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学的慈悲 9787542656452 姚建龙 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法学的慈悲 9787542656452 姚建龙 著

【出版社仓库直发,支持退货(不包邮费!)】

45.6 6.7折 68 全新

库存9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姚建龙 著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ISBN9787542656452

出版时间2018-04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201708365

上书时间2023-10-0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姚建龙,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院长、教授,团中央(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杂志副主编,兼任上海市禁毒法研究会会长、上海市未成年人法研究会会长、上海市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犯罪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期刊研究会理事、中国监狱协会理事、靠前刑法协会会员等,受聘为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硕士生导师、教授、特邀研究员等。曾为重庆市劳教戒毒所管教民警、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华东政法大学教授、《青少年犯罪问题》杂志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等。
受聘为靠前救助儿童会中国项目顾问、瑞典隆德大学Raoul Walienberg Institute中国项目顾问、中央综治委全国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试点工作指导专家、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课题领导小组专家,以及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河北、福建等多省市政法、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咨询专家。出版个人专著七部、法律童话一部、法学随笔一部,主编、副主编、合著著作二十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司法部项目、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上海市哲社项目、上海市曙光项目等多项重量、省部级课题。
曾获上海市十大很好中青年法学家(第五届)、上海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第十二届)、上海市禁毒优选个人、上海市曙光学者等荣誉称号。

目录
自序
第一辑 受保护是孩子的权利
网络时代与童年的再革命
戒网瘾也可能是“病”
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对影视明星要有污点退出机制
鸡蛋终于从里面打破:评民政部设置未成年人保护处
破解未成年人保护的责任稀释困境
儿童公益组织行为准则很有必要
罪错未成年人身份信息保密:要自律更需惩戒
我为什么支持慈溪公开性犯罪人身份信息
司法改革的先行者与试验田:慈溪实践
认真对待儿童
关于秦某强奸、猥亵儿童案的几点意见
发布十大典型案例是个好做法
儿童优选利益原则与代孕子女监护权的归属
如何破解困境儿童保护的困境
关于上海妇女儿童法律保障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于黑龙江妇女儿童与法律保障工作的几点思考
直面人性卑劣的制度设计
第二辑 宽容而不纵容熊孩子
老师能否惩戒“熊孩子”
从教刑并重走向以教代刑
应对校园欺凌,刑法要保持谦抑
应对校园欺凌更需各负其职 综合防治
谈中关村二小校园欺凌事件
对校园暴力的冷思考
工读学校的悖论与改革的方向
在美留学生凌虐案:中国究竟应当借鉴什么?
警惕留美学生被判终身监禁假新闻的刻意传播
低龄未成年人恶性案件频发的反思与应对
女版林森浩背后的情与法
吴天贵冤案背后的观念冲突与制度困境
评复旦投毒案:同学,你恨的到底是什么?
完善未成年人虞犯行为早期干预机制的建议
问题青少年研究任重而道远
第三辑 显现人性之光的绿洲
少年司法改革的成效与愿景
未成年人检察的历史、现状和展望
未成年人检察的开拓与坚守
未检人的激情与理性
中国语境下的未成年人检察改革
国家监护与未成年人民行检察的发展思路
少年审判改革发展的关键是要有专门机构
要“寓教于审”更要“寓助于审”
功夫在案外,案结事不了
少年司法社会支持的需求分析
少年司法社会支持体系的基本模式与比较
少年司法转介: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社会调查是少年司法的基础性程序
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实行难在于观念滞后
认真对待未成年人矫正制度
第四辑 立法者心中要有慈爱
关于完善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涉及未成年人保护条款的建议
《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之亮点与期待
解读“李梦雪·李彤法案”
法律向不合格父母亮剑
未成年人视角的《反家庭暴力法》
反家暴法应当更具“同理心”
保护的善意与边界:关于完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的建议
在纪念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颁布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优选的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政策
刑法的傲慢与嫖宿幼女罪的存废
嫖宿幼女罪废除的原因
检察机关与未成年人保护的“鲶鱼效应”
完善未成年人法律:从改良土壤到顶层设计
《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相关法律的完善建议
一份具有扎实理论与实证研究支撑的学校安全政策文件
第五辑 通过法治的社会治理
法治中国触手可及
如何走向法治国家
通过群团的间接治理值得期待
从严治团须重视团内法规建设
法治中国话语下的法学期刊
监狱改革的特殊性应当受到重视
禁毒工作纳入国家安全战略之省思
对社区戒毒与社区康复试点工作的几点思考
改革完善我国禁毒体制机制的建议
社区检察的理论基础与争议问题
腐败犯罪防控的激情与理性
第六辑 有情怀的青春好看丽
忠诚、纪律、孝悌、责任
和大学新生讲几句大白话
给研究生新生的五点建议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你们这一代矫正警察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既然选择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第七辑 呐喊也是学者的使命
法治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设立未成年人专门保护机构是迟早的事
别让流浪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
转移监护权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剥夺父母监护权后,民政托底非很好选择
孩子的事不仅仅是“家务事”
温岭虐童行为是一种“非典型”寻衅滋事行为
“虐童案”,给中国父母一个警告
拐卖儿童犯罪为何多发
“熊孩子”不接近等于“反社会人格”
建议遵循“不出校园”原则防控校园欺凌
建议设少年法院、增刑法“未成年人专篇”
多位专家反对因校园暴力降低刑事责任年龄:14周岁符合国情
低龄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怎么治:与董倩对话未成年人暴力
留美学生凌虐案量刑启示:与白岩松对话留美学生凌虐案
宽容不纵容,知难行更难
附录
从西山坪到野马浜

内容摘要
刑事责任年龄该不该降低、嫖宿幼女罪废除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校园欺凌应当如何应对、该不该公布性侵儿童罪犯的身份信息、南京虐童案判决是否正确、留美学生凌虐案的真相是什么、代孕子女监护权纠纷靠前案为何能够改判、能否用电击治疗网瘾……你不一定会赞同《法学的慈悲――孩子的法律情怀》中姚建龙教授对这些争议话题的评论和观点,但你一定能感受到一位长期致力于推动我国未成年人观念与未成年人法治进步学者的良知和良苦用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