽休宁人,徽戏研究家、著名的民俗学家。藏书颇多,九十三岁高龄去世。

3种合刊,原装1册全,纸质柔韧,洁白似雪,没有虫蛀,没有修补,品相完好,钤精美藏书章多枚
《次柳氏旧闻》是唐李德裕撰笔记,书共一卷。经考证,原书久已佚失,惟自记独存,后人因据自记,杂采小说传闻以足成之,而伪称原本。今利用时当有所别择。版本:①《丛书集成》本,据顾本,又以《学海》本多出的二则作为附录。②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开元天宝遗事十种》收入此书,据顾本,又从《类说》中辑录五条佚文,加上《学海》本的二则作为补遗。誉之为“万古良相”。
《大唐传载》一卷,不著撰人名氏。记唐初至元和中杂事。唐、宋艺文志俱不载。前有自序,称八年夏,南行岭峤,暇日泷舟传所闻而载之。考穆宗以后,惟太和、大中、咸通乃有八年,此书不著其纪元之号,所云八年者,亦不知其在何时也。所录唐公卿事迹言论颇详,多为史所采用。间及於诙谐谈谑及朝野琐事,亦往往与他说部相出入。惟称贞元中郑国、韩国二公主加谥为公主追谥之始,而不知高祖女平阳昭公主有谥已在前。又萧颖士逢一老人,谓其似鄱阳王,据《集异记》乃发冢巨盗,而此纪之以为异人。如此之类,与诸书多不合。盖当时流传互异,作者各承所闻而录之,故不免牴牾也。
《开元天宝遗事》是一本笔记小说,作者是王仁裕。是根据社会传闻记述,分2卷,列146个标题,分别记述了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逸闻遗事,内容以记述奇异物品为多,人物事迹也以传说为主。其中如记唐代宫中七夕、寒食等节日习俗以及豪支、传书燕等事有一定的社会史料价值。后世习用的不少成语、典故如滔滔不绝、梦笔生花、解语花、有脚阳春等均出自该书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文饶,小字台郎,赵郡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战略家,中书侍郎李吉甫次子。出身赵郡李氏西祖。胸怀大志,饱读经史。以门荫入仕,起家校书郎,迁监察御史,转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历任浙西观察使、兵部侍郎、郑滑节度使、西川节度使、兵部尚书、山南西道节度使、中书侍郎、镇海节度使、淮南节度使等职。经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一度入朝为相,受到牛李党争倾轧,多次被排挤出京。唐武宗即位后,入朝为相,执政五年。外攘回纥、内平泽潞,裁汰冗官、制驭宦官,功绩显赫,拜为太尉,封为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绝唱。唐宣宗继位后,忌惮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大中三年十二月(850年),病逝于崖州,享年六十四岁。唐懿宗即位,追复官爵,加赠尚书左仆射。历朝历代评价甚高,李商隐《会昌一品集》作序时,誉之为“万古良相”。近代梁启超将他与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并列,成为封建时代六大政治家之一。
王仁裕,字德辇,生于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秦州上邽人(今为甘肃礼县)。王仁裕身于唐末的大分裂时代。公元905年的秦州,处于攻杀凤翔节度使李昌符、自己做了节度使并且自封为“陇西郡王”、“歧王”的李茂贞的天地,这时王仁裕二十六岁,为李茂贞属下秦州节度使李继祟幕僚——秦州节度判官。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走上了在前蜀、后唐、后晋、后汉为官,官及翰林学士、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太子少保的仕宦生涯,同时也开始了他勤勉治学、赋诗作文的创作历程, “有诗万余首,勒成百卷”(《旧五代史•王仁裕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